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灸友留言,常提到腿的問題,有的是小腿發(fā)涼,有的是小腿腫,有的是腳底涼!
這到底是咋回事兒呢?只能簡單總結如下(當然,人是復雜的,病因也復雜,嚴重者請及時就醫(yī)診治)
一、腿冒涼氣:腎陽虛!
一提到腎陽虛,很多人都會想到男性問題——這固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腎陽虛造成的危害遠不止這些。腎陽虛的癥狀除了男性功能減弱之外,還包括腰酸腿軟、渾身無力、大小便清稀、口臭等,尤其對于女性經(jīng)期有很大影響。很多女性朋友月經(jīng)延后、量少以及多見暗色血塊都是典型的陽虛癥狀。
腎陽虛癥狀出現(xiàn)后,只要及早在生活習慣上糾正,還是能夠回歸健康的。平時做好保暖工作,尤其在夏季要避免空調(diào)直吹以及室溫調(diào)節(jié)得太低。除此之外每晚要保證睡眠的充足,避免因為熬夜影響到體內(nèi)氣血對身體的修復。
腎陽虛、艾灸穴位:
1、命門、腎俞
2、關元
3、足三里
4、太溪
5、涌泉
艾灸時間:初始每穴艾灸15分鐘,適應后逐漸延長時間,直止肢體(四肢、頭部)每穴20分鐘,軀干每穴30-40分鐘,一周內(nèi)休息1-3天。
二、雙腿水腫:脾虛!
雙腿水腫在人群中并不少見,排除整日勞累等原因,很多人雙腿水腫和脾虛有直接的關系。這種原因所導致的水腫,往往伴有不欲食、完谷不化的典型癥狀,原因就是脾陽不足所導致的運化不利——這時即便吃得再多(胃主受納),也無法健康吸收;如果此時胃火較盛,還可能表現(xiàn)為消谷善饑(胃口大好),但實際上對于消化功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如果您有這些問題,平時就應該多吃些養(yǎng)脾胃的食物。山藥,可以與雞肉一起燉。黃芪、大棗、姜和枸杞一起泡水喝。而山楂也是不錯的選擇,在燉肉吃的時候放一些對身體會很好。而以上這些食材都可以熬粥食用,既方便制作也有助于更好的吸收其中營養(yǎng)。除此之外,也要多參加體育活動,促進正氣的運行,有助于生發(fā)陽氣和排出水濕。
除此之外,雙腿水腫也見于肝腎疾病,因此不可掉以輕心——及時就醫(yī)問診是最正確的選擇。
健脾常用穴位:
1、脾俞:脾俞穴位于背部,當?shù)?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本穴歸屬于足太陽膀胱經(jīng),是脾的背俞穴,也是調(diào)脾的要穴。
2、中脘: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30-40分鐘,能有效緩解胃部不適的癥狀,同時有助于祛濕。
3、陰陵泉:為足太陰脾經(jīng)之合穴,它能夠健脾益氣,促進脾之運化水谷功能得以恢復,使氣機順達,故刺激陰陵泉可祛濕而健脾。
4、足三里:位于膝眼外下四橫指,它是調(diào)理脾胃、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強壯穴!
5、解溪:別名草鞋帶,在腳背、踝關節(jié)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
艾灸時間:同上。
三、手腳發(fā)涼:陽氣不暢!
手腳發(fā)冷是陽氣不暢,不能夠到達四肢末端而引起的癥狀,在這里肝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只有調(diào)和肝脾,肝氣順暢,體內(nèi)的氣血循環(huán)和精微輸布才能流暢,身體的恢復才能迅速。建議平時多用熱水泡腳,既能暖身,又能舒緩疲勞,如果是要艾灸的話,參考腎陽虛的穴位艾灸也是可以的。
此外通過按摩,也能緩解腿涼。
腿涼按摩穴位:
1、腎俞穴,稍用力各拍打100余下。
2、揉氣沖穴,此穴下有一條動脈,先按揉氣沖穴,后按揉動脈,一松一按,交替進行,直到有熱氣下流感。
3、按摩涌泉穴,用力點按100下。
明天精彩繼續(xù)……
穴位查詢手冊在這里↓↓
現(xiàn)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986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