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本章中闡釋了兩個核心要義】
第一是提出了上善的新概念,并闡釋了上善的真意。對于人來說,也就是悟道后的真善,老子以此來戳破紅塵中的偽善,也就是“下善”。
第二是擁有上善智慧的人所具備的七項能力。
老子所說的上善,在幫我們過心靈的五道大坎,七項能力又是交給我們具體的七個做法,我們將其概括為“五坎七能”。
【生活回放與本質(zhì)揭示】
在做人方面,我們大家都認同善良這個準則,可老子偏偏又提出個上善,難道還有個下善嗎?恭喜你,猜對了。下面我們就把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下善”展示出來,與“上善”做一個對比,你就自然清楚了。
我們從五個方面來對上善與下善做一個比較:
第一個方面:先說下善,對于下善的人來說,利他只是幌子,所做的事都是與別人做交易,一旦不成就會翻臉。但對于上善者來說,則以純粹利他作為自己的信仰,不做交易,沒有外求,不會動搖,絕不改變。
第二個方面:下善之人只利自己或者對自己親近的人或者有用的人,當然,對于他人,尤其是陌生的或者沒有什么用的人就不去利了;上善者則不同,利萬物而無分別心,也就是對待萬物萬事萬人都一視同仁。
第三個方面:下善之人,也就是沒有悟道的人,往往容易好心辦壞事,就是因為從自己的愿望出發(fā)而不考慮對方的特點與感受,結(jié)果,事也做了,但效果卻與預期相違背,甚至還可能自以為為別人做了好事還遭人恨。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好心辦壞事”。而上善者,則是運善法而能生善果,也就是懂得利于他人與萬物的方法藝術(shù),懂得對接別人的感覺,能夠把好心辦成好事兒。
第四個方面:下善之人,一旦對人好,就自以為有功或者借此追求自己的名利。上善者則不同,始終保持內(nèi)心清凈,絕不在幫了人后去揚自己的美名或者追求回報。
第五個方面:下善之人,一旦做了好事就得意洋洋,驕傲自滿或者居功自傲,或者以恩人自居。而上善者,則能處眾人所惡而保持自己的質(zhì)樸與謙卑,而不是給別人幫忙后表現(xiàn)得很驕傲或者傲慢。
總結(jié)一下,老子以他深邃的智慧審視世間,為我們揭示了上善、真善與下善偽善相區(qū)分的五個方面,也是我們的人心要跨越的“五道大坎”。
第一道坎——上善者純粹利他而無求。下善則是利人就是利用別人。
第二道坎——上善者利萬物而無分別。下善就是只利那些對自己有利益的人和事,沒有奉獻和付出。
第三道坎——上善者善利萬物,行善有善法故能成善果。下善則是號稱好心,卻無善法,結(jié)果好心辦壞事,辦了壞事還為自己辯護。
第四道坎——上善者不爭,成就萬物不爭名利,不與道爭。下善則是,為別人做點什么就要求回報、要求感恩、自以為是好人、到處宣講。
第五道坎:上善者處眾人之所惡,成就了一切卻能夠自賤處下。下善則是只要做點自以為的好事,就變得趾高氣昂,一丁點好事就讓自己忘乎所以。
學習了老子上善的智慧,我們也就解開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原來,“好人難做”的背后秘密是:想做好人又不會做好人,缺乏善法;
原來,“好心有好報”仍然是自己有私心,又把善變成了與他人的交易。
原來,“好人也是偏心的”,選擇性的善本身已經(jīng)偏離了真善普善的方向。
原來,“真好人是經(jīng)得住考驗的”,真正的善者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永遠不會改變善的方向、只會自省不足并去不斷的優(yōu)化方法。
原來,“做了好事做恩人”也是心魔,“感恩被我們幫助的人”才能徹底戰(zhàn)勝自己的心魔??!
老子在領(lǐng)著我們走過了“下善”到“上善”的七道門檻之后,又進一步說明了悟道的上善之人所具備的“七善之法”,也是上善者的“七項能力”。
學老子的智慧,是個很燒腦細胞的事。你也許已經(jīng)聽的有點累了,好吧,我也做一回上善之人。今天就談到這里,關(guān)于老子所說的上善之人的“七項能力”,咱們下次再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65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