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準備一壺開水、一只蓋碗、一只公道杯、8g烏龍茶,用開水先將蓋碗以及茶具清洗一遍,然后倒掉水,將8g烏龍茶投入蓋碗中,從高處向下注入蓋碗七分滿的水,第一泡為洗茶不宜飲用,然后再次注水,注水后蓋上碗蓋子,悶泡10s左右即可出湯飲用。
烏龍茶的沖泡方法和步驟:
1. 取茶
先用茶則將干茶從茶葉罐中取出,盛入茶盤中,觀察干茶的形狀與色澤,以了解茶葉品質(zhì)特性。
2. 溫杯燙具
用沸水沖洗蓋碗、茶杯,沖泡蓋碗時,先將蓋翻過來微傾于蓋碗,用沸水沿邊燙洗,目的是以此來提高茶器的溫度,有助于使烏龍茶的茶性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3. 放置茶葉
參酌茶葉特性,放置蓋碗容量1/4的茶葉,茶葉鋪滿蓋碗底部即可。
4. 沖泡
以沸水沖入蓋碗中,沿邊注水,沖滿即刻蓋好,沖泡開水溫度以95-100℃為宜,沸水溫度不夠,用于沖泡烏龍茶勁力不足,泡出的茶香味不全,而烏龍茶茶葉較為緊致,耐泡度高,使用100℃的水溫沖泡,更利于茶湯滋味與香氣的釋放。
5. 沖泡時間
沖泡時間由短而長,第一次短而后逐次增長。溫潤烏龍茶后,第一泡適宜浸泡大約15秒鐘,品飲后可再根據(jù)茶湯的濃淡,來確定出湯的最佳時間。
從第四泡開始,每一次沖泡均應比前一泡延時10秒左右。好的烏龍茶七泡有余香,因此沖泡烏龍茶,一般不超過7次。泡茶之時間長短不同,茶湯中可溶物的量與質(zhì)亦是不同,因此沖泡茶的時間長短直接影響茶湯品質(zhì)。
怎樣泡烏龍茶可以將其功效發(fā)揮得更好,喝起來更香?看看下面烏龍茶的科學沖泡方法吧。
一、泡烏龍茶器具
名茶與茶具總是珠聯(lián)璧合的。范仲俺的“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阪中翠濤起”;梅堯臣的“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華”,都是用贊譽茶具的珍奇來烘托佳茗的優(yōu)美。歷史上品飲烏龍茶的茶具十分考究,備有一套小巧精致的茶具,稱為“茶房四寶”,即潮汕爐--廣東潮州、汕頭出產(chǎn)的陶磁風爐或白鐵皮風爐;玉書碨--扁形薄磁的開水壺,容水量約250毫升;孟臣罐--江西宜興產(chǎn)的用紫砂制成的小茶壺,容水量約50毫升;若琛甌--江西景德鎮(zhèn)產(chǎn)的白色小瓷杯,一套四只,每只容水量約5毫升。當今泡飲烏龍茶的茶具仍然脫離不了這“茶房四寶”,只是有所變化,更趨實用化、方便化。目前普遍使用的“茶房四寶”有小電爐、鋼質(zhì)開水壺(也有電爐與開水壺配套稱為“隨手泡”)、鋼質(zhì)茶盤(或塑料茶盤),“白瓷蓋碗”(鐘形,高5.5厘米,口徑8.2厘米,底徑4.5厘米;這種蓋碗放茶葉、嗅香氣、沖開水、倒茶渣都很方便)和小茶杯,這樣才具備泡飲烏龍茶的條件。
二、泡烏龍茶用水
自古以來,善于飲茶的人,都把名茶與好水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相提并論,加以品嘗。茶與水的關(guān)系猶如紅花與綠葉?!棒~得水活躍,茶靠水沖泡”。名貴的茶,沒有甘美的水來沖泡,就難以發(fā)揮獨特的香、味,所以宋代王安石有“水甘茶串香”之句,李中也有“泉美茶香異”之說。水有泉水、河水、井水、湖水、雨水、雪水和自來水等,各種水質(zhì)不同,泡出來的茶就不一樣?!恫杞?jīng)》論水,稱“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頗有道理。一般說,山泉水、雨雪水為“軟水”,河水、井水、自來水為“硬水”。如能取泉水、溪水等流動的天然“軟水”來泡茶是最為理想。其次,沒有污染的`井水、自來水也可以。總之,泡茶用水要求水源沒有病源體污染,沒有工業(yè)污染,水的感官性狀良好,即無色、無臭、透明、無異味、無懸浮物,舌嘗有清涼甜潤的感覺,水的PH值為中性7,煮沸后永久硬度不超過8度,這樣的水就適用于泡茶。
三、泡飲烏龍茶技藝
烏龍茶的泡飲具有獨特的技藝,在泡飲的過程中也別有一番情趣。其泡飲技藝共有8道程序。首先是燒開水,水溫以“一沸水”(即剛滾開水)為宜。水燒開時,要把蓋碗(或茶壺)、茶杯淋洗一遍,這樣既衛(wèi)生又能加溫,然后把烏龍茶放入蓋碗(或茶壺)里。用茶量蓋碗為5-10克,茶壺視大小而定,小茶壺約占茶壺容量的四五分,中茶壺約占三四分,大茶壺約占二三分。這些動作包含著三道程序,即“山泉初沸”、“白鶴沐浴”和“烏龍入宮”。接著提起開水壺,自高處往蓋碗或茶壺口邊沖入,使碗(壺)里茶葉旋轉(zhuǎn),促使茶葉露香;開水沖滿后,立即蓋上碗(壺)蓋,稍候片刻,用碗(壺)蓋輕輕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茶葉清新潔凈。這是第四、五道程序,稱為“懸壺高沖”、“春風拂面”。
