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老子就不客氣了,他說,只有那些無知的人不了解我。說實在,“無知”這兩個字在古代的用法有兩面。
一面是好的意思。比如說蘇格拉底認為自己受到神明的肯定,是雅典最聰明的人,就因為一點,他自己說的,他說:“神說我最聰明,是因為整個雅典只有我知道我自己是無知的。”所以這個“無知”是好的,為什么?會讓他不斷去探求什么是真正的知。這種不斷去探求的心態(tài),就會讓他保持謙虛,然后最后得到智慧的啟發(fā)。
同時另一方面,孔子也說過自己無知??鬃釉凇墩撜Z》里面就提到,他說有一個鄉(xiāng)下百姓來問我,他開頭就說:“我有知乎哉?無知也?!彼眠@個話來描寫自己。老百姓問你,你怎么辦呢?孔子就“叩其兩端而竭焉”,我就你問題的正面反面,統(tǒng)統(tǒng)去推到極點,你自己提問題的人就知道該怎么回答了。
所以這都是對“無知”是正面的一種態(tài)度,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
而老子這邊講很多人無知,不了解我,這是批評的意思。
接著老子就說了,“知我者希,則我者貴”,這倒是真的。能了解老子的很少見,能效法老子的很可貴。所以我們在學習《道德經(jīng)》的過程里面,也不要抱太高的期望,說我們所有的人聽了老子之后都立刻聽懂了,立刻可以去實踐。
說實在,我們第一次學老子的話,要先了解他在說什么,他是要解決什么樣的問題。他要解決的是當時天下大亂了,在存在上出現(xiàn)了虛無主義。就是很多人找不到人活著有什么意義,這一生該如何安排,該往哪里走。老子就跟你說,活著只有一個目標——要設法悟道;而悟道的能力在你天生的德里面,就是人有認知能力,這里面就有機會了。但問題是你要效法老子,就要記得這個認知必須從“區(qū)分”提升到“避難”,再提升到“啟明”,這樣才能夠真正效法老子。從道來看一切的話,就豁然開朗了。
而最后提到圣人,代表“吾”與“圣人”在老子筆下是同義詞,都是指悟道的統(tǒng)治者。所以最后提到圣人,等于是對自己這種身份角色有清楚的體認。而結論是圣人要“被褐懷玉”,外面穿著粗布衣,懷里面揣著美玉。所謂的“被褐懷玉”,這個“玉”當然是指他的智慧,為什么要把它藏起來呢?因為老子的學說如果在市面上大聲說出來,別人聽到就會認為,你是不是搞愚民政策,讓老百姓愚昧呢?你是不是只知道用避難做手段呢?這樣就可能招來誤解了。包括像后代的兵法家,包括像法家的韓非子,都有他們的誤解。
事實上在魏晉時代,這誤解更嚴重了。魏晉時代就是在王弼那個時候再往下發(fā)展,當時天下大亂,因為魏晉時代是中國念書人最危險的時刻,在史書上就一句話來說,叫做“名士少有全者”。有名的念書人,很少能夠保全生命的。因為各種政治的幫派都要你選邊站,你如果選錯的話,另一批人上來,就立刻犧牲了。所以當時很多人就做一件事“清談”,他們特別喜歡談三本書,號稱“三玄”,就是《老子》《莊子》以及《易經(jīng)》。為什么說玄呢?《老子?第1章》不是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嗎?我們就談一談宇宙萬物有沒有開始,開始是有還是無?談到最后,沒有人知道你在說什么,基本上你不要碰實際人生的政治、教育方面的問題,在亂世里面沒辦法。
后代還有學者認為說,你們看,魏晉時代為什么那么亂?讀書人要負責任,因為他們搞清談,就談一些《老子》《莊子》《易經(jīng)》,罪過太嚴重了,甚至比夏桀、商紂還要更壞。這種批評實在是只看到表面的情況,顯然是不太公平的。不要說魏晉時代的道家已經(jīng)有些扭曲了,跟原始的老子、莊子的思想有一段距離了。而后代的學者既沒有了解原來老子、莊子的思想,更沒有去認識魏晉時代的社會狀況。所以像這樣的批評實在是于事無補。
另外所謂的“被褐懷玉”這個詞在《孔子家語》里面也出現(xiàn)過。當然《孔子家語》是一本魏朝編成的一本書,里面有些資料未必是真實的。在《孔子家語》里面,子路請教孔子說:“有人在這兒被褐而懷玉,老師認為如何?”就是外面穿著粗布衣,懷內(nèi)揣著美玉。孔子回答說:“國家不上軌道的話,你可以被褐懷玉,隱居起來。但國家上軌道的話,則袞冕而執(zhí)玉?!本褪谴┒Y服,戴禮帽,手上拿著玉,代表你是重要的官員,還可以到國外擔任大使的。像這就是“被褐懷玉”相關的詞,居然在《孔子家語》里面也用過這句話,代表他們也是得自老子的啟發(fā)。
從這一集里面我們學到什么?學到老子的感嘆,他認為他的觀點很容易了解,也很容易實踐。你想想看,讓你去得到某些東西恐怕不容易,但讓你去放下某些東西,去掉一些不必要的欲望與念頭,這顯然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這兩個“莫”讓人覺得老子蠻悲觀的。在這一方面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想聽聽你的意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62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