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蓮草是什么 旱蓮草的功效與作用
您好
旱蓮草的功效:
旱蓮草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鱧腸的全草,旱蓮草處方名又叫墨旱蓮
,旱蓮草有滋補肝腎
,烏須固齒
,涼血止血的功效
,旱蓮草主治肝腎不足,視物昏花
,腰膝酸軟,眩暈耳鳴
,發(fā)白齒搖
,旱蓮草用藥禁忌是脾腎虛寒者慎服。
性味:味甘
、酸,性涼。

歸經:腎經
、肝經。
功效:滋補肝腎
,烏須固齒
,涼血止血。
主治:肝腎不足
,眩暈耳鳴,視物昏花
,腰膝酸軟
,發(fā)白齒搖
,勞淋帶濁
,咯血,吐血
,衄血,尿血
,血痢
,崩漏,外傷出血
。
用法用量:服:煎湯,0.3~1兩
;熬膏
、搗汁或入丸、散
。外用:搗敷、研末撒或搗絨塞鼻
。
藥材基源:旱蓮草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鱧腸的全草
。
希望回答可以幫助您
墨旱蓮的作用?
旱蓮草為菊科植物金陵草(鱧腸)的全草。我國各地均產
。味甘
、酸,性寒
。歸肝
、腎經。功效滋陰益腎
、涼血止血。臨床用名有旱蓮草
、墨旱蓮
、鱧腸。
【中醫(yī)古籍相關論述】
《日華子本草》:鱧腸,排膿
,止血
,通小腸,長須發(fā)
,傅一切瘡并蠶。
《本草綱目》:烏髭發(fā)
,益腎陰
。
《本草蒙筌》:味甘、酸
,氣平。無毒
。染白發(fā)回烏
,止赤痢變糞
。須眉稀少
,可望速生而繁;火瘡發(fā)紅
,能使流血立已。
《本草乘雅》:鱧
,玄鱧
,體色青玄。美在腸
,形相肖也。蓋腸,暢也
。通暢胃氣
,為水谷道
,心肺府
,大小腸也。經云:肝主色
,自入為青,入腎為黑
。為腎之心藥肝藥
,肝之腎藥心藥,心之肝藥腎藥也
。故鱧腸產南而色玄,則凡毛發(fā)須收
,色變于色者
,使之各色其色耳。經云:腎之合骨也
,其榮發(fā)也,其主脾也
;肺之合皮也
,其榮毛也,其主心也
。又為肺之脾藥腎藥,心藥肝藥矣
。故鱧腸白華在秋
,稟庚金之化
,色味乃充
,氣平味甘,亦即土大舒和之用
。又為脾之腎藥心藥,肝藥肺藥也
。此以五星互呈
,故得形藏敵應
,為心肝脾胃
,爪生發(fā)長
,筋轉脈搖,彌膚致腠
,誠駐形形物耳。若主血痢
,正胃失通暢
,致谷道不泌不分。蓋鱧至難死
,自非連者比。至主咸灸瘡發(fā)
,洪血不止
,鱧腸脈勝而通心,色勝而通肝,則脈有所主
,血有所藏
,心主腎也,肝主肺也
,水火既濟矣,木金互交矣
。
《本草備要》:旱蓮草一名鯉腸
,又名金陵草,補腎
。甘咸,汁黑
。補緊止血
,黑發(fā)烏髭?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肚Ы稹吩疲寒敿皶r多收,其效甚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督浭琛吩疲盒泽@不益脾胃。故《千金方》金陵煎丸
,用姜汁和劑
。
《本草求真》:旱蓮草專入肝、腎
。即書所云鱧腸草、金陵草者是也
。味甘而酸
,性平色黑。功專入肝入腎
,為止血涼血要劑。是以血痢煎膏用之
,其血即止
;須白汁涂
,變白為黑
;火瘡發(fā)紅,其紅即退
;齒牙動搖,擦之即固
。合冬青子名二至丸
,以補肝腎。但性陰寒
,雖善涼血,不益脾胃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督浭琛贰H舨煌越?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椒紅相兼修服者,必腹痛作瀉
