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其康·
陸西星(1520-1606),字長庚,號潛虛,明嘉靖、隆慶、萬歷間興化人,因“九試不第”遂棄儒為道,功法自成一家,被后世道教信徒尊為“東派”之祖,一生著作甚豐,有內丹叢書《方壺外史》和《南華經副墨》、《楞嚴述旨》、《楞嚴經說約》、《三藏真詮》等。上世紀30年代,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孫楷第、張政烺先生根據(jù)《曲??偰刻嵋贰绊樚鞎r”劇目按語,提出《封神傳》作者為陸長庚說。譚正璧先生在其《曲海作者談》一文中說:《封神傳》為陸西星所作?!掇o海》中亦有“《封神演義》一說陸西星作,西星為明代道士”的注釋。近來贊成陸西星說的居多。澳洲華裔漢學家柳存仁先生用力最勤,著專論加以肯定。他通過《封神演義》與陸西星著述文本比勘,找出相同或相似之處,發(fā)現(xiàn)偶合之處甚多;另一方面從陸西星的丹道思想與《封神》思想的相同之處進行分析,從而推斷出于一人之手筆?,F(xiàn)引其著述《陸西星吳承恩事跡補考》①論證如下:
《莊子·外物篇》言:“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薄赌先A副墨》卷七申其意云:“得意忘言,得魚忘筌?!薄斗馍瘛返谒氖呋爻嗑痈孚w公明亦云:“會得陽仙物外玄,了然得意自忘筌?!雹?/span>
《封神》第五回云中子對紂王言“不思取功名如拾芥”,謂道者之襟懷為“雅懷恍如秋水同,興來猶恐天地礙”。詩中隱含了《莊子》的兩個篇名《秋水》和《天地》。③《封神》第四十五回,懼留孫(Krakucchanda佛)將入地裂陣,“見勢不好,先把天門開了,現(xiàn)出慶云,保護其身”。第五十回元始天尊出黃河陣,告燃燈道人(Dipamkaya佛)言十二位弟子皆被“三光削去,閉了天門,已成俗體”。④《南華副墨》卷四釋《天運篇》亦云:“天門者靈府也,天門開,則蕩蕩無礙,而如如自在矣?!薄陡蹦肪砹尅陡3?,又言:“然而不見其形也,而出生入死由是焉,是以謂之天門?!贝藬?shù)語又與《封神》第四十八回赤精子作歌云“了知生死無差別,開了天門妙莫論”相應合。⑤
《封神》第四十六回,慈航道人(即觀世音菩薩Avalokite’svara)將入風吼陣,作歌有句“玉京金闕朝元始”?!陡蹦肪砣尅短斓仄费浴俺吮税自疲e于帝鄉(xiāng),為玉清金闕之仙真”。⑥
前引《封神》第四十五回,懼留孫開天門,有“慶云”保護其身。第九十八回言周武王在朝歌,“景星慶云,熙熙皞皞,真是太平景象”?!陡蹦肪砣尅对阱丁?,亦有“景星慶云”。⑦
同回文殊廣法天尊(Manju’sri菩薩)將戰(zhàn)秦完,先現(xiàn)化身。作者贊其神通,言“悟得靈臺體自殊”。小說第四十六、五十一回皆有“靈臺”一詞?!办`臺”自系道教術語?!陡蹦肪砥咭撿o天師《大道歌》云:“要得身中神不出,莫向靈臺留一物?!毙≌f第五十回開首有詩句云“誰道靈臺結圣胎”,《副墨》卷三釋《在宥》則言“自然赤子結靈臺”。⑧
柳先生還指出:“僅此兩書,一長篇小說,一專門玄理之作,而相同相近之處如是之多,且其用法、關系又如是之密,且又吻合陸之身世,是或并非偶然者。更有進者,《封神演義》中有兩人物,亦似與《副墨》或《莊子》不無關系?!币粸檐庌@時總兵官柏鑒,另一名字為鴻鈞道人⑨。
柳先生又指出:“小說中有一不屬于闡、截二教之散仙陸壓,其人愚嘗以為或系陸西星自況。”⑩“西星且有‘蘊空居士’之號,‘蘊空’之稱,最常見者為《心經》之‘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小說第三回、第十二回,皆有西昆度厄真人,為鄭倫及李靖之師。度厄之名亦自《心經》出?!保?/span>11)“西昆之‘西’,獨用于陸壓與度厄,或亦不無特殊意義”,二者皆暗隱“長庚”、“西星”之意。金閶舒載陽本《封神》故事人物同名為“庚”者多達九人,此類隱謎暗示至再至三,惟作者盡在不言中。(12)
此外,從陸西星的丹道思想也可以看出與《封神》的相同之處?!斗綁赝馐贰?/span>(共8卷)純屬道教講修持、論內丹之書,與《封神》文字上雖沒有直接的相同之處,但從中可以看出陸西星“性者,萬物一源;命者,己所自立。性非命弗彰,命非性弗靈。性命所主也,命性所乘也”(13)的思想,與《封神》所宣揚的先性后命的修煉思想是一致的,亦可印證出于同一手筆。
陸西星真人
從宗教文化史的角度看,《封神》主要宣揚的是儒釋道“三教歸一”思想。如第四十七回“公明輔佐聞太師”中,趙公明對燃燈說道:“……紅花白藕青荷葉,三教元來總一家?!钡诹寤亍耙蠼坚绞芾玟z”中,廣成子云,“金丹舍利同仁義,三教元來是一家”。在情節(jié)人物安排上,尤其是篇末的“斬將封神”,作者以道教為主“三教歸一”的思想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由此可見,陸西星思想與《封神》所宣揚的宗教思想有諸多印合之處。魯迅先生亦認為,《封神》受道教“內丹派”影響至深,充滿“方士之見”。因而,通過陸西星思想與《封神》所宣揚的宗教思想比較分析,可以推定,《封神》作者即是明中期肇開內丹東派的興化道教學者陸西星。
