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適合吃的四款粥,調(diào)理脾胃
秋季干燥
,很容易出現(xiàn)上火啊或者是感冒等情況的發(fā)生。所以秋季要注意進補了
,俗話說貼秋膘就是為了讓身體保持多余的營養(yǎng),以供冬季的驅(qū)寒
。秋季吃什么好呢,調(diào)理腸胃補氣養(yǎng)顏的一些食譜來試試吧
。
玫瑰花粥
理脾胃.png)
粳米100克
,玫瑰花20克,櫻桃10克
。將未全開的玫瑰花采下
,輕輕的摘下花瓣,用冷水漂洗干凈
。粳米淘洗干凈
,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
,瀝干水分
。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將粳米放入先用旺火燒沸
,然后用小火熬煮成粥
。粥內(nèi)放入玫瑰花瓣、櫻桃
、白糖
,再煮5分鐘,即可盛起食用
。
蓮米粥
將蓮米發(fā)漲后
,在水中用刷子將表皮擦去,抽出蓮心放清水煮爛
,再與粳米同煮食用
,具有健脾止瀉、益腎固澀
、養(yǎng)心安神之功
,適用于脾虛食少,腹虛帶下
、遺精尿頻
、心煩失眠、健忘多夢
。蓮子是可以有利尿消腫的作用的
,而且還可以緩解失眠,對于秋季容易出現(xiàn)的氣血不足啊或者是健忘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
紅棗桂圓黑米粥
紅棗桂圓黑米具有開胃益中
,健脾暖肝,明目活血
,滑澀補精的功效
,對于少年白發(fā)
,婦女產(chǎn)后虛弱,病后體虛以及貧血
,腎虛均有很好的補養(yǎng)作用
。
山藥糯米粥
糯米50 克、山藥300 克
、白砂糖適量。將糯米洗凈
,加水燒開
,再用溫火煮成粥。山藥洗凈去皮
,切成丁狀
,待粥熟后,將其放入同煮
,至山藥熟透
,加糖調(diào)味即可食用。具有補養(yǎng)脾胃
,調(diào)理胃腸的作用
。山藥和糯米搭配煮粥的糊啊可以有調(diào)理氣血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健脾養(yǎng)胃的哦
,適合多種人群
。
上面介紹了秋季適合的一些養(yǎng)生的粥品,大家回去以后一定要試試的哦
,可以有促進代謝的作用
,同時也可以增強體質(zhì),對于調(diào)理氣血啊健脾養(yǎng)胃啊有一定的作用
,同時有額可以滋陰潤燥
。
秋季如何調(diào)理脾胃
導讀:秋季脾胃弱怎樣調(diào)理?脾胃虛弱的人往往比較瘦弱
、容易生病
,想要調(diào)理好自己的脾胃,要注意飲食
,那么秋季脾胃弱怎樣調(diào)理呢
?
有句俗話,叫做“一夏無病三分虛”
,這個“虛”包含脾虛
、胃虛和氣虛。人們在夏天普遍會消瘦一些
,就是因為脾胃虛弱的緣故
。其實
,按照中醫(yī)的理論來講,在四季中還有一個“長夏”
。長夏位于夏末秋初
,涵蓋了小暑、大暑
、立秋
、處暑四個節(jié)氣。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感覺
,每到夏末秋初
,無論是衣物還是食物都特別愛發(fā)霉,就是因為此時正處長夏時節(jié)
,而“濕”為長夏的主氣
。
夏末秋初“瓜”字輩的要少吃
中醫(yī)認為脾的特性是喜燥惡濕,長夏濕氣本來就重
,如果這個時候不小心淋雨
,或是沒有及時更換被汗水浸透的衣物,就極易使脾臟為濕邪所困
,從而出現(xiàn)食欲不振
、大便稀溏、肢體困重等癥狀
。這個時候你再多吃寒涼食物的話
,就會更加加重脾胃的負擔,所以這個時候拉肚子的人也特別多
。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特別注意飲食
,護好腸胃,特別是冰鎮(zhèn)西瓜
,這時能不吃就不吃了
。
夏季人們對西瓜情有獨鐘,特別是涼爽可口的冰鎮(zhèn)西瓜
,幾乎成為人們消解暑熱的必備品
。但可能大家還不知道,其實西瓜還有一個外號
,叫“寒瓜”
。西瓜性寒解熱,食之冰涼
,因此才有了這個稱呼
。西瓜本來性寒,若這“寒瓜”再在冰箱里一放,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盡管其清熱解暑的效果較好
,吃上去很過癮,但多食對脾胃的傷害卻是很大的
。有些人西瓜吃多了會拉肚子
,甚至出現(xiàn)頭昏乏力、身體困重等現(xiàn)象
,就是因為濕邪困脾所致
。
其實不只是西瓜,甜瓜
、黃瓜
、冬瓜、苦瓜等瓜字輩的食物都屬于寒涼食物
。這個時候脾胃本就虛弱
,若過食寒涼之物只會“火上澆油”
,引起腹瀉也就是在所難免的了
