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熱難捱的炎夏被秋風吹走后,給我們帶來意外的涼意。但民諺說“秋天乃多事之秋”,從初秋到深秋,人們應該如何健康度過秋天?衣食起居等方面有哪些是需要多加關照和防范的地方?醫(yī)生的忠告是不能當作耳邊風的,尤其對于那些體弱多病的人。
一、防秋寒 俗話說“春捂秋凍”。天氣漸涼時加強防寒鍛煉,可使人體內(nèi)的抗御機能得到鍛煉,從而激發(fā)機體逐漸適應寒冷的環(huán)境,有利于避免許多疾病的發(fā)生。對于秋凍的理解,不應只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還應從廣義上去理解,諸如運動鍛煉,也要講求耐寒鍛煉,增強機體適應寒冷氣候的能力。
二、防感冒 白露過后,氣候逐漸變涼,一早一晚倍感寒意習習,如果這時再赤膊露體,就容易受涼,輕則易患感冒,重則易染肺疾。因秋氣主燥,燥易傷肺。如因著涼而使免疫力下降,無力抵御外邪,則會出現(xiàn)肺及呼吸道疾病,如發(fā)燒咳嗽、支氣管炎、肺炎等,若風邪侵犯經(jīng)絡筋骨,使筋絡阻痹,可出現(xiàn)四肢痹癥。
三、防腸胃病 民諺“秋瓜壞肚”是指立秋以后繼續(xù)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fā)胃腸道疾患。夏令大量食瓜雖不致于造成脾胃疾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濕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fā)生。因此,立秋之后應慎食瓜類水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
四、防濫補 根據(jù)中醫(yī)“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原則,現(xiàn)在已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jié)。但進補不可亂補,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中醫(y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癥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病有陰虛、陽虛、氣虛、氣血虛之分,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還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jié){、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事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五、防肥胖 到了秋天,天氣轉涼,人們的味覺增強,食欲大振,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氣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減少。在秋季,人們稍不小心,體重就會增加,這對于本身就肥胖的人來說更是一種威脅。所以,肥胖者秋季更應注意減肥。
六、防傷害 秋令時節(jié)堅持鍛煉,不僅可以調(diào)養(yǎng)肺氣,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部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然而,由于秋季早晚溫差大,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必須注意三防:一防受涼感冒。二防運動損傷。三防運動過度。秋天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nèi)養(yǎng)階段,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秋季飲食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秋季不要暴飲暴食
普通人在秋季到來時,因為氣候宜人,食物豐富,經(jīng)常吃得太多。攝入過多的熱量會導致脂肪堆積,使人發(fā)胖。在秋季飲食中,注意適量,但不要放縱食欲,吃喝多少都要適度。
二、秋季少吃刺激性食物
秋季應少吃刺激性強食物,如辛辣、刺激、油炸、等食物。此外,我們必須避免各種濕熱氣體的積累。任何有辛辣氣味的食物都具有分散的功能。因此,建議吃一些溫和的食物,如芹菜。
三、秋季飲食不宜過冷
由于秋季天氣寒冷,身體的生理代謝也發(fā)生了變化,為適應這種變化。特別注意飲食,不要太冷,以免引起胃腸消化不良,以及引起各種消化功能紊亂。
四、秋季應避免吃干食
中醫(yī)認為過燥的食物受傷害和消耗氣體。在秋天,干燥和邪氣易入侵體內(nèi),肺部非常脆弱,秋天干燥容易感受有許多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經(jīng)常從秋季開始復發(fā)或逐漸惡化。因此,秋季飲食應避免干燥食物,如一些油炸食品。
另外此時是進補的好時機,但也需要根據(jù)患者的體質(zhì)來辯證的選擇中藥,切不可盲目的追尋昂貴的保健品。都知道物以稀為貴,現(xiàn)在市面上有一些高貴的傳統(tǒng)食品,比如燕窩、鮑魚和魚翅等,其實并沒有奇特的食療,還不如選擇家庭常見的食品,比如洋蔥、甘薯或者大蒜等。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不妨多注重于生活中低廉的食物,比如白蘿卜能達到健胃消食,化痰止咳的效果,薺菜能夠輔助治療高血壓,山藥能夠補充脾胃。另外紅棗、蓮藕、胡桃、扁豆等都是秋季最佳的進補食品。
炎熱的夏季即將要過去了,隨著天氣在逐漸的轉涼,秋天就要到來了,秋天也是算是一個比較干燥的季節(jié),所以女性朋友們在秋季也要注意養(yǎng)生保健的方法,身體的健康對于女性朋友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女性秋季養(yǎng)生保健的事情有哪些?秋季什么事情女性能保健養(yǎng)生?
