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健身車要注意什么
1、女性在經期最好少騎或不騎健身車來鍛煉。
2、車座不宜過高且應富有彈性,防止騎車時臀部左右扭動,以減少局部摩擦;車座太硬的,可用泡沫塑料做一個柔軟的座套套在車座上,以減少車座對陰部的摩擦力。
3、車座的高度和角度要調整合適。車座太高,騎車時臀部必然左右扭動,容易造成會陰部的擦傷;車座前部上翹,更容易損傷會陰部。
4、騎行時間較長時,要注意變換騎車姿勢,使身體的重心有所移動,以防會陰部某一點長時間著力。
5、在騎健身車時,若發(fā)覺會陰部有不適癥狀,要及時查明原因,若因車座有問題,要及時排除或改進,并要注意休息,癥狀消除后再騎車;若不能消除癥狀者,應到醫(yī)院請醫(yī)生檢查治療。
相對于其他器械,使用室內健身車進行鍛煉可以大大減少受傷的可能,但依然有受傷或不適的可能。以下是一些建議,有助于避免上述情況的發(fā)生:
1.座位調整:當腳踏板位于最低位置時,你的雙腿應幾乎處于伸直狀態(tài),但又不能是完全伸直的,你不應該需要費力地翹著腿或扭動臀部才能夠到腳踏板。當腳踏板處于最高點時,雙膝不應該有壓迫感。如果是斜臥式健身車,你應該前后調整座位,這樣好過于上下調整座位,不過原理是相同的。
2.正確調整把位(如果可調):你在夠到把位的同時,雙臂應該有余地可以沿雙肩方向向兩側外伸,不應該為了舒服些而搞得身體扭來扭去。把位的調節(jié)對那些身材特別高大或特別矮小的人來說非常重要。,了解顯示臺:比如,了解一下健身車有多少個強度級別,有的健身車有12級,有的健身車有40級。如果你一騎車就調到6級開始鍛煉的話是不行的,因為同樣的6級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運動強度概念。此外,注意節(jié)奏——即你每分鐘“騎行”的轉數(shù)(ipm轉數(shù)/分)。
不斷變換運動節(jié)奏是個不錯的想法,你可能會愿意在同樣的緊張狀態(tài)下先做5分鐘強度為80轉/分的運動,然后再改成30秒的強度為100轉/分的運動。
3.調整踏板套,以舒服為宜一但別阻斷了足部血液循環(huán):如果健身車的踏板上有套的話,這比沒有套的健身車騎起來會更舒服、更高效。別把踏板套拆除,免得下一個人還不得不費力地將其裝上。
4.蹬車時,切忌只腳址用力:否則,你的腳和小腿會很痛。正確的做法是:用腳掌前部向下壓,在向下蹬的時候通過腳跟用力采,然后再靠雙腳的上部向上提拉踏板。
5.別彎腰過度:躬著背容易造成背部和頸部疼痛。別讓上半身過度參與,相反,應該挺胸,雙肩向后,自然下垂,而與肩處于一條線,同時收腹。與其他器械不同,健身車并非全身性鍛煉器材,可不要試圖將其變成全身運動啊。如果你左右搖晃嚴重、咬牙切齒或者是不得不很用力地抓著把位的話,那么你應該降低些運動強度了。
1 盡量坐著騎行 坐著騎的話對于初學者來說動作更加實用,相對安全一點。
2 調試好座椅 騎動感單車前將腳板最寬處對準踏板上的系帶,有助踩踏時正確施力。呈踩踏姿前腳膝蓋鉛垂線對準腳板中心,椅墊至把手距才算正確。椅子高度大約與自己髖骨同高。腳踩踏到最低點時應膝蓋微彎,若膝蓋完全打直、且踩踏時臀部高低晃動,就表示椅子太高。
3 務必進行熱身 大腿后側拉伸,右腳跟著地、腳板盡量往上勾起,想像臀部往后坐的方式,上身往前壓,感覺右腿后側伸展,雙手插腰維持平衡,10秒鐘后換腳做。
臀部拉伸,雙腳曲膝、右腳踝靠在左大腿上,想像臀部后坐的方式,帶動上身前壓,注意兩邊臀部維持水平,伸展右大腿外側,停10秒鐘換邊做。
大腿前側拉伸,左腳站立,右手握住右腳踝,盡量保持靠近臀部,延伸腿部前側肌肉,維持10秒換邊做。