。所以過了夏天,西瓜基本上也該退出“歷史舞臺”了
。
秋后暑熱“豆”字輩要多吃
綠豆
其實
,生活中有些食物即可消暑又可化濕邪,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綠豆湯了
。那汁液碧綠的綠豆湯不僅可解暑熱之毒
,還可化濕,助你的脾胃解圍
。
紅豆
其實不只是綠豆湯
,綠豆的兄弟“紅豆”(也稱赤豆、赤小豆)也有這樣的功效
。李時珍曾稱紅豆為“心之谷”
,中醫(yī)認為其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濕
、消腫解毒的功效
。由于紅豆性善下行,通利水道
,所以經(jīng)常服用還有減肥的功效
。對于愛美的女士而言,若是擔心因“貼秋膘”而致身材變形的話
,可以配合著多喝些紅豆湯
,即有消暑化濕,還可以維持你的曼妙身材,何樂而不為
!
秋梨就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
。秋梨又被稱為“果宗”,有“百果之宗”的美譽
。中醫(yī)認為梨性涼味甘
,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
,對于燥邪猖獗的秋季來說
,是去燥的最佳選擇。
秋梨吃法不同
,功效也不同
,民間有“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腑之陰”的說法
。如果有咽干喉痛等上火癥狀
,生吃就好。如果想要起到滋陰潤肺
、潤喉祛痰的功效
,熟吃更佳?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梢詫⒗娓羲暨^
,煮湯或者做成粥來吃,這樣也可以將梨的寒性除去
,食用起來更加安全
。
大棗
另外大棗也是比較適合的佳品。大棗有“木本糧食”的稱呼
,因為古人認為它可代食物食用
。《本草綱目》認為棗味甘
、性溫
,能補中益氣、養(yǎng)血生津
,對于“脾虛弱
、食少便糖、氣血虧虛”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坊間甚至流傳有“一日吃仨棗
,紅顏不顯老”的俗言。用紅棗加大米熬成粥
,對保肝護肝也有很好的效果
。
但是大棗不宜食用過多
,“多食令人寒熱,凡贏瘦者不可食”
,每天吃棗不要超過50克為好
。
初秋進補鴨肉最佳
對于身體弱的人而言,秋季還是應該吃些肉類補一補的
。但進補之前最好先把脾胃調(diào)理好
。平時可以多喝一些綠豆湯或是薏米粥之類的食品,因為夏秋之際濕邪熱邪較重
,這樣可以促進濕熱之邪的排出
,有利于脾胃功能的恢復。
在肉類的選擇上
,以鴨肉為最好
。因為秋天的鴨子是最肥嫩的,而且還有一定的醫(yī)療功效
。秋天燥邪嚴重
,吃些涼性的鴨肉,對于體內(nèi)有熱
、愛上火的人而言
,便可起到祛火除燥的作用。
自己動手做鴨肉粥
將250克鴨肉洗凈
,用料酒
、鹽煨20分鐘
,之后加入適量清水和鹽熬成鴨湯
。等鴨湯開鍋后,將上面的浮油撇掉
,然后將100克洗凈的粳米放入鴨湯中煮粥
,粥熟后再加點新鮮的蔬菜即可食用。這道粥口味較清淡
,味道也較好
,再加上粳米還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對于消化能力下降的人來講無疑是秋季進補的最佳選擇
。
初秋養(yǎng)脾常按足三里
除了注意飲食以外
,中醫(yī)穴位按摩也可以起到強健脾胃的效果,足三里就是一個不得不提的要穴
。有句俗話
,叫做“常拍足三里,勝吃老母雞”
。足三里是胃經(jīng)的“合穴”
,有扶正培元、調(diào)理陰陽、健脾和胃的功效
。經(jīng)常按摩此穴不僅能補益脾胃
,對于消除疲勞、恢復活力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
找穴:足三里怎么找呢
?此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處
。找這個穴位時
,可以用虎口圍住膝蓋,四指并攏
,食指放于脛骨前緣
,中指指尖所指的位置就是此穴。
按法:按壓時以有酸脹感覺為佳
,每天按摩2~3次
,每次3分鐘,長期堅持
,不僅可和脾胃
,還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效果
。家里有艾條的話
,也可以用艾條灸,艾條懸放的高度以產(chǎn)生熱感為佳
,灸的時間比按摩的`時間要長一些
,大約10分鐘左右。每周1~2次即可
。
脾胃虛弱怎么調(diào)理
脾胃對我們的健康有很大影響
,脾胃虛弱的人往往比較瘦弱,那么
,脾胃虛弱怎么調(diào)理
?