。
《本草新編》:旱蓮草
,味甘、酸
,氣平
,無毒。入腎
。能烏須鬢,止赤痢
,治火瘡
。雖能烏須鬢,然不與補腎之藥同施
,未見取效之捷。煎膏染須鬢
,亦必同倍子
、明礬為佳。世人動欲變白
,而不知其道,毋怪其不效也
。夫須發(fā)之早白也
,雖由于腎水之干燥
,亦由于任督之空虛。任督之脈上通于唇口之間
,下入于腰臍之內
。腎虛而任督未虛者,重變?yōu)闉?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必補任督,而更補腎也
。然而補任督之藥無多
,仍宜補腎以生任督。蓋任督原通于腎
,故補腎而任督之氣自生。旱蓮草止能入腎
,而不能入任督
,又何能上通唇口哉?所以必宜與補腎之藥同施
,方有濟耳
。
或疑旱蓮草入腎,故能變白
。今既不能入任〖BF〗督
,何能變白哉
?然而變白之藥
,仍不外旱蓮草也。是入腎者
,其說正,而入任督者
,其說非矣
。吾子謂其入腎,而不入任督
,何也?夫旱蓮草之不通任督也
,非私稅也
,予實聞之岐天師之訓迪也。謂旱蓮草性寒
,而任督則喜溫而不喜寒,故能降腎中之火
,以解其焦枯
,而不能暖任督之髓,以滋其潤澤也
。
《本草分經》:甘、酸
,寒
。補腎固齒,涼血止血
。
【現(xiàn)代藥理研究】
1. 旱蓮草對免疫系統(tǒng)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
2. 旱蓮草對冠心病異常心電有改善作用
。
3. 旱蓮草對活體動物體內染色體無潛在的誘變活力
,無損傷染色體作用。
旱蓮草的功效與作用
旱蓮草的功效與作用
1.保養(yǎng)肝腎
旱蓮草對于肝腎的保養(yǎng)都具有一定的功效與作用
,因為旱蓮草它是一種比較寒涼的中草藥
,對于腎臟的保養(yǎng),以及腎陰虛和腎內熱所導致的一些外部癥狀
,比如說男性出現(xiàn)遺精,或者是經常性的發(fā)生
,腰背酸軟的癥狀
,那么就可以去食用旱蓮草。
2.消腫止癢
3.清除自由基
旱蓮草中還含有一些黃酮類化合物
,它不但能增強人體的抗氧化能力,還能清除人體內的氧化產物
,自由基可以阻止自由基對人體各器官和組織細胞產生破壞
,能防止細胞癌變,也能增強人體自身的抗病能力
,除此以外,旱蓮草還具有較強的抗菌和抗病毒能力
,對人類高發(fā)的一些炎癥和病毒性疾病都有明顯預防作用
。
4.養(yǎng)護頭發(fā)
旱蓮草對于頭發(fā)的養(yǎng)護也是具有一定功效與作用的
,因為它能夠幫助補肝補腎
,而肝腎是我們人體當中精氣的來源,他直接相關著我們的頭發(fā)
,頭皮健康
,所以使用旱蓮草
,他對于頭發(fā)的養(yǎng)護有著比較好的功效
,它能夠幫助頭發(fā)烏黑發(fā)亮。
5.增強免疫
旱蓮草能夠幫助人體提高細胞免疫功能
,尤其是對染色體損傷有保護作用
,有助于抗衰老
,而且比其他補藥作用較為明顯。
6.止血
墨旱蓮的水煎劑具有明顯的止血效果
,有學者在動物試驗當中把含有墨旱蓮的牙膏對兔肝臟局部創(chuàng)面出血進行止血試驗,發(fā)現(xiàn)墨旱蓮有很好的止血作用
。臨床上常用于青春期功血
。
墨旱蓮什么功效
墨旱蓮又叫金陵草
,蓮子草
,有養(yǎng)肝益腎
,涼血止血的功效,它的枝葉揉碎后形成的墨綠色汁液涂在頭發(fā)或眉頭上可以促進毛發(fā)生長
。墨綠色的汁液還有止血的作用
。再加上蜂蜜汁和生姜汁可以治療肝腎之陰不足所導致的脫發(fā)和白發(fā)
,四目昏發(fā)
,在臨床上,一般和六味地黃丸配合使用
。
中草藥:墨旱蓮的功效與作用
墨旱蓮
(《飲片新參》)
【異名】金陵草(《千金月令》),蓮子草(《唐本草》)