4 騎行速度勿過快 建議初學者找到合適自己的頻率后再增強運動量,普通人每分鐘的蹬踏頻率在60-80次左右。每次騎行至少要有20分鐘高頻率低速度(即多圈少用力)的熱身,使身體微微出汗即可,否則突然大強度鍛煉,容易造成身體不適。
動感單車具有很好的減肥效果,那么,新人應該如何騎動感單車呢?騎動感單車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動感單車新手注意事項
重視傷害的預防
研究結果表明,約有50%到70%的室內腳踏車練習者都患有頸部和下背部疼痛的肌體不適。經常從事高強度訓練或姿勢不良的參與者,甚至還會有手部麻痹的現(xiàn)象發(fā)生;而膝蓋的疼痛,則是因為在騎車當中膝蓋脛骨忍受過多壓力所造成的。
了解腳踏車調整的重要性
適當?shù)哪_踏車調整,可以減輕身體疼痛和肌肉僵緊的發(fā)生。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調整你的腳踏來適應你的肢體的話,還是要及時地去向專業(yè)的運動教練請教,可不要因為怕麻煩,而將就去騎乘,這樣非但不會起到健身鍛煉的效果,時間反而會對身體構成傷害。
檢查踏板和鞋扣
一個固定式的踏板通常會有潛在的危機存在。這是因為并非所有的腳踏車都有活動或夾板式的踏板。如果你習慣使用鞋扣的話,應該去嘗試不同的踏板,直到找到最適合你的一個為止。
如果你使用的是不適合于你的鞋扣,那你將會在進行腳踏車運動時喪失對腳踝、膝蓋和臀部的控制力,一旦雙腳用力不勻時,會很容易從踏板上滑脫,而發(fā)生磕碰和扭傷的情況。
但如果踏板繩對雙腳綁得太緊的話,也不太好,因為你如果練習時間稍長的話,雙腳會被踏板繩勒得血流不暢,而出現(xiàn)麻木。
車座不可調得太低
膝蓋前側的疼痛通常是因為車座太低而造成的。由于車座過低所形成的這個姿勢會過度地伸張膝蓋,對脛骨造成額外的壓力,而產生肌體的不適。
車座也不可調得太高
因為,車座如果調得太高的話會增加臀部的酸痛和其他不舒服的感覺。這種姿勢會導致你在每次踩動踏板時過度伸張腿部,因而造成阿基里斯腱的發(fā)炎、腿后腱肌癥候群,以及后側膝蓋疼痛的問題。
有關的科研機構經過反復實驗,證明了這個姿勢會導致下背和臀部的運動傷害。固定的鞋扣加上調整過高的車座,會對膝蓋造成無法想象的傷害。
檢查車座是否調得太過向前
車座前后的調整決定膝蓋彎曲的角度。專家認為,太過前移的車座會影響骨盆的角度,而對下背部造成壓力,還會造成腰部和臀部的不舒適。
檢查車座是否調得太過向后
當這個情形發(fā)生時,你的腿部會因此需要更加伸張才能踩動踏板,就像將車座調整得過高時,就會有下列的危險產生:腿后腱肌群拉傷、阿基里斯腱發(fā)炎和下背部疼痛。
確定手把沒有調得太低
專家指出,如果手把位置太低,就會把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手部、手臂和肩膀上。這樣會造成手部的刺痛和麻木感覺,加速腕關節(jié)癥候群癥狀的惡化,并且可能造成肩膀的疼痛。
如果你是初學者,或頸和背部有問題,并且軀干肌群不夠強壯、柔軟度太差的話,適當?shù)氖职迅叨?,就顯得尤其重要。
確定手把沒有調得太高
健身專家告誡那些習慣把手把調得過高的運動人士,手把若是太高的話,會影響你的騎乘技巧與鍛煉效果。因為手把過高會間接導致你的身體過度挺直,而身體太過挺直,會因為需要更強的力量下踩,而無法達到完美的踩動循環(huán)。
這樣一來,不但你的鍛煉姿勢會不好看,而且會使你的下踩力量被錯誤的身體姿態(tài)所消耗,從而削減了運動效果。
穿適當?shù)男?br>
穿軟底、非自行車運動專用的鞋子,久而久之會導致你足弓的不適合足底的疼痛。選擇專門的鞋子通??梢越鉀Q因為鞋子太窄所引起的腳部麻木和刺痛感。
動感單車騎行姿勢圖解?
