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二十四節(jié)氣里面的一個,也是夏季重要的節(jié)氣之一,當我們進入小暑的時候,說明真正的暑熱就要來了,小暑暑氣難消,我們需要在飲食上做一些改變,這樣就可以改善一下了,那么小暑吃鱔魚可以益氣除風濕嗎?小暑食療養(yǎng)生吃什么好?
小暑吃什么好
1、粉蒸蓮藕:安神助眠清熱除煩
暑熱天氣人體消耗大,所謂無病三分虛,會有精神疲憊、口苦苔膩、胸腹脹悶等征象,所以中醫(yī)養(yǎng)生此時強調解熱防暑,補充體力。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副主任中醫(yī)師劉萬里介紹,民間有小暑吃藕習慣,藕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及淀粉含量也很豐富,有明顯的補益氣血、增強人體免疫力作用,適合夏天食用。粉蒸蓮藕不但口感較好,而且蒸法有助于更多地保留藕的營養(yǎng)物質,有安神助眠之功效。
2、水煮鱔片:補中益氣除風濕
小暑節(jié)氣人們離不開空調,但是這樣容易誘發(fā)風濕,損傷脾陽之氣,導致中氣不足,影響工作效率。由于暑天出汗多,中醫(yī)認為氣隨汗脫,因而夏季食療補氣非常重要。
俗話說,小暑黃鱔賽人參,小暑前后一個月產(chǎn)的鱔魚最為滋補味美。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紫金館食療專家郭海英介紹,暑天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的緩解期,而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小暑時節(jié)最宜吃黃鱔。黃鱔蛋白質含量較高,鐵的含量比鯉魚、黃魚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黃鱔還可降低膽固醇濃度,防治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3、水煮河蚌:清熱解毒滋陰明目
常呆空調房也會誘發(fā)干眼病。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眼科主任夏承志說,中醫(yī)認為蚌肉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功效,河蚌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A、B1、B2,對人體有保健功效。河蚌做法很多,燒、烹、燉均可。水煮河蚌是很多人喜愛的美食。需要提醒的是,河蚌性寒,脾胃虛寒、腹瀉的人不宜吃。
小暑養(yǎng)生方法
1、吃苦嘗酸七分飽
夏日飲食不宜過飽,通常吃到七、八分飽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注意全面、均衡的營養(yǎng)搭配,不可挑食、偏食。有些人受天氣影響,食欲不振,則可以吃得稍微清淡些。專家建議,夏季應多食用低糖、低鹽、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盡量少吃辛辣、油炸的食品。
適宜夏季食用的有:冬瓜、白蘿卜、番茄等這類化濕通淤、有助于改善腸胃功能的食物;夏季宜多食用淡水魚,少食紅肉??娠嫑Q明子茶、大麥茶、菊花茶、苦丁茶、綠豆湯等飲料。
含有苦味的食品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萵苣、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蘿卜葉等。在干鮮果品中,有杏仁、桃仁、茶葉、薄荷葉等。另外,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飲料也屬于苦味食物范疇。吃苦味食物要適量,否則傷胃。
高溫天氣,人們出汗多,可多吃番茄、檸檬、草莓、葡萄、山楂、菠蘿、芒果、獼猴桃等酸味水果。夏季在菜肴中加點醋,防止胃腸道疾病發(fā)生。此外,持續(xù)高溫下及時補充水分很重要,但飲水多了會稀釋胃液,多吃些酸味食品可增加胃液酸度。
2、平心靜氣以養(yǎng)心
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動都是五臟功能的集中表現(xiàn),而這一切又以心為主宰,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然,心神受損又必涉及其他臟腑。在情志方面,喜為心之志,這“喜”是在不過的情況下,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故夏季養(yǎng)生重點突出“心靜”二字就是這個道理。
夏季里可以每天閉眼靜坐沉思2次,每次至少20分鐘,這對心血管的養(yǎng)護會有很大幫助。冥想的方式,既可以是打坐,也可以是一般的正襟危坐,甚至可以斜倚而臥。
3、貪涼傷陽損脾胃
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養(yǎng)生要遵守“春夏養(yǎng)陽”的原則,戒除不良生活習慣損傷陽氣。炎熱的暑天,一口氣灌下一聽冰鎮(zhèn)飲料,吞幾根冰棒,似乎非常享受,但它對身體的危害卻無法用這一時的清爽彌補。飯后吃冷飲尤其傷脾胃,因為飯后人體血液大多集中于胃等消化器官,胃腸活動相對活躍,如果此時吃冷飲,胃壁黏膜血管收縮,胃的活動減弱,消化液分泌量減少,食物消化就會受到影響,形成飽脹狀態(tài),引發(fā)腹瀉等消化不良癥狀。
4、久坐木料易患病
俗話說:“冬不坐石,夏不坐木?!毙∈罟?jié)氣氣溫高、濕度大,久置露天的木料,如小區(qū)或公園里的木椅木凳,經(jīng)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經(jīng)太陽一曬,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fā)潮氣。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可能誘發(fā)痔瘡、風濕和關節(jié)炎等病,因此小暑節(jié)氣時不宜在木質凳椅上久坐。
5、少動多靜親自然
炎炎夏季,驕陽普照,地熱蒸騰,正是人體陽氣活動旺盛之時,養(yǎng)生也宜側重于養(yǎng)陽才能順應季節(jié)變化。人們在工作生活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這個時候,堅持“少動多靜”的原則,最好到大自然中去,步山徑、撫松竹,還可以在環(huán)境清幽的室內(nèi),讀書習字、品茶吟詩、觀景納涼。運動最好選在早上和晚上,晨練不宜過早,以免影響睡眠。
不同的時間段,要做不同的事情。比如,在冬天的時候,我們都會選擇去滑雪,因為是符合季節(jié)變化的,但是在夏天的時候,我們就不會選擇去滑雪,而是選擇游泳等適合夏天的運動。所以在飲食這方面,我們也要跟著時間的變化來選擇。
小暑吃傳統(tǒng)食物 頭伏吃餃子二伏面
碳水化合物,是我們身體不可或缺的元素。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小暑頭伏吃餃子是傳統(tǒng)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tǒng)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伏天還可吃過水面炒面所謂炒面是用鍋將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醫(yī)學家蘇恭說,炒面可解煩熱,止泄。我們可以吃素餃子,十分利于消化。
小暑吃傳統(tǒng)食物 黃鱔
黃鱔可以補肝脾、除風濕。俗話說“小暑黃鱔賽人參”,老南京講究在小暑這天吃黃鱔。黃鱔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中醫(y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從成分上看,黃鱔蛋白質含量較高,鐵的含量比鯉魚黃魚高一倍以上,還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小暑時節(jié)最宜吃黃鱔,可以預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瀉,還可以保護心血管。另外,夏季是風濕性關節(jié)炎、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緩解期,吃些黃鱔還有冬病夏治的作用。大暑又是消化道疾病多發(fā)季節(jié),飲食調養(yǎng)上應以適量、清淡、富有營養(yǎng)為宜。可以選擇去飯店買一份來吃。
