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版權聲明
      一、太易先生黃紫檀老師的《文始真解大佩服》在國際出版啦
      !目前實體書已經在黃紫檀老師創(chuàng)建的中醫(yī)養(yǎng)生連鎖品牌“脩身堂”的各地門店珍藏
      ,供世人觀瞻
      。黃紫檀老師擁有完整的版權和著作權,黃紫檀老師為了讓生命學
      、道學的智慧普惠更多人群,特授權大道家園網公開其中精華部分.黃紫檀老師的經典注解
      ,都是來自實修
      導讀
      一本書主要闡釋《文始真經》蘊藏的生命學之核心
      。何謂生命學
      ?用身心融合的方式,行鍛煉精氣神之事
      1-1天命神玄
      本篇原名《一宇篇》
      。宇者
      ,上下四方之謂也。這里的“宇”
      ,是宇宙的縮寫,泛指世界
      。宇
      ,代表空間;宙
      ,代表時間。無窮久遠的時空
      ,也就是宇宙
      。宇宙是大道的顯象
      ,然大道之根源
      ,卻不居于宇宙
      。宇宙荒謬恒動,然宇宙有條不紊地運轉
      ,其源源不斷的推動力何在?本篇指點大道源頭及動力
      ,為以下各篇之根本
      。原文:關尹
      2024-04-04
      1-2契同忘異
      沒有一樣事物不在天下之內
      ,也沒有一樣事物不歸天命掌控
      ,還沒有一樣事物不是先天元神所化生,更沒有一樣事物不是由玄之又玄的至精所構成
      1-3道如觀水
      原文:關尹子曰:“觀道者如觀水
      ,以觀沼為未足
      ,則之河、之江
      、之海,曰:‘水至也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獠恢抑?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液
      、涎、淚皆水
      。”太易先生曰:觀察大道的本質及運動規(guī)律
      ,如同觀察“水”一樣,需要知道“水”之本源性狀
      ,放之于任何一處皆不變
      。不明此理
      ,以為觀察沼澤不夠
      ,還去江河湖海觀察
      ,然后感嘆于海水的博大,說“這才是水
      2024-04-04
      1-4甲乙丙丁
      原文:關尹子曰:“道無人
      。圣人不見甲是道,乙非道
      。道無我
      。圣人不見己進道
      ,己退道
      。以不有道,故不無道
      1-5置物者知
      原文:關尹子曰:“不知道
      ,妄意卜者
      ,如射覆盂
      ;高之存金
      、存玉,中之存角
      、存羽,卑之存瓦
      、存石
      。是乎?非是乎
      ?惟置物者知之?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碧紫壬唬翰唤浾_的生命學修煉
      ,沒有足夠的實修證量,就不能體悟大道之根源
      、主體
      、樞紐、顯化這四大層面
      。這些人用識神用邏輯去思考“道”是何種存在
      ,還用文字表達出來,不但無知可笑
      2024-04-04
      1-6一陶萬器
      原文:關尹子曰:“一陶能作萬器
      ,終無有一器能作陶者,能害陶者
      。一道能作萬物
      1-7心物道一
      原文:關尹子曰:“道茫茫而無知乎?心儻儻而無羈乎
      ?物迭迭而無非乎
      ?電之逸乎?沙之飛乎
      ?圣人以知:心一、物一
      、道一
      。三者,又合為一
      。不以一格不一,不以不一害一
      。”太易先生曰:大道之主體是先天一炁
      ,簡稱“道炁”
      ,它具有浩瀚茫然、無識無知的屬性
      ;心乃先天元神
      1-11天下方術
      原文:關尹子曰:“方術之在天下多矣?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蛏谢?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或尚明;或尚強
      ,或尚弱
      。執(zhí)之皆事,不執(zhí)之皆道
      。”太易先生曰:術數
      、法術
      、醫(yī)術、農術
      、兵術、辯論術
      、縱橫術等等是早期方術的代表
      ,它們流傳于天下形成不同門派,復雜繁多
      ,源遠流長
      。方術各有特點,或者崇尚隱晦不得為人所知
      ,或者崇尚公開明白,方能為人主所用
      ,或崇尚強
      2024-04-06
      1-12道不可得
      原文:關尹子曰:“道終不可得
      ,彼可得者
      ,名德不名道
      ;道終不可行,彼可行者
      ,名行不名道
      。圣人以可得可行者,所以善吾生;以不可得
      ,不可行者,所以善吾死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碧紫壬唬捍蟮乐茨耸侵辆列≈廖?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不可被獲得,也不可被用于踐行
      。能被獲得的
      ,是我們的德,德
      1-13為敗執(zhí)失
      原文:關尹子曰:“聞道之后,有所為
      ,有所執(zhí)者
      ,所以之人
      ;無所為
      ,無所執(zhí)者,所以之天
      。為者必敗
      ,執(zhí)者必失;故聞道于朝
      ,可死于夕?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碧紫壬唬郝犅勆鼘W真?zhèn)髦?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大體有兩種態(tài)度。一者
      ,以為修道是需要有所作為的事業(yè)
      ,所以用貪求執(zhí)著之心態(tài)
      ,實踐生命學修煉
      ,這樣最多可成為人世間的賢人
      。一者,經咀嚼窮理
      ,知天
      2024-04-06
      1-14生死根源
      原文:關尹子曰:“一情冥,為圣人
      ;一情善
      ,為賢人;一情惡
      ,為小人
      。一情冥者,自有之無,不可得而示
      ;一情善惡者
      ,自無起有,不可得而秘
      。一情善惡為有知
      ,惟動物有之。一情冥者為無知
      ,溥天之下,道無不在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碧紫壬唬涸谒猩娜珰v程,總會伴隨著無數次情欲的萌生和沖動
      ,怎么對待“情欲”
      ,決定了生命境界的高
      2024-04-06
      1-15圣人力行
      原文:關尹子曰:“勿以圣人力行不怠
      ,則曰道以勤成
      ;勿以圣人堅守不易,則曰道以執(zhí)得
      。圣人力行
      ,猶之發(fā)矢
      ,因彼而行
      ,我不自行;圣人堅守
      ,猶之握矢
      ,因彼而守
      1-16識如計夢
      原文:關尹子曰:“若以言行、學識求道
      ,互相展轉,無有得時
      。知言如泉鳴
      ,知行如禽飛;知學如擷影
      ,知識如計夢
      。一息不存,道將來契
      。”太易先生曰:如果用符合世人價值觀的言行或者學富五車的學識來求道
      ,只能是從念頭到念頭
      1-18一灼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