,旱蓮草
、旱蓮子(《本草圖經》),白旱蓮(《履巉巖本草》)
,猢孫頭(《居家必用事類全集》),蓮草(《滇南本草》)
,墨斗草(《醫(yī)學正傳》)
,墨煙草、墨菜
、豬牙草(《綱目》),白花草
、白花蟛蜞菊(《嶺南采藥錄》)
,墨記菜(《現(xiàn)代實用中藥》),野水鳳仙(《藥材資料匯編》)
,摘頭烏、滴落烏(《浙江中藥手冊》)
,水風仙草(《江蘇植藥志》)
,黑墨草(《廣西藥植圖志》)
,黑頭草、古城墨(《廣西中藥志》)
,水旱蓬
、冰凍草(《湖南藥物志》),節(jié)節(jié)烏
、跳魚草、假日頭花仔
、繞蓮花
、火炭草(《閩東本草》),金絲麻(《貴州植藥調查》)
,墨汁草(《江西民間草藥偏方》)
。
【來源】為菊科植物鱧腸的全草
。
【植物形態(tài)】鱧腸(《唐本草》)
一年生草本
。莖柔弱,直立或匍匐
,高達30~60厘米
,被毛
。葉對生
,近無柄,線狀矩圓形至披針形
,長4~10厘米
,寬0.8~2厘米,基部楔形
,先端短尖或鈍
,全緣或稍具齒
,葉兩面密被白色租毛
。頭狀花序,腋生或頂生
,具花梗
;總苞綠色
,卵形至闊鐘形
,苞片少數(shù),2列
,被小粗毛;花托扁平
,有線狀鱗片
,托上著生少數(shù)舌狀花及多數(shù)管狀花;舌狀花雌性
,約2列,狹線形
,發(fā)育或不發(fā)育
,白色,全緣或為2齒裂
,子房橢圓形而扁,管狀花兩性
,全發(fā)育
;花冠4淺裂,裂片卵形
,外被疏毛,雄蕊4
,藥圍繞花柱四周
;子房橢圓形而扁,花柱柱狀
,柱頭2裂。瘦果黃黑色
,長橢圓形而扁
,長約3毫米,頂端禿凈
。揉搓其莖葉有黑色汁液流出
。花期夏季
。果期9~10月
。
生長于田野
、路邊
、溪邊及陰濕地上。分布遼寧
、河北
、山東、江蘇
、浙江
、安徽、福建
、廣東、廣西
、江西
、湖南、湖北
、四川、貴州
、云南等地
。
【采集】夏、秋季割取全草
,除凈泥沙
,曬干或陰干
。
【藥材】干燥全草全體被白色茸毛
。莖圓柱形,長約30厘米
,直徑約3毫米:綠褐色或帶紫紅色,有縱棱
。葉片卷曲
,皺縮或破碎,綠褐色
。莖頂帶有頭狀花序,多已結實
,果實很多
,呈黑色顆粒狀。浸水后搓其莖葉
,則呈黑色。氣微香
,味淡微咸
。以色綠
、無雜質者為佳。
主產江蘇
、江西、浙江
、廣東等地。
【化學成分】全草含皂甙1.32%
,煙堿約0.08%
,鞣質
,維生素A
,鱧腸素,多種噻吩化合物如α-三聯(lián)噻吩基甲醇及其乙酸酯
,2-(丁二炔基)-5-(乙烯乙炔基)噻吩
,2-(丁-二炔基)-5-(4-氯-3-羥丁炔-1-基)噻吩,2-(4-氯-3-羥丁炔-1-基)-5-(戊二炔-1
,3-基)噻吩
,乙酸(丁烯-3-炔-1-基)二聯(lián)噻吩基甲醇酯等
。葉含蟚蜞菊內酯
、去甲基蟚蜞菊內酯、去甲基蟚蜞菊內酯-7-葡萄糖甙
。
【炮制】揀凈雜質,除去殘根
,洗凈悶透
,切段曬干。
【性味】甘酸
,涼。
①《唐本草》:"味甘酸
,平
,無毒。"
②《滇南本草》:"性寒
,味咸
。"
【歸經】入肝
、腎經
,
①《本草經疏》:"入腎
、肝、胃
、大小腸。"
②《得配本草》:"入足少陰經血分
。"
【功用主治】涼血
,止血,補腎
,益陰。治吐血
,咳血
,衄血,尿血
,便血,血痢
,刀傷出血
,須發(fā)早白,白喉
,淋濁,帶下
, *** 濕癢
。
①《唐本草》:"主血痢。針灸瘡發(fā)
,洪血不可止者敷之
;汁涂發(fā)眉
,生速而繁
。"
②《日華子本草》:"排膿,止血
,通小腸
,敷一切瘡并蠶瘑。"
③《滇南本草》:"固齒
,烏須,洗九種痔瘡
。"
④《綱目》:"烏須發(fā)
,益腎陰
。"
⑤《本草述》:"療溺血及腎虛變?yōu)閯诹堋?
