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無為,不以察求①。下德為之,其用不休②”。
①上德,指全真之士,童真之體,不用察覺活子時之炁動,而求水府之玄珠。因其乾體未破,故不用筑基,直接將自己的真陽之炁歸于中宮,安養(yǎng)圣胎,再得出胎法訣,將道胎引出,親為佛子,丹家稱為頓法。
②下德之士乾體已破,元精耗也,必須以精補(bǔ)精,補(bǔ)至童真之體?!捌溆貌恍荨敝覆伤幹?,不止一次,要采補(bǔ)多次,才修得精炁足滿,丹家稱為漸法。
意譯:全真之士因童體未破,不用筑基之功,主要指少年兒童。中老年之人因?yàn)榫珵盘潛p,必先用筑基之功以精補(bǔ)精,重返童年之狀,要多次采藥,所以“其用(精補(bǔ)虧空,即采藥之功)不休(停止)”。
《道德經(jīng)》曰:“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悟真》云:“但見無為為要妙,不知有作是根基?!?/p>
丹道以“有作”喻采藥之功,直至精炁足滿,行無為溫養(yǎng)之功?!暗酪獰o中養(yǎng)就兒”,眾人見大修行人整日無所事事,不知其有事之功。有事之功,采藥下手也。
陳泥丸祖師云:“工夫如此譬似閑,藥不遠(yuǎn)兮采不難。”吾自得訣,不再于人前打坐,只是密修活子時之功,故眾人不知吾為何不生病,精神壯旺。吾師亦不坐,整天忙里忙外,老修行人不知吾師何以一生不生病,行走如飛,鶴發(fā)童顏。蓋會采藥則身輕,一生無病。
未得訣,打坐為頑空枯坐,得訣打坐為真空。真空不空,因空中(無為)有不空(有作之功),頑空,為空,空空如也。不知采藥之功,未聞有所成也。
“內(nèi)以養(yǎng)己,安靜虛無①。原本隱明,內(nèi)照②形軀。閉塞其兌,筑固靈株③。三光陸沉,溫養(yǎng)子珠④。視之不見,近則易求⑤”。
①“養(yǎng)己”專主于靜,安靜虛無。人有七情六欲,如修不到無心田地,使心內(nèi)空空蕩蕩,則難采動機(jī)之藥。
②“內(nèi)照”為內(nèi)觀,打坐時塞兌垂簾,內(nèi)觀四海。兌為口,塞兌為閉口。垂簾者,眼不可太開,太開則神光外馳,亦不可太閉,太閉坐久則神昏,開一縫,見自己鼻尖即可。四海者為東海泥丸、南海絳宮、黃海中宮、北海真炁穴。出家人講四海為家,指心神專注于四海,不離須臾,非指到處飄蕩,四處為家。
③株之本義為露在外面的根。靈株為外陽,引伸為元精?!饵S庭經(jīng)》曰:“玉池清水灌靈根。”“玉池清水”為甘露,“灌靈根”指以精補(bǔ)精,取栽樹之后,要用清水灌其根部,以便根毛吸收水分。
④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光,二目一心。陸沉,本義為陸地沉沒,比喻國土淪喪,也比喻隱居?!叭怅懗痢敝付看购?,心不外走,專注于中宮,溫養(yǎng)元神。子珠為元神。此神由先天炁化成,炁生神,元神為先天炁之子。
⑤真一之炁“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但就在身中內(nèi)腎,故“近而易求”,“藥不遠(yuǎn)兮采不難”。
意譯:修行人安靜虛無,絕妄念,稱為養(yǎng)己。養(yǎng)己為養(yǎng)性,主于靜。真性之光因人們妄念紛紛,心思外求,所以隱藏。遇明師指示真訣,閉口垂簾,雙目內(nèi)視中宮,則自會見真性之光隱而復(fù)明,為白色之光。