一、脾胃虛弱癥狀
脾胃虛弱為中醫(yī)名詞
。脾胃虛弱分為:脾氣虛
、脾陽虛、胃氣虛
、胃陰虛
。脾氣虛的癥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
、大便溏瀉
,容易出血
,血色淡,甚至面色蒼白
,脾陽虛主要表現(xiàn)在:胃腹冷痛
,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胃氣虛主要表現(xiàn)在胃脹,胃痛
,呃逆
,食少,飯后脹滿
,胃陰虛主要表現(xiàn)在虛火上炎
,口干、容易饑餓
,胃酸
、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
。
因稍進油膩食物或飲食稍多
,大便次數(shù)就時顯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
,大便時瀉時溏
,遷延反復,飲食減少
,食后脘悶不舒
,面色萎黃,神疲倦怠
,舌淡苔白
,脈細弱
。脾胃虛弱病程較長
,泄瀉時輕時重或時發(fā)時止,大便稀溏
,色淡無臭味
,夾有不消化食物殘渣,食后易瀉
,吃多后見腹脹
、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
,面色萎黃
,神疲倦怠
,形體瘦弱,舌質(zhì)淡
,苔薄白
。治以健脾益氣,助運化濕
。
脾胃虛弱者
,脾胃的受納、腐熟
、轉(zhuǎn)輸
、運化等功能減弱或失調(diào),影響水谷的消化吸收
,要注意調(diào)養(yǎng)
。
二、脾胃虛弱怎么調(diào)理
1
、注意保暖
老中醫(yī)告訴我們
,身體中出現(xiàn)的大部分毛病都是由于沒有做好保暖工作造成的。特別是現(xiàn)在春寒料峭的時候
,脾胃虛弱的患者更是要注意保暖工作
,如果有胃痛的患者要避免手冷;腹瀉的患者最好在肚臍的地方進行有效的保暖
。日常要少吃一些生冷的果蔬或者飲品
,女性可以多喝一些姜茶。
2
、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
積極向上
、輕松樂觀的情緒可以使人體陰陽平衡、氣血暢通
、神志清楚
,使身體保持健康狀態(tài)或促使疾病痊愈。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也證明
,當人的精神愉快時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指揮作用加強
,人體內(nèi)進行正常的消化吸收
、分泌和排泄的調(diào)整,保持著旺盛的新陳代謝
。如果你能堅持做到上面這幾項
,那么恭喜你,你的脾胃功能就會不斷改善
,脾胃虛弱也能夠逐漸好轉(zhuǎn)和痊愈
。
3
、適當?shù)倪M行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的方法有很多,慢跑
、爬山
、瑜伽、氣功等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能夠有效的促進腸胃蠕動
,提高身體的消化能力和營養(yǎng)的攝取能力。同時也能夠促進體內(nèi)的新陳代謝
,排除身體毒素
。
脾胃虛弱怎么調(diào)理,可以在每天睡覺之前按摩腹部
,這樣有助于脾胃的順利運行
,這是一種非常好的保健方法
。
4、科學飲食
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每天定時
、定量的吃飯
,并且要做到葷素搭配
、粗細搭配
,不能夠出現(xiàn)偏食、挑食的現(xiàn)象
。出了主食之外
,還應該適當?shù)脑黾右恍┬迈r蔬菜和水果的社區(qū),這樣有利于消化能力的提高
。
日常生活中
,少吃一些辛辣、有刺激的食物
,例如大蒜
、油炸食物、辣椒
、膨化食品等等
,同時生冷食物也要少吃一些,因為這些食物都是比較難消化的