一、保健事情
1.每日運動30分鐘
許多研究都指出,每天運動30分鐘就可以得到運動的好處,包括:預防心臟病、糖尿病、骨質(zhì)疏松、肥胖、憂郁癥等,甚至有研究指出,運動可以讓人感到快樂,增強自信心。如果你很久沒有運動,建議你循序漸進,慢慢增加長度與強度,可以從最簡單的Walking運動開始,每天快走20~30分鐘,持續(xù)走下去,一定能感受到許多好處。
2.吃一頓營養(yǎng)的早餐
早餐是激活一天腦力的燃料,不能不吃。許多研究都指出,吃一頓優(yōu)質(zhì)的早餐可以讓人在早晨思考敏銳,反應靈活,并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研究也發(fā)現(xiàn),有吃早餐習慣的人比較不容易發(fā)胖,記憶力也比較好。
3.每日吃蔬果
這是1991年,由美國國家癌癥研究院和健康促進基金會,共同推動的全民營養(yǎng)運動。根據(jù)調(diào)查,多吃蔬菜水果的人,可以減輕癌癥與心臟病的風險。建議你,把蔬果放在最容易看到、隨手就可以拿到的地方,提醒自己多吃蔬果,也可以把蔬果切丁,當做點心,代替那些會令你發(fā)胖的餅干、零食。
4.用牙線剔牙
用牙線剔牙,不只可以降低蛀牙的機率,還可以保護你的心臟。根據(jù)美國牙周病學會指出,罹患牙周病的人比一般人容易罹患冠狀動脈疾病。
5.把大自然帶進屋內(nèi)
靜聽雨打落葉的聲音,或望著魚兒在水中優(yōu)游的模樣,都能給人安詳寧靜的心境。專家指出,與大自然結合的感覺可以減輕壓力。在家中或辦公室中種植盆栽,或養(yǎng)一缸魚都是不錯的建議。
6.戒煙
抽一根煙會產(chǎn)生超過4000種化學物質(zhì),其中40幾種會致癌,吸煙者死于肺癌的人數(shù)是不吸煙者的16倍。戒除吸煙的習慣,不僅對自己的健康有利,也是對家人愛的表現(xiàn),因為二手煙比一手煙還毒,已被WHO列為頭號致癌物質(zhì),而孩子往往是二手煙最大的受害者。超過四分之一的嬰兒猝死是因為父母吸煙,導致嬰兒吸入二手煙引起的。二手煙也會增加兒童氣喘的次數(shù),且加重病情。
7.吃飯時把電視關掉
研究兒童肥胖和收視習慣的學者發(fā)現(xiàn),兒童在吃飯的時候看電視,通常會容易導致肥胖,且會延長收看電視的時間高達70分鐘。所以不管大人或小孩,吃飯時,最好關掉電視,專心的吃飯,好好享受桌上的食物。
8.要工作也要娛樂
只知埋頭工作,容易熱情缺缺,不妨放輕松一點。準備一本剪貼簿,收集漫畫、笑話等等幽默的材料,每天不時拿出來翻翻,讓自己開懷大笑幾聲。也可以在工作以外培養(yǎng)一些興趣,缺乏娛樂,是很難為自己打氣的。
9.再忙也要和家人聊聊天
美國心臟病權威,曾任前美國總統(tǒng)柯林頓醫(yī)療顧問的歐寧胥(DeanOrnish),歷經(jīng)數(shù)十年研究發(fā)現(xiàn),擁有親密關系可以預防與減緩心臟病,甚至可以提供生命堅強的抵抗力。不管外在生活多么多采多姿,每個人都需要擁有可以打開心扉,分享心事的親密關系。所以不管再忙,每天也要和家人聊聊天,滋養(yǎng)彼此的親密關系。
10.讓自己有好睡眠
好的睡眠品質(zhì)比睡眠時間的長短更重要。幾個步驟可以讓你睡得更甜美:
1)先整理床鋪,把棉被、枕頭打理到最舒適的狀態(tài)。
2)以自己最自然、最舒適的姿勢躺好。
3)躺平后,做幾個深呼吸,讓自己放松下來。然后用感覺從頭到腳掃描一遍,看哪個部位緊繃,再試著放松下來。
4)如果心里還想著工作,可用數(shù)息法,想象自己呼吸時,把負面的情緒吐出去,然后把正面的能量吸進來,來回呼吸幾次,直到心情平靜。
5)全心放松,漸漸入睡。
二、保健食物
1、注意養(yǎng)陰潤燥
養(yǎng)陰潤燥的食物主要有蜂蜜、百合、銀耳、山藥、蓮子、核桃、芝麻、梨、香蕉、話梅等。“話梅特別適合秋季食用,中醫(yī)認為酸甘化陰,話梅酸酸甜甜正好符合‘以潤為主,佐以酸味’的養(yǎng)生法?!贝送?,秋季養(yǎng)生小常識告訴你應該注意多飲水。
2、養(yǎng)肺為要
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佳,秋燥易傷肺,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時可適當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