有學者認為,《封神》通行本上的許仲琳不過是進行“編次”的名不見經傳的金陵書商;而胡適先生則猜想“‘鐘山逸叟許仲琳’也許就是陸長庚發(fā)表小說時用的筆名”,因為陸長庚曾在金陵鐘山支脈棲霞山(李齊芳序稱為攝山)做道士(14)。
我們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其家鄉(xiāng)興化的風物則可以進一步補充陸西星撰《封神演義》的內證。《封神演義》中有姜子牙渭水直鉤垂釣、分封諸神的故事,而興化有“渭水河”,河畔有“釣魚廟”,廟內有“姜尚祠”。咸豐《興化縣志》中有興化東岳廟首任道長姜可常呼風喚雨為百姓消災解難的記載,與爾后繼起的道家陸西星塑造的姜子牙形象很相似。隆慶元年(1567),陸西星去邑里安豐途中曾泊舟“釣魚廟”,聽廟祝和村老講姜尚的傳說?!斗馍裱萘x》中姜子牙的“吾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為錦鱗設,只釣王與侯”等語,與陸西星“鄙視八股,九試不第,憤而結發(fā)為道”的性格和經歷相似。小說結尾寫姜子牙分封諸神,其實就是陸西星在方壺島北海草堂給道佛兩家諸路神仙重排座次的翻版。
小說中還有自況“非仙非圣一閑人”本領非凡的陸壓道人(興化方言中“二”、“壓”同音,而興化宋元時期“顧、陸、時、陳”四大家族中,陸家又排名第二)。此人身份、地位十分特殊,其既非元始弟子,又不屬于截教,更非西方教下,自稱野人、散人、閑人,飄然而來,倏然而去,十分耐人尋味。且興化民間又有“方壺島上作《封神》”之傳說。從陸西星的經歷修養(yǎng)來看,他出身儒門,又半路從道,終身參禪。據(jù)[清]咸豐《興化縣志》記載,他“生而穎異”,雖然“九試不遇”,卻“為名諸生”;“束發(fā)受書,輒悟性與天道之旨”;且“嫻文辭,兼工詩畫”。由此可見,他既精通釋道,又擅長著述,而許仲琳生平不詳,虛無縹緲,我們細析小說內容,以其經歷修養(yǎng),陸西星應是《封神演義》最合適的作者。正如《水滸》、《西游》的成書過程一樣,陸西星的《封神》亦是在話本《武王伐紂平話》的基礎上,糅合前人傳說,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發(fā)揮而成。
“清梁章鉅《浪跡續(xù)談》:‘憶吾鄉(xiāng)林樾亭先生嘗與余談,《封神傳》一書是前明一名宿儒所撰,意與《西游記》、《水滸傳》鼎立而三’”(15)?!傲质洗搜哉脧膫让孀糇C:《封神》陸作,‘《西游》李作’(《水滸》‘的本’作者施耐庵亦興化人)”(16)??梢詳嘌裕恰端疂G傳》的首創(chuàng)示范效應,才有可能引發(fā)《西游記》、《封神傳》的接踵問世,這是同邑從仿聚合情結使然。沈承慶先生認為:“不僅陸西星、李春芳為興化同鄉(xiāng),而且兩姓有‘通家之好’。陸氏《南華副墨》的‘序’乃李春芳之弟李齊芳作,‘后序’為李春芳次子李茂材作。”(17)“子弟為人作‘序’,定是知交,豈身為父兄怎有不識之理?”(18)
李春芳致仕歸來,家居“延青閣”(相國水亭),與陸西星的道庵和住所———海子池方壺島上的“北海草堂”,僅一水之隔,比鄰而居。他們常常泛舟海子,賞菊方壺,對酒賦詩,談經論道,切磋藝文,歡娛晚年,有時吳承恩、韓貞等文友也參與其間。無怪乎柳存仁先生指出《封神》部分人物與《西游》同名,情節(jié)相近;吳圣昔先生則論斷《封神》詩詞因襲《西游》,可見二氏交往、二書關系之密切,“皆揚州興化鄉(xiāng)親所作也”(19)。
注: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澳]柳存仁《和風堂文集》(下),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3年版,第1392、1401、1402、1403、1404頁。
(13)胡道靜等主編《藏外道書》,巴蜀書社1994年版,第363頁。
(14)胡適《〈封神演義〉的作者陸西星》,《胡適全集》第1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版,第375頁。
(15)(16)(17)(18)(19)沈承慶《話說吳承恩———〈西游記〉作者問題揭秘》,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版,第237、238頁。
作者單位:興化歷史學會責任編輯:徐永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17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鐘離權、呂洞賓的內丹學說
下一篇: 道教和《封神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