。
三、脾胃虛弱調(diào)理食療粥
1、八寶粥
蓮子
、芡實、薏苡仁
、山藥
、桂圓
、紅棗、白扁豆各5克
、粳米l00克
,煮粥食用。能益氣養(yǎng)血
,健脾強身
,適用于體虛乏力、食少納呆
、氣血虧虛
。
2、山藥薏苡仁粥
山藥50克
,薏苡仁15克
,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能補氣健脾胃
,止瀉,適用于脾胃虛弱所致食欲不振
、脘腹脹滿
、大便溏泄。
3
、山楂麥芽粥
山楂15克
,麥芽15克,粳米100克
,煮粥食用
。能健脾開胃,消食化積
,適用于飲食不消化所致的脘腹脹滿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
4
、薏苡小豆粥
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
,粳米100克
,煮粥食用。能滲濕利水
,健脾益氣
,適用于脾虛濕盛所致的食少納差、脘腹脹悶
、尿少浮腫
。
5
、參棗粥
黨參15克,大棗10枚
,粳米100克
,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氣
,適用于體虛氣弱
、食欲不振、脘腹脹滿
。
四季養(yǎng)生粥有哪些好的食譜
四季養(yǎng)生粥有哪些好的食譜
一
、春季養(yǎng)生粥
百合粥
材料:百合 20克,粳米100克
,清水6杯
調(diào)料:冰糖少許
。
做法:先煮百合,去渣取汁
,然后加入粳米
,煮熟后即可加入冰糖,稍后便可食用
。
提示:百合具有養(yǎng)陰
、潤肺、養(yǎng)胃
、去燥火的功效
,粳米性甘平具有健脾養(yǎng)胃之功,特別適合春季食用
。
百合綠豆糯米粥
材料:百合10克 綠豆1/2杯 圓糯米1/2杯 清水6杯
調(diào)料:冰糖適量
做法:
1
、百合洗凈用水浸泡,綠豆
、米洗凈浸泡1小時以上
2
、鍋置火上,放清水綠豆大火煮開轉(zhuǎn)小火熬煮40分鐘
。
3
、糯米放入鍋中煮到爛熟再加入百合冰糖,待百合煮熟后即可
提示:綠豆最好提前泡
,這樣可以減少煮的時間
,百合呈透明白時口感最好。
二
、夏季養(yǎng)生粥
綠豆蓮藕粥
材料:綠豆30克 粳米100克 蓮藕 1/2節(jié) 清水6杯
調(diào)料:冰糖適量
做法:先煮綠豆
,待綠豆要開花時,將粳米100克放入,煮至半熟后將切成薄片的蓮藕放入
,文火稍煮至熟
,冷卻后即食
。
提示:綠豆
、藕均有清暑熱、增津液的功效
,適用于夏季服食用
。
綠豆薏米粥
材料:薏米1/2杯 綠豆1/2杯 清水8杯
調(diào)料:白糖
做法:
1、薏米綠豆分別洗凈分開浸泡2小時
2
、鍋置火上
,放入綠豆及7杯清水,大火煮沸加入一杯清水繼續(xù)煮沸后轉(zhuǎn)至小火煮至綠豆開花再加入薏米
,大火煮沸后轉(zhuǎn)小火煮1小時
3
、加入白糖即可
提示:綠豆薏米搭配去火美容,是女性夏季的好選擇
。
三
、秋季養(yǎng)生粥
山藥扁豆粥
材料:山藥40克 扁豆40克 大米1杯 高湯5杯
調(diào)料:鹽
做法:
1、山藥去皮洗凈切小塊
,扁豆洗凈切小段
,大米洗凈浸泡30分鐘
2、鍋置火上
,放入高湯
、大米,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煮30分鐘
3
、將山藥扁豆鹽放入粥中煮開后熬到黏稠
提示:山藥隨用隨切
,防止其氧化變紅。扁豆要多煮一會兒
桂香甜藕粥
材料:蓮藕40克 圓糯米2/3杯 薏米1/3杯 清水5杯
調(diào)料:桂花醬 冰糖
做法:
1
、藕去皮洗凈切小丁
,糯米薏米分別洗凈浸泡1小時
2、鍋置火上放清水糯米薏米
,大火煮開轉(zhuǎn)小火熬煮30分鐘
3
、將藕放粥中,煮至酥爛時加桂花醬冰糖調(diào)味即可
提示:桂花醬太甜加時要適量
,薏米再多泡一會兒口感會更好
四
、冬季養(yǎng)生粥
龍眼枸杞粥