3、慎食瓜果
有些人喜歡吃瓜果,盡管秋季涼爽,但也習慣在飯后吃點瓜果,以為是助于消化,這一觀點是大錯特錯,立秋后,瓜果類食物都不能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俗話說“秋瓜壞肚”,吃太多,也容易造成腹瀉等病癥。
4、多吃根菜
古人云:春吃花、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秋冬相接的季節(jié),應季的根菜大量上市,這時的根菜既新鮮又便宜,而且耐儲藏,特別適合多多食用。像常見的蘿卜、山藥等,雖然普通,營養(yǎng)價值卻很大,可謂是“滋補珍品”。
5、少肉多豆
這似乎已成了眾人皆知的“秘密”。我們身邊有不少“肉食動物”,其實按“膳食平衡寶塔”的建議,一個人每天最好只攝入瘦肉75克,即一副撲克牌大小的一塊。其中,體力勞動者、男性可以多吃紅肉,腦力勞動者、女性及身體機能退化的老人,應多吃白肉。尤其是患有肥胖、心臟病、高血壓等的人,更應少吃肉,多吃豆制品。
6、少吃辛辣
秋季人體的抵抗力會明顯下降,要注意飲食上少吃一些辛味辣味的刺激食物,這類食物會刺激胃腸,引發(fā)一些潰瘍及炎癥,其次這類食物會傷及肺部,再次特別提醒要注意。
7、多吃溫食
初秋時節(jié),仍然是濕熱交蒸,以致脾胃內(nèi)虛,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食用粳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體質(zhì)、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為主,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
8、宜補湯汁
秋季飲食以滋陰潤燥為原則,在此基礎上,每日中、晚餐喝些健身湯,一方面可以滲濕健脾、滋陰防燥,另一方面還可以進補營養(yǎng)、強身健體。秋季常食的湯有:百合冬瓜湯、豬皮番茄湯、山楂排骨湯、鯉魚山楂湯、鰱魚頭湯,鱔魚湯、赤豆鯽魚湯等。
9、適當進補
中醫(yī)講“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要遵循“不虛不補”、“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對于體內(nèi)缺少的,可以補,但必須補之有度,否則也會造成年人體的陰陽失衡。同時應懂得藥補不如食補,是藥三分毒,能用食補的不要用藥補。
10、白色潤肺
按照中醫(yī)理論,白色食物與肺部對應,秋季干燥應多吃白色食物潤肺。白色食物包括梨、百合、蓮子、銀耳、淮山(山藥)、蓮藕、白鯽魚、雞肉、鴨肉、白蘿卜、白菜等,可以自制一些白色菜品,比如雪梨銀耳湯、淮山粥、鯽魚湯、蓮藕湯、白蘿卜湯等等。
11、朝鹽晚蜜
很多人都認為多喝水可以緩解干燥,但是光喝白開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他說,對付秋燥,諺語有云:“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币馑季褪亲尨蠹以缟虾赛c淡鹽水,晚上則喝點蜂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流失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yǎng)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便秘,可謂一舉三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ujiys/2008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秋季養(yǎng)生小心賊風
下一篇: 秋季進補先清熱去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