內(nèi)視中宮,須臾不離,以筑固元精,如是專一不分,則不會失去爻動之時,此為溫養(yǎng)之功,靜則無為,活子時動則采藥。元精“視之不見”,但居于內(nèi)腎(睪丸)之中,為“近而易求”。
廣成子云:“無勞爾形,無搖爾精?!?/p>
老君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fù)。”
三豐祖師云:“想見黍米之珠,權(quán)作黃庭之主?!?/p>
修士平日修道,不要太過勞累,勞累則于睡夢中易失元精,不可追逐聲色犬馬,以搖動元精,元精失,一場空勞。故煉丹必先煉己,煉己為采藥之本。
呂祖云:“應(yīng)物要不迷?!?/p>
吾師云:“事來則應(yīng)過,事去心不留。”
于紅塵中修道,事務(wù)較多,有事時專心于事,將事業(yè)作好,事過則心中不留事。要做到不迷于事,則心安而虛,道自來居。
修士由下手法,修得精足炁滿,自會見先天真一之光,為性光,如月光,在眼前呈現(xiàn)。丹經(jīng)云:“心中元神能放光,腎中元精能化炁?!贝嗽鹿庠谟√瞄L照長明,為先天真一之精所化。修士每日事務(wù)繁忙,此光不顯,今回光返照,此光顯現(xiàn)。
邱祖云:“云散虛空體自真,自然現(xiàn)出家家月?!?/p>
修士無心于事,無事于心,回光返照,自然會見此先天性光,色為白色?!霸粕⑻摽铡敝感扌腥藪叱?。
“旁有坦闕①,狀似蓬壺②。環(huán)匝③關(guān)閉,四通踟躕④。守御固密,閼絕奸邪⑤。曲閣相連,以戒不虞⑥?!?/p>
①闕,古代宮殿、祠廟和陵墓前的高大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臺,臺上起樓觀。因二闕之間有空缺,故名闕或雙闕。坦闕為尾閭關(guān),督脈后三關(guān)之一,此關(guān)正對會陰穴?!伴偂弊钟袃煽谙喁B,為呂,如高臺,又如高樓,又有門,故稱為闕。尾閭在中宮之旁。
②呂祖云:“壺中配坎離?!迸顗刂感蛑T,即中宮黃庭,下通會陰穴。
③匝,為周匝之意。
④踟躕,為徘徊。心中猶疑之意。中宮黃庭下通生死竅——會陰。元精于此地有四路可通:一、陽關(guān),陽精可順此陽關(guān)(尿道)而泄;二、谷道,即肛門,為一虛竅;三、沖脈,元精可上行至中宮,一陽初動時,用無孔雙吹功法,可將元精歸于中宮;四、督脈,與尾閭相通,元精可由此上行至泥丸。故真人以“四通踟躕”說明元精有四路可通,可順可逆。
⑤閼(è),其意為堵塞?!伴懡^奸邪”指煉己純熟,無思無慮。奸邪之意為淫思情欲。丹經(jīng)云:“精生于身,情動必潰?!币囊黄?,不失元精才怪。
⑥因元精有四路可通,這四路如相連的彎曲的樓閣,故修士要提防,以防備意料不到的事發(fā)生(指失去元精),丹家稱為防危慮險。真人于此指出防危封固之意,將元精采來,化為甘露,歸于中宮,又慮其走失,故“護(hù)守提防莫放閑”。
意譯:元精出動,從內(nèi)腎行至?xí)?,有三路可通,此三路如彎曲相連之樓閣,所以下手采藥時要防危慮險。一、元精從陽關(guān)而泄,化為精液,為順行;二、一候至,外陽舉,用無孔雙吹之法,可使元精從沖脈上行入中宮;三、元精從尾閭上升督脈至泥丸,為逆行,可化為甘露,從玄膺穴降下。故會陰又稱為三岔口,加上谷道(肛門)虛竅,為四路,故“四通蜘躕”。
如果修士后三關(guān)不通,二候至,以中指點(diǎn)住會陰穴,元精會逆射入膀胱,不可能從督脈上升。若后三關(guān)通,修士調(diào)外藥,調(diào)至藥產(chǎn)神知,元精自動撞出,以中指點(diǎn)會陰,稱為閉任開督。