⑥《生草藥性備要》:"治跌打傷,理酒頂
,化痰,殺螆
,止癢
,干水。"
⑦《分類草藥性》:"止血
,補腎,退火
,消腫。治淋
、崩
。"
⑧《南寧市藥物志》:"治目疾
、翳膜
。"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3~1兩
;熬膏
、搗汁或入丸
、散
。外用:搗敷、研末撒或搗絨塞鼻
。
【宜忌】脾腎虛寒者忌服。
《得配本草》:"胃弱便溏
、腎氣虛寒者禁用
。"
【選方】①治吐血成盆:旱蓮草和童便、徽墨春汁
,藕節(jié)湯開服。(《生草藥性備要》)
②治吐血:鮮早蓮草四兩
。搗爛沖童便服
;或加生柏葉共同用尤效。(《嶺南采藥錄》)
③治咳嗽咯血:鮮旱蓮草二兩
。搗絞汁
,開水沖服。(《江西民間草藥偏方》)
④治鼻衄:鮮旱蓮草一握
。洗凈后搗爛絞汁
,每次取五酒杯燉熱,飯后溫服
,日服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⑤治小便溺血:車前草葉
、金陵草葉
。上二味,搗取自然汁一盞
,空腹飲之。(《醫(yī)學正傳》)
⑥治腸風臟毒
,下血不止:旱蓮草子
,瓦上焙,研末
。每服二錢
,米飲下
。(《家藏經偏方》)
⑦治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汉瞪彶菀粌伞K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湖南藥物志》)
⑧治刀傷出血:鮮旱蓮草搗爛,敷傷處
;干者研末
,撒傷處。(《湖南藥物志》)
⑨補腰膝
,壯筋骨
,強腎陰
,烏髭發(fā):冬青子(即女貞實
,冬至日采)不拘多少,陰干
,蜜
、酒拌蒸,過一夜
,粗袋擦去皮
,曬干為末,瓦瓶收貯
,旱蓮草(夏至日采)不拘多少,搗汁熬膏
,和前藥為丸
。臨臥灑服。(《醫(yī)方集解》二至丸)
⑩治正偏頭痛:鱧腸汁滴鼻中
。(《圣濟總錄》)
⑾治赤白帶下:旱蓮草一兩
。同雞湯或肉湯煎服
。(《江西民間草藥偏方》)
⑿治白濁:旱蓮草五錢
,車前子三錢,銀花五錢
,土茯苓五錢
。水煎服
。(《陸川本草》)
⒀治婦女 *** 癢:墨斗草四兩
。煎水服
;或另加鉤藤根少許
,并煎汁,加白礬少許外洗
。(《重慶草藥》)
⒁治腎虛齒疼:旱蓮草
,焙,為末
,搽齒齦上
。(《滇南本草》)
⒂治血淋:旱蓮、芭蕉根(細銼)各二兩
。上二味,粗搗篩
。每服五錢匕
。水一盞半,煎至八分
,去滓,溫服,日二服
。(《圣濟總錄》旱蓮子湯)
⒃治白喉:旱蓮草二至三兩
,搗爛,加鹽少許
,沖開水去渣服
。服后吐出涎沫。(《嶺南草藥志》)
【臨床應用】①治療白喉
取新鮮旱蓮草的根
、莖、葉
,用涼開水洗凈
,搗碎絞汁,加等量蜂蜜
;兒童每日100毫升,分4次口服
。同時根據(jù)全身情況
,對癥處理。如并發(fā)支氣管肺炎者
,加用青
、鏈霉索
;并發(fā)心肌損害者
,應絕對臥床休息,靜脈注射高滲葡萄糖溶液
、維生素C及激素(或采用能量合劑)
;阻塞嚴重而有窒息癥狀者
,應及時行氣管切開等
。最初觀察輕型白喉92例,治愈84例
,死亡8例
;繼之又觀察37例
,治愈35例
,死亡2例。治愈病例中約近半數(shù)于24小時體溫降至正常
,其余部分于48~72小時降至正常
。除18例行氣管切開術外,其余多在2~3天內呼氣通暢
。鼻咽假膜及扁桃體充血一般于3~5天內消失
。涂片檢查多數(shù)在2~6天內轉陰。白細胞計數(shù)亦隨體溫下降而轉為正常
。旱蓮草宜新鮮配置
,久貯常變質失效
。
②治療肺結核咯血
取旱蓮草全草
、白茅根莖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早蓮草0.5克
,白茅根0.5克
。每天肌注2~3次
,每次4毫升
;對大咯血患者,可用注射液4毫升加入50%葡萄糖20毫升中靜注
,每天2~3次。用藥時間一般為4~5天或稍長些
。副作用偶有寒戰(zhàn)
、高燒,待出汗后即消失
,多為制劑不純所致
。
③治療痢疾
取旱蓮草4兩
,糖1兩
,水煎溫服
。通常服1劑后開始見效
,繼服3~4劑多可全愈,無副作用
。
④防治水田皮炎
取墨旱蓮搓爛涂擦手腳下水部位,擦至皮膚稍發(fā)黑色
,略干后
,即可下水田勞動。每天上工前后各擦1次
,可預防手腳糜爛。對已經糜爛的也可使用。據(jù)2000余例的試用
,有一定效果
。
【名家論述】①《本草經疏》:"鱧腸善涼血。須發(fā)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