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論語》全文翻譯
      【本篇引語】 《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
      。《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秾W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
      。其中重點是“吾日三省吾身”
      ;“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論語》
      論  語 學而第一 『1』子曰:「學而時習之
      ,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爾雅》即指解釋詞義近于雅正,合于規(guī)范
      ,是我國最早的訓解詞義專著
      爾雅 一
      、釋詁 初、哉
      、首
      、基、肇
      、祖
      、元、胎、俶
      、落
      、權輿,始也
      。齋 林
      、烝、天
      、帝
      、皇、王
      、后
      、辟、公
      、侯
      ,君也。主 弘
      、廓
      、宏、溥
      、介
      、純、夏
      、幠
      、厖、墳
      、嘏
      、丕、奕
      、洪
      、誕、戎
      、駿
      、假、京
      、碩
      、濯、訏
      、宇
      、穹
      、壬
      2023-04-21
      《大學》解析
      一、原文 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
      ,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
      ,靜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 物有本末
      ,事有終始。知所先后
      ,則近道矣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
      ,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
      2023-04-21
      《大學》曾參
      大   學 曾參 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在親民
      ,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
      ,靜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
      《春秋》原文及注解
      第一篇鄭伯克段于鄢(隱公元年) ----- 多行不義必自斃 「原文」 初
      ,鄭武公娶于申?
      ,日武姜
      。生莊公及共叔段?
      。莊公寤生
      ?,驚姜 氏
      ,故名曰“寤生”
      ,遂惡之?
      。愛共叔段
      ,欲立之,亟請于武公
      ,公弗許。 及莊公
      2023-04-21
      《尚書》堯典
      《尚書》 尚書 堯典 尚書·堯典 曰若稽古: 帝堯曰放勛
      。欽
      ,明,文
      ,思
      ,安安。允恭克讓
      ,光被四表
      ,格于上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嗣骺〉拢阂杂H九族
      《尚書》導讀
      西周
      ,周公旦著,講官制和政治制度
      周禮 天官冢宰第一 惟王建國
      ,辨方正位
      ,體國經野,設官分職
      ,以為民極。乃立天官冢宰
      ,使帥其屬而掌邦治
      ,以佐王均邦國。 治官之屬:大宰
      ,卿一人
      。小宰,中大夫二人
      。宰夫
      ,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
      ,中士十有六人
      2023-04-21
      道學分支之儒教熱門文章
      1 《論語》全文翻譯 2 《正蒙》〔北宋〕張載 3 程明道《定性書》 4 《尚書》導讀 5 《王陽明全集》〔明〕王守仁 6 西周,周公旦著
      ,講官制和政治制度 7 《禮記》 8 《四庫全書總目》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