2016-08-31 訊【環(huán)球網報道記者王歡】據日本共同社8月31日報道,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30日就“被動吸煙”的危險性表示,綜合解析數個針對眾多日本人的研究結果后探明,因被動吸煙而患肺癌的風險是沒有被動吸煙者的約1.3倍,危險性得以明確。因此,該中心把對肺癌的被動吸煙風險評估由以前的“基本確實”升級為“確實”。
國際上認為日本的被動吸煙對策不充分,為迎接許多外國人來訪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加強被動吸煙對策或將成為當務之急。
該中心稱,在日本,70%男性和20%女性被認為患肺癌致死原因是吸煙。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就一直有人指出被動吸煙與肺癌的關系。不過由于對象人數有限,個別研究中尚未得出明確結論,風險評估也停留在“基本確實”上。
該中心在426篇以不吸煙日本人為對象的報告被動吸煙與肺癌關系的論文中,分析了1984至2013年公布的調查家庭內部影響的9篇論文。據悉,調查對象以女性為主,合計接近20萬人。
結果表明,被動吸煙者患肺癌風險是常人的約1.3倍。這與迄今實施的同類國際研究基本上結果吻合。
不吸煙者較少患肺癌,被動吸煙者患病也比自己吸煙者少,因此不易發(fā)現明確的風險差別。此次通過綜合幾個研究大幅增加對象的數量并對此進行分析,得到了明確的結果。
“二手煙”也就是被動吸煙。二手煙比直接吸煙危害更大,尤其是孕婦(胎兒)、幼兒。危害主要在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這主要是被動吸煙的人是被“灌輸”的(不得不吸),他們的吸入量比吸煙的人還要多,所以我們才提倡不在公共場合吸煙!
我們醫(yī)學上習慣將“20包年”作為重度吸煙的標準。所謂“20包年”,是指每天吸煙一包,煙齡20年?;蛎刻?包,煙齡10年。這類人發(fā)生血管疾病的概率是不吸煙者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無論是自身吸煙,還是被動吸二手煙,對人體健康危害都大。不存在誰危害大、誰危害小的說法。頂多就是因人而異吧!
尼古丁,可刺激交感神經,讓吸煙者形成依賴。 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含硫氣體以及氰化氫等揮發(fā)性有機物,能夠刺激黏膜、損傷呼吸道,一氧化碳能夠降低血紅蛋白攜氧能力,甲醛等成分可以致癌。 吸煙是21世紀最惡劣的行為,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行為。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可是精神文明滯后,導致禁煙力度不夠,太多的統(tǒng)計顯示吸煙對任何人群都有害,可是無知的人像不懂交通規(guī)則一樣說闖就闖。
我知道有很多像我一樣的人存在,不吸煙的人真的是弱勢群體,被眾多的吸煙人群傷害著。每個被二手煙污染的人,都生活不易:走在路上極力避開前面吸煙人的二手煙;上個廁所先憋口氣,迅速上完從煙霧繚繞的廁所出來;餐館吃飯,想著趕緊吃完趕緊走,因為周圍的煙太嗆鼻。
幾年前回國工作了,現在對二手煙容忍度非常低,凡是禁煙場合吸煙的我都是好言勸阻(目前沒碰到過身高體重200,花臂紋身的,這種人還是算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3015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