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集的主題是要談老子的三去主義,要介紹《老子·第29章》,這一章內(nèi)容并不復(fù)雜。我們把原文先讀一遍,
《老子·第29章》: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léi);或培或墮。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它的內(nèi)容是什么意思呢?我們再用白話說一遍:想要治理天下而有所作為,我看他是不能達到目的了。天下是個神妙之物,對它不可以有為,不可以控制。有為就會落敗,控制就會失去。所以,一切事物,有的前行,有的后隨;有的性緩,有的性急;有的強壯,有的瘦弱;有的成功,有的失敗。因此,圣人要去除極端,去除奢侈,去除過度。
我們題目所列的老子的“三去主義”,就講最后那三點“去甚,去奢,去泰”。這也是圣人的一種作為。你看第一句,“將欲取天下而為之”,這違背老子的思想。你想要“為”“有為”,老子當(dāng)然主張“無為”了,所以在這里怎么去理解呢?先看“取”這個字?!叭 边@個字,幾乎研究《老子》的專家都認(rèn)為,這個“取天下”不是一般所謂的去奪取天下,不是的。這個“取”就是指治理天下,這個“取”等于“治”。
所以老子說,你要治理天下而有所作為,那就不行了,你是達不到這樣的目的的。接著很有趣,他說“吾見其不得已”,這里念的時候要特別留意了。這“不得已”三個字,不是一般所說的“不得已”,不得不,被迫的,勉強的,委屈的,不能不做的,不是。念的時候要記得“吾見其不得已”,“已”是一個語助詞?!安坏谩本褪撬荒軌虻玫剿哪康?。你如果想要有所作為,把天下治好,不可能的,為什么?后面就是理由。
他說,天下是一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吧衿鳌眱蓚€字很有意思,是一種神妙的器具,神妙之物。
我們先看王弼怎么解釋,王弼說:萬物以自然為性,所以你可以順著它,而不可能去采取特定的作為;你可以通達它,而不可以去控制它。他講的是整個天下了。事實上,天下是由人組成的。你如果講到人的話,那就更有趣了。不要忘記,人是萬物之靈。那么眾人合在一起的話,那么多人都不一樣,合成一個一個從小到大的團體。它長期下來之后,很奇怪,為什么叫神器呢?長期下來,每一個團體,從小到大的團體,都會有自己保持平衡的作用,它會保持整體的均衡。不能保持平衡的,在發(fā)展過程中都被淘汰了。而最后留下來的就是一種穩(wěn)定的狀態(tài)。所以這里面就很神奇了,你不可能去安排。
比如說你講到理想國,都會知道在古希臘時代有柏拉圖,柏拉圖就寫一篇對話錄,里面就談理想國。它里面分得真是有趣,他說理想國最好人口多少?5040人。哪里有這樣的一種城邦?不要說國家了,5040個人。他為什么算出這樣的人數(shù)呢?因為柏拉圖認(rèn)為城邦有三個階級:第一個是領(lǐng)導(dǎo)者;第二是衛(wèi)士或軍人;第三個是一般百姓。因為你分三個階級,所以你的人口一定要能夠被3除盡。5040可以被3除盡,他是以這樣來算的。人口那么少的話,說實在的,比較簡單、樸素。你說各自有自己的職位,好好盡自己的責(zé)任,把一個小國甚至小的鄉(xiāng)村(5000多人而已)治好,顯然不是很難的事情。所以,柏拉圖是一種三分法,他就說我要這樣設(shè)計。事實上根本不可能成功。
所以一般講西方的理想國就是一種烏托邦。到后面,確實有一位英國哲學(xué)家就寫了《烏托邦》。也是一樣,說他到外地旅游,看到了有的地方確實是一種烏托邦的結(jié)構(gòu),都設(shè)計得很好。但是不要忘記,如果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讓你掌握,每一個人都可以預(yù)測的話,那人生還有什么樂趣呢?
所以在這個時候還不如順其自然,讓這一群人在一個地方自己求得某種平衡,這叫做“神器”。人就是天下最神秘的生物。這種神秘的生物,他愛好的是什么?愛好的是穩(wěn)定、和諧、安靜,好好過日子嘛。你不要特別有為,你有為的話就會造成復(fù)雜的情況。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治一亂。人心到底需要什么呢?人心當(dāng)然希望你可以保持我們前面所說的“自然的均衡”。像天下這樣一種眾人組合起來的一個世界,它是神妙之物,你不可能去有為,不可以控制。有為就會落敗,控制就會失去。
所以后面老子直接就說有四組八種情況。他說的是一切事物,事實上你把它理解為“人”比較適合。因為天下神器是由人組成的嘛。那人的話有四組:
第一組“或行或隨”。有人走前面,有人跟后面,本來就如此。你說你現(xiàn)在很年輕,跟在后面,心里覺得不太舒服。你不要著急,總有一天你會走在前面了。對不對?你就按照年紀(jì),保持健康的身體,好好地努力去做,輪也輪到你了。你將來就是“行”,走在前面,就會有更年輕的一代跟在后面了。那時候說不定你還羨慕說,后面那些人太年輕了,讓人羨慕。所以這是行與隨。
第二個是“噓”與“吹”。我們現(xiàn)在把“吹噓”兩個字合在一起,是說一個人在吹牛了。事實上“噓”與 “吹”兩個字,意思類似,用法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個性很緩慢,有些人個性很急躁,急躁叫做“吹”,緩慢的叫做“噓”。所以“噓”這個字就好像你慢慢吐氣。在莊子的《齊物論》一開頭就說,南郭子綦(qí)靠著桌子坐著,忽然就“仰天而噓”。這個“噓”就是緩緩?fù)職獬鰜恚雌饋砗茌p松、休閑的樣子。后面有個學(xué)生就問了,老師今天的情況很特別,后面就引出一大堆重要的、有趣的內(nèi)容。人的個性本來就有人慢,有人急,有人是慢郎中,有人就是急驚風(fēng)了,要各適其性。你不能用一個標(biāo)準(zhǔn)來說,所有人都應(yīng)該如何,個性都應(yīng)該怎么樣,這不可能的。
第三組是“或強或羸”?!皬姟本褪菑妷?,“羸”就是柔弱、瘦弱。以一個標(biāo)準(zhǔn)來看,譬如說你要挑擔(dān)子,強壯的挑起來很輕松,瘦弱的就勞累了。你也可以把這種想法用到更大的團體。有的公司很強壯,有的相反。你不能說都是公司、都做這個行業(yè),就要一視同仁,這不可能的。你要讓它各自發(fā)展特性,然后整體合起來,自然就保持一種動態(tài)的平衡。這就是人類社會奇妙的地方。
最后“或培或墮”。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你說大家都要成功,那怎么可能呢?你在這里的人都成功,代表有另外的、別的地方的人可能都失敗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59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