小暑吃傳統(tǒng)食物 入伏吃羊肉
羊肉是補元氣,益健康的食物。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y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于當?shù)孛裰{: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里的湯餅就是熱湯面。荊楚歲時記: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沾邊兒也應辟惡。羊肉湯也是十分美味的。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緣、八字事業(yè)、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xz/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種民間傳統(tǒng)的吃法便是為了使身體多出汗,排出體內(nèi)的各種毒素。
小暑頭伏吃餃子是傳統(tǒng)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tǒng)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
東晉史家孫盛撰《魏氏春秋》說:“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里的湯餅就是熱湯面。南朝梁宗懔寫的《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蔽逶率菒涸?,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
小暑之前的六月初六日為“天貺節(jié)”。據(jù)史書記載,此節(jié)始于宋代哲宗元符四年?!百L”即“賜”,即天賜之節(jié)。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屬賜“冰 ”和“炒面”之因,故稱天貺節(jié)。
過去人們還講究要在天貺節(jié)吃“六種面”、六種“澆頭”,所謂六種面,實際上就是不同類型的面,北京就有削面、抻面、饸饹面等等。
還有的地方有小暑節(jié)氣吃藕的習慣
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及膳食纖維,具有清熱養(yǎng)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后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助睡眠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另外,小暑時應多吃炒綠豆芽,它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素炒豆皮,具有補虛止汗的功效;蠶豆燉牛肉,具有健脾利濕、補虛強體的功效;西瓜番茄汁,具有清熱生津止渴的功效。還可常吃絲瓜、苦瓜、黃瓜、冬瓜以及淡水魚、海帶等,對身體都有益處。
以上內(nèi)容參考 人民網(wǎng)-小暑節(jié)氣該怎么飲食
1、小暑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一個節(jié)氣,也是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歷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jīng)105°時為小暑。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
2、讓小學生更好地適應夏天,吃藕。一直以來,民間素有小暑吃藕的習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Vc鉀和膳食纖維比較多,具有清熱養(yǎng)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后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3、曬書畫、衣服,小暑時節(jié),民間還有曬書畫、衣服的習俗。民諺有云:“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六月六,家家曬紅綠”?!凹t綠”就是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因為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為一年中氣溫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光輻射最強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選擇這一天“曬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濕,防霉防蛀。
4、小暑吃黃鱔,俗語:小暑黃鱔賽人參。黃鱔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的緩解期,而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根據(jù)冬病夏補的說法,小暑時節(jié)最宜吃的是黃鱔,黃鱔蛋白質含量較高,鐵的含量比鯉魚黃魚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黃鱔還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防治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對食積不消引起的腹瀉也有較好的作用。
5、吃芒果,小暑吃芒果代表這個時節(jié)是芒果的成熟盛產(chǎn)期。據(jù)傳說,當時有個虔誠的信徒曾將自己的芒果園獻給釋迦牟尼,好讓他在樹蔭下休息。
6、喝消暑粥或湯,“熱在三伏”,小暑是進入伏天的開始,天氣熱的時候要多喝粥,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湯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適合此節(jié)氣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于防暑,但是不要食用過量,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嚴重的會造成腹瀉。
7、小暑食新,小暑的到來,意味夏季高溫天氣即將開始。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炎熱氣候,同時表示對最早一輪谷物收獲的感恩,中國社會在幾千年的時間里逐漸形成“食新”、“祭祀五谷大神”等習俗?!笆承隆奔丛谛∈钸^后嘗新米,農(nóng)民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表示對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然后人人吃嘗新酒等。據(jù)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jié)后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549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菊花茶泡久了變綠還能喝嗎
下一篇: 新綠茶為什么不能馬上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