坐姿平踏
1.椅子、把手都調整到正確的高度距離后,雙手輕松放把手中央;
2.想像在公園散步的感覺,以“踩、拖、拉”的3種施力方式不斷畫圈圈踩踏;
3.注意雙腳不可外八字,踩踏時也不建議踮腳尖,以免抽筋。
踩踏動感單車時應格外注意,膝蓋不能呈外八字或內八字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運動傷害和形體變化。
站姿平騎
1.臀部后坐、使上身自然稍微前傾,感覺踩踏時臀部和大腿都施力就基本上掌握了正確的發(fā)力部位。
2.握把手比坐姿時稍微分開,踩踏時注意上身不過分扭動,才能正確鍛煉下半身。
做這個姿勢時,可以想像動感單車的飛輪被拿走,自己像在跑步機上跑步一樣。另外,切忌上半身過挺直。
站姿爬坡
1.身體類站姿跑步的踩踏方式,單需要握住動感單車最高處的把手。
2.可以利用腹肌的力量進行踩踏,仍要注意臀部后坐、上身自然稍往前壓。
3.將阻力調高,想像要攀登山頂?shù)尿T乘動作。
避免雙臂支撐于車把
動感單車訓練者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輕松地握住車把,把身體的重心放在腳踏上,而不是用雙臂支撐在車把上。
錯誤示范如圖:
新手騎動感單車多久合適
如果你是一個長時間久坐的辦公一族,初次嘗試動感單車,你可以按照這樣的方式進行訓練:10分鐘騎行→休息→10分鐘騎行→休息→10分鐘騎行→休息。
隨著鍛煉程度提高,你可以將3組10分鐘的騎行改為4組,然后將騎行時間延長為15分鐘。接著你可以將騎行的時間延長到20分鐘、30分鐘,慢慢提高到45分鐘。等到身體能夠適應45分鐘的騎行之后便可以增加難度。
騎動感單車該穿什么樣的鞋
1、動感單車的鞋子一定要選用那種帶有一定抗壓性的鞋子,有抗壓性的話就能夠很好的保護雙腳。如果選用的鞋子很軟,類似于布鞋,這種鞋子在運動時候很容易使雙腳磨損,擦破皮,從而引發(fā)感染等。
2、鞋子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不一定要買貴的,貴的或許不一定合適,鞋子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鞋子的最佳選擇就是要剛好能夠套進動感單車的腳踏板,腳踏板的空間能夠容納下鞋子的大小。
3、一定要選較厚實的鞋底,且舒適型的鞋子。鞋底如果很薄的話鍛煉時腳就會感覺到一些疼痛,所以騎動感單車的時候鞋子一定要選擇厚實舒適型的鞋子。
4、動感單車的鞋子在挑選上一定要選有透氣孔的鞋子,因為運動的時候腳部溫度很高,腳部還會大量出汗,如果鞋子不透氣的話,汗液中的一些有機物在高溫下會進行發(fā)酵,從而導致腳臭。這種環(huán)境下對于微生物的滋生十分有利,所以選擇透氣的鞋子很是重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undongjianshen/1738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健身車的四種騎法
下一篇: 孕婦可以健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