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普洱茶的耐泡程度較高,一般可以沖泡15~20余次,熟普洱茶主產(chǎn)于云南,是采用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jīng)過獨特的渥堆發(fā)酵工藝制成,成品茶多為餅,而其茶之所以耐泡,主要是因為大葉種內(nèi)質(zhì)豐厚,考究的制作工藝,以及恰到好處的后期存放。
一、原料品種(較大)
普洱熟茶的原料為云南大葉種。
而耐泡程度則與茶葉片內(nèi)所含的物質(zhì)緊密關(guān)聯(lián)。
看“水浸出物”含量(“水浸出物”是指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用沸水萃取茶葉中的可溶性物質(zhì)),茶葉水浸出物中主要含有多酚類、可溶性糖、水溶果膠、咖啡堿等形成茶葉豐富滋味的重要成分。
得益于云南大葉種,水浸出物含量普遍在40%以上(勐庫大葉種可達46%以上),在沖泡時可釋放的水浸出物多。因此與其它茶類相比,以云南大葉種為原料的普洱茶可以說是天生就耐泡。
同時,高海拔、自然生長、古樹茶根植深入土壤,比根系短淺的臺地茶能吸取更多營養(yǎng)物質(zhì),內(nèi)涵豐厚,耐泡度更高。
二、葉片的老嫩及完整程度
很多茶友都知道全是芽尖的茶并不耐泡,而一芽兩葉或者三葉耐泡度就要高一些,葉片越粗老水浸出物釋放越緩慢;而從完整度來說,普洱茶的耐泡度和完整程度則成正比。
三、毛茶制程中的捻揉
捻揉的程度和耐泡度是成反比的,捻揉程度越深葉片細胞壁破損越多,那么水浸出物釋放速度也就越快,耐泡度也就會相應降低。
四、陳化的過程
對于普洱熟茶,是經(jīng)過渥堆發(fā)酵制作而成,雖然相對于熟茶,生茶的變化可能更小。
但長時間的存放,如儲存得當、儲存良好,會使得熟茶的醇厚度、順滑度、細膩度更加顯著,飲之,則會更加醇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體現(xiàn)耐泡程度。
而儲存不當?shù)氖觳?,在滋味、香氣上自然會向著壞的方面變化?/p>
五、泡茶對耐泡度的影響(較小)
1、投茶量和注水量的比例,投茶量越少注水量越多越不耐泡或者反之則越耐泡;
2、浸泡時間,沖泡普洱茶需要快速出湯,如長時間悶泡,那么肯定泡不了多少泡;
3、如煮茶、泡茶,泡茶的沖泡次數(shù)較多,而煮茶則較少。
從上面,我們可以知道,普洱熟茶的成品是多方面因素的結(jié)果,如樹種、工藝、后期存放等,這些因素中的每一個方面都很關(guān)鍵。
而這些核心的要素,共同形成了普洱熟茶醇和、香濃、潤滑、陳香顯著的品質(zhì)特點。
同時也具有較高的耐泡程度,對于沖泡次數(shù)來說,一般則可以沖泡15~20泡,具體根據(jù)個人差異而變化。
以下是投茶沖泡參考:
一般來說,110ml容量的蓋碗,投茶8g左右即可;若自身口味較輕,可以適當減少投茶量。
第一泡可以選擇性洗茶,第二泡開始正式?jīng)_泡,前五泡的出湯時間控制在5秒左右,第五泡開始,可一次增加5~10秒左右的時間,原則為快速出湯,不宜久泡,避免茶味過于濃厚。
結(jié)語
事實上,沖泡次數(shù)與耐泡度在概念上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
耐泡度是每款茶客觀具備的,不會因后天的沖泡手法而改變;而沖泡次數(shù)是會受主觀影響的,會因茶葉本身耐泡度、投茶量、沖泡手法的不同而發(fā)生一些變化。
而一款茶的耐泡程度則與多方面因素有關(guān)。
要沖泡出耐泡的普洱,關(guān)鍵在于對水溫、沖泡手法和出湯時間的把握。
一、水溫
沖泡普洱的水溫一般以100度為準(沸水),特別注意醒(洗)茶時,水開就好(剛冒無數(shù)的小魚泡),既不能沒開(水聲很響),也不能太過(水已翻滾)。
二、沖泡手法
一般對著普洱茶葉旋轉(zhuǎn)高沖時(對香型茶葉的沖泡手法,能讓香氣更高),茶不耐泡,層次感也不明顯。好的普洱的魅力在于越品越深,每一泡都會比前一泡有更多的內(nèi)涵,直至茶尾轉(zhuǎn)淡時仍有其獨特韻味,因此應采用沸水沿杯壁緩沖普洱,這樣,其耐泡、深廣的本質(zhì)才得以顯現(xiàn)。
三、出湯時間
醒(洗)茶的出湯時間要掌握好,最好不超過5秒即出湯。有時我們會覺得茶葉尚未打開(緊壓茶),認為應在醒茶時讓茶葉充分舒展,但這樣下來的茶就會不耐泡了,普洱的層次感也出不來。當泡過幾道茶后,茶味可能會淡下來,這時出湯的時間就可以放長些,沸水浸泡茶葉的時間依次延長。
普洱的沖泡過程中,其茶味比較像一個梯形,由淺入濃、保持飽滿和穩(wěn)定、最后淡定,回韻無窮??傊?,好普洱應能泡十二道以上,老普洱耐泡度更高。
不管什么類型的普洱茶,比較其耐泡性主要依據(jù)便是內(nèi)含物質(zhì)成分,而茶湯中的內(nèi)含物是以其水浸出物的含量衡量的,但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水浸出物含量高的茶葉耐泡性就強。在實際泡茶過程中,茶葉水浸出物中最先也是最快溶入水的是芳香類物質(zhì)和氨基酸,而測試茶葉耐泡性主要基于沖泡的后面道次,也就說這兩類物質(zhì)對茶湯耐泡性的影響不大,水浸出物中,對耐泡性影響最大的是茶多酚和咖啡堿,故,茶葉的耐泡性可以用茶多酚和咖啡堿的含量來大致推斷,對于熟茶,由于茶多酚轉(zhuǎn)化為茶黃素,酚/氨比值越大,形成茶黃素的潛力就越大,以茶黃素代替茶多酚,上述推斷一樣實用。
熟茶和生茶相比,茶多酚和咖啡堿總體含量均有所損耗,故生茶的耐泡性要優(yōu)于熟茶;
?
老茶和新茶相比,老茶的茶多酚和咖啡堿總體含量在存放過程中有所損耗,故新茶的耐泡性要優(yōu)于老茶;
依次類推,那么我們就有了如下結(jié)論:
生茶>熟茶;新茶>老茶;持嫩度高的原料>持嫩度底的原料;高級別原料>低級別原料;大葉種>中葉種>小葉種;老樹茶>臺地茶
一般來說會有稍許的增加,但是不絕對。一般來說優(yōu)質(zhì)的葉底,較好的制作工藝才能讓茶耐泡,出湯相對穩(wěn)定,口感較好,回甘,韻味,香氣比較持久,你說沒有苦澀味,應該是熟普吧。直接喝了吧,另外建議剛開始喝茶,每次別買太多,少買點,慢慢的你了解茶了,遇到好茶了再多買點存放。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ongpao/31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巖茶耐泡嗎
下一篇: 一個紫砂壺可以大雜匯或泡多種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