泡一二分鐘后(泡的時間要適當,太短,色香味出不來;太長,會產(chǎn)生苦澀味),用拇、中兩指緊夾蓋碗,食指壓住碗蓋,把茶水依次巡回斟入并列的小茶杯里。斟茶時應低行,以免散香失味。斟到最后碗底最濃部分,要均勻地一點一點滴到各茶杯里。這樣,達到濃淡均勻,香醇一致,也蘊含著主人的深情厚意。這是第六、七道程序,叫做“關(guān)公巡城”、“韓信點兵”。茶水一經(jīng)斟入杯里,應乘熱細吸,以免影響色香味。吸飲時,先嗅其香,后嘗其味,邊啜邊嗅,飲量雖不多,但能齒頰留香,喉底回甘,神清氣爽,心曠神怡。這是第八道程序,稱為“品啜甘霖”。沖第二遍茶時,仍要用開水燙杯,泡二三分鐘后斟茶。接下去沖第三遍、第四遍……泡飲程序基本一樣,只是泡茶的時間逐道加長些,但要根據(jù)茶的品質(zhì)優(yōu)劣而定,好的烏龍茶如鐵觀音,沖泡七八遍仍有余香。
1、茶具的選擇
沖泡烏龍茶,蓋碗和紫砂壺滋味都非常好,蓋碗更能沖泡出烏龍茶更鮮爽,紫砂壺滋味較為溫潤,且耐泡。
2、熟練掌握投茶量
投茶量過多,是比較容易造成湯色過苦過澀的主要原因。不過量少更是讓滋味出不來,香氣不夠通常6~8g的蓋碗投茶量最為適宜的,不要注水過多,避免燙手。不過也可依據(jù)您口感的濃淡相對地增減。
3、沖泡的水溫
泡茶的水沸騰在95℃——100℃。唐朝被譽為茶圣的陸羽謂水有叁沸:“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涌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流浪,為叁沸?!?br>滾開的水,有老、嫩之分。一沸之水很嫩,勁不夠,泡起來的茶香味不夠。叁沸的水又太老,因水里的氧氣、二氧化碳氣體已蒸發(fā)消失殆盡,所泡起來的湯色既不鮮也不爽口。惟有二沸的水稱為“得一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4、熟練掌握出湯時間
烏龍茶第一泡通常倒掉,一方面是對客人尊重,另一方面是醒茶。用適宜的水及溫度使葉片伸展,洗掉茶葉表面的浮土,使茶可以達到最好的沖泡狀態(tài),這等于給茶做個熱身運動,方便于更好的品茗。
頭三道湯色可6秒出湯,緊接著可相對遞加延長5秒坐杯時間,再出湯。
以上就是有關(guān)烏龍茶沖泡方法以及沖泡實用技巧的介紹,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就能夠看出,烏龍茶對沖泡是具有嚴格要求的,因此建議大伙兒在沖泡的時候務必要熟練掌握好沖泡的實用技巧!
在市場上烏龍茶的泡法主要是采用蓋碗,首先用開水燙蓋碗以及茶杯,并且在使用器具的時候也會要求一定的溫度這樣可以起到清潔殺菌的功效,然后再將茶葉放入到蓋碗之中。在加入開水浸沒茶葉,然后倒出茶湯,再次用開水燙蓋碗,之后再加入開水,然后只需15秒的時間在倒出茶,這樣就會聞到茶香,并且放在茶盤上敬給客人。這就是烏龍茶的泡法,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對于喜歡喝茶的人群來說,一定會對烏龍茶的泡法有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上就是關(guān)于烏龍茶的泡法。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建議大家在喝茶的時候一定要細細品味茶香,并且在工作之余,可以喝一些茶,這樣有助于放松心情緩解壓力,還可以緩解疲勞感。而且我們要減少對碳酸飲料的依賴多喝一些茶這樣對身體具有一定的滋補功效,還可以改善身體的酸堿平衡。尤其是對于特別愛吃肉的人群來說,一定要多喝茶,這樣可以緩解身體出現(xiàn)的一些疾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ongpao/58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烏龍茶用什么茶具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