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集的主題是大國與小國如何相處,我們要介紹《老子?第61章》。這邊當(dāng)然是談到大國、小國相處的問題,跟一般人好像關(guān)系比較遙遠(yuǎn)一點(diǎn)。但是既然學(xué)《老子》,它里面各種觀念的引申,我們都要做進(jìn)一步的理解。我們先把原文讀一遍,
《老子?第61章》:大國者下流,天下之牝(pìn),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xù)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它的內(nèi)容并不復(fù)雜,我們用白話把它說一遍。大國居于江河的下流,處于天下雌性的位置,為天下所歸附。雌性總是以安靜來勝過雄性,因?yàn)榘察o才可處于下位。所以大國對小國謙下,就取得小國的信賴;小國對大國謙下,就取得大國的信任。所以,有的是靠謙下來取信,有的是因謙下而取信。大國不過是想聚養(yǎng)人,小國不過是想歸附人。這樣兩者都可以滿足愿望,而大國應(yīng)該處于下位。
在這一段里面所說的大國、小國的關(guān)系是相對的。中國古代的歷史,從春秋時代發(fā)展到戰(zhàn)國時代,最后的結(jié)局是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那時候就沒有大國、小國的問題了。而這一章顯然是形容在春秋后期、戰(zhàn)國初期,那種大國、小國相處比較復(fù)雜的一種情況。我們看看今天對我們還有什么樣的啟發(fā)。
首先,“大國者下流”?!跋铝鳌边@兩個字在今天是罵人的,但在古代,它主要是指一條河的下流,跟上流不一樣的。下流是居于比較低的位置、比較安靜的位置,才能讓其他的水流到這兒來。
在儒家的《論語》里面,“下流”這個詞出現(xiàn)一次,是孔子的學(xué)生子貢所說的。他說:商紂王受到很多批評,其實(shí)他雖然很壞,但有些罪過還是超過他所做的那樣的一種嚴(yán)重性。就是他沒做得那么壞,后代人都把他講成那么壞了。所以,他的結(jié)論就是“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意思就是說,君子討厭待在河流的下方,天下所有的罪惡都流到那兒去了。等于是他想講一些公平的話。一個人壞,但沒有壞到那個程度;但你既然是那么壞,別人想說所有的壞都加在你身上吧。就好像我們說“債多不愁”一樣,這樣的情況。
所以這邊講大國者下流,沒有那個意思。他說的就是說,大國者的處境要有一種自覺,就要像一條河流,我們說海納百川,你要讓所有的河流都流到你這兒來。所以你居于江河的下流,是處于天下雌性的位置。
老子對于雌性、雄性,往往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看法。雄性代表什么?代表比較主動,比較浮躁,要從事各種具體的作為的。而雌性比較安靜,比較被動,能夠顯示它的溫暖的懷抱,等著接受雄性的參與。所以他說,大國是天下雌性的位置,為天下所歸附。就河流來說的話,這完全正常。
接著老子就說,雌性總是以安靜來勝過雄性,因?yàn)榘察o才可以處于下位。一般生物在尋求配偶的時候,大部分都是雄性采取主動。古人的生物學(xué)觀念主要來自于對自然界的觀察。雄性主動,雌性被動。被動的比較安靜,但是安靜的它處于下位,反而可以掌握到更多的優(yōu)勢。
然后接著就說大國、小國的關(guān)系。在這里我們特別把一個詞加以說明,就是“取”這個字,他說“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叭 边@個字,你可以有兩方面的解釋:一個是聚集的“聚”,前面說大國可以聚集小國,小國就要聚在大國之下,正面反面、主動被動都說得通;而另外一個“取”是我們在這邊用的,取信的意思。你怎么樣取得別人的信任呢?這邊就用兩個詞。大國對小國謙下,就取得小國的信賴。我們中文翻譯,白話文現(xiàn)在講信賴,小國對大國信賴,因?yàn)榇髧梢砸揽?。接著,小國對大國謙下,就取得大國的信任。
所以一個“信”要分兩種用法,比較清楚,也比較準(zhǔn)確。因?yàn)樾鴮Υ髧?,它希望取得大國的信任,大國怎么去信賴小國呢?“賴”有依靠的意思。所以在中文翻譯的時候就說,小國對大國,它希望依賴大國;大國對小國,它希望能信任小國。
也就是說,小國要信賴大國,相信大國給他適當(dāng)?shù)谋Wo(hù),各種方面的利益的維持。這可以理解,因?yàn)榇髧吘故堑卮笪锊?,各種條件都比較卓越,整個運(yùn)作起來也比較方便。而小國它的條件資源很有限,它如果信賴大國的話,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了。那么小國代表各種條件是有限的,他對大國謙下,這是很自然的情況,這樣才能取得大國的信任。
你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大國驕傲,而小國狂妄,最后怎么辦?最后一定爆發(fā)各種沖突,怎么可能相處呢?大國驕傲,自認(rèn)高高在上,小國就不可能信賴大國。而小國狂妄的話,完全沒有分寸,大國又如何能信任它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61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