材料:龍眼5顆 枸杞10克 蓮子15粒 大米1杯 清水5杯
調(diào)料:冰糖
做法:
1、龍眼剝皮去核
,枸杞洗凈
,蓮子洗凈后用水浸泡2小時,大米洗凈泡30分鐘;
2、鍋置火上
,放清水
、蓮子,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
,煮40分鐘后再加入大米
、龍眼、枸杞
,小火煮30分鐘
。
3、加入冰糖再煮15分鐘即可
提示:此粥補腎
,午餐晚餐都可做主食
。
銀耳蘋果瘦肉粥
材料:銀耳1朵 紅蘋果半個 瘦豬肉20克 枸杞10粒 大米1杯 清水4杯
調(diào)料:鹽 水淀粉 味精
做法:
1、銀耳洗凈撕成小塊
,紅蘋果洗凈切成月牙瓣
,枸杞洗凈
2、瘦豬肉洗好切片
,用鹽
、水淀粉拌勻,大米洗好泡30分鐘
3
、鍋置火上
,加清水、大米
,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煮20分鐘
,加入蘋果、銀耳煮10分鐘后放入瘦豬肉
、枸杞
、鹽,煮10分鐘后加味精調(diào)味即可
。
提示:蘋果一定要切成帶皮的月牙瓣
,否則容易煮碎,而且果皮中含豐富的果膠
。常年喝粥
,使我的消化、吸收功能日趨好轉(zhuǎn)
,身體由弱變強
。真是食補優(yōu)于藥補。
四季有哪些養(yǎng)生食譜
飲食養(yǎng)生 必須要知道四季的變化和食物和人體生理的關(guān)系 因為天
、地
、人是一個整體
,人與天、地是相應的
。 春季養(yǎng)生食譜 春季飲食養(yǎng)生要掌握一個原則:根據(jù)氣溫變化
,食物由溫補、辛甘逐漸轉(zhuǎn)為清淡養(yǎng)陰之品
。 早春飲食取溫避涼
。早春應適當吃些春筍、香椿
、菠菜
、柳芽
、薺菜
、蔥、姜
、蒜
、韭菜、芥菜等偏于溫補的蔬菜和野菜
,不能一味食用人參等溫熱補品
,以免春季氣溫逐漸上升,加重身體內(nèi)熱
,損傷到人體正氣
;應少食黃瓜、冬瓜
、茄子
、綠豆等性涼食物。 仲春飲食宜辛甘
。適當進食山藥
、紅棗、蜂蜜
、芹菜等平補脾胃的食物
,同時注意攝取足量的維生素,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少食酸性食物
,以名傷用脾胃。 晚春飲食宜清補
,可以適當選擇甘蔗汁
、薺菜、百合
、螺
、鴨肉
、苦瓜、紫菜
、海帶
、海蜇、綠豆等平補食物
,少食辛辣
、黏冷、肥膩之物
。 夏季養(yǎng)生食譜 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jié)
,此時也是人體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候,人體出汗過多而容易丟失津液
,因此夏季養(yǎng)生應該以清淡食物為主
,避免傷津耗氣。 夏季飲食多清淡
。夏季署熱
,人的脾胃消化功能相對較弱,應適當吃些清熱解毒的食物
,蔬菜類如茼蒿
、芹菜、小白菜
、香菜
、苦瓜、竹筍
、黃瓜
、冬瓜等;魚類如青魚
、鯽魚
、鰱魚等,這些食物能起到清熱解署
、消除疲勞的作用
,對中署和腸道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夏季飲食宜補氣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蛇m當選擇一些滋陰補氣的食物,如胡蘿卜
、菠菜
、桂圓、荔枝
、花生
、番茄等
。多食,雜糧
,蔬果以寒其體
,但生冷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
,以免過于寒涼
,損傷脾胃。夏季心氣旺盛
,易傷人氣陰
,在這個季節(jié)里,應以補氣養(yǎng)陰
、清署熱為主
,如冬瓜、西瓜
、蓮藕
、鴨肉等,不宜多食溫補
、滋膩厚味之品。 秋季養(yǎng)生食譜 秋季陽氣漸收
,陰氣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