修士于調(diào)藥時,應(yīng)如臨大敵,加緊守御,雙目嚴(yán)密注視中宮,并不起淫思,如此則不失爻動之機(jī),能采藥上行。
尾閭為古代傳說中海水所歸之處,丹家借用之,為督脈三關(guān)之一,為元精上行之處。元精為先天真一之水,所歸之處,為尾閭。
中宮要“環(huán)匝關(guān)閉,守御固密”,懼元精漏也。吾師太王元吉祖師云:“關(guān)來門,塞去路,夫婦抱,睡一處。”元精所化之先天炁由絳宮而至中宮,靜定久之。后先天之炁發(fā)動,上行,至于絳宮。先天炁不可過心,否則得道魔,即精神病,因心竅包絡(luò)油被沖開,故先天炁不能上行通心,稱為“關(guān)來門”?!叭ヂ贰?,是指元精順行之路,要塞住,勿使元精有漏?!胺驄D抱”,非指世間男女相抱,以此比喻先天真陽之炁(夫)與后天真陰之炁(婦)相合,如夫妻相親相戀?!八惶帯敝付庞谥袑m紐結(jié)不散,結(jié)就金丹。
“知白守黑,神明自來①。白者金精,黑者水基②?!?/p>
①后天五行金能生水,先天五行水反能生金,此水為五行之初炁,為天地萬物之母。金之色白,水之色黑,水中有金,為黑中有白。《悟真》云:“黑中有白為丹母?!薄暗つ浮睘檎驺U,為水中金,為先天真陽之精,居于內(nèi)腎之中,為大丹之祖。石杏林祖師云:“金精與陽炁,此為大丹基?!?/p>
此陽精隱于混沌之中,于二候至,陽精運(yùn)至“稻花頭”(稱為“神明自來”,為天然之真火候),此時下手,將陽精逆回,化為甘露。
②白為金,黑為水,水中有金,黑中有白,如坎中有陽??藏詾?,其中一陽,為先天白金。汝平時遺精時,精滿自溢,此精在會陰竅內(nèi)為金,為真鉛,出竅變?yōu)樗?,化為后天有形之精液而泄??矠樗?,丹家水中金即坎卦之陽爻,即先天陽精?/p>
意譯:白為金,黑為水,黑中有白如坎中有陽,丹家稱為水中有金、真鉛,即先天陽精。丹家以陽精為“神明”。修行人于二侯至,調(diào)外藥,陽精自動撞出,為“神明自來”,為“天然真火候”。此陽精能化為甘露,歸于中宮,為大丹之母。
修士調(diào)外藥調(diào)到藥產(chǎn)神知,于精炁自動撞出而下手采之,此法獨(dú)妙,明師知之。修士勤苦修煉,可致長壽長生。此為吾道教教外別傳之妙法,丹家所謂“一訣千金不肯換”、“萬兩黃金不賣道”,就是此訣。
“水者道樞,其數(shù)名一①。陰陽之始,玄含黃芽②。五金之主,北方河車,故鉛外黑,內(nèi)懷金華③。被褐懷玉,外為狂夫④。”
①天一生水,先天真一之水,為“道樞”,得此先天之水,丹家稱為“得一”。此水隱于混沌之中,稱為先天元精。
凡丹書青旨中,有先天、元、真陽之類的稱呼,都是指此陽精。以其為一生造化之始,故稱為“先天”。父母因愛情而結(jié)婚生子,此為后天之造化;元精逆回,能化為陽神,為先天之造化。以其陰陽未分,故名為“一炁”。丹書曰:“道生一”。混沌產(chǎn)一炁,一炁分陰陽,然其入于混沌,陰陽未分,故名曰:“太極”。
②采此陽精,歸于中宮,則自會發(fā)出點(diǎn)點(diǎn)金光,如金豆子,丹書稱為“黃芽”,實(shí)則為命光,“黃芽”隨陽精充足程度,越聚越多,漸修至體內(nèi)金光燦然。《悟真》云:“近來透體金光現(xiàn),不與凡人話此規(guī)?!薄督鸬に陌僮帧吩疲骸案z不費(fèi)力,大地皆黃金?!?/p>
③五金為金、銀、銅、鉛、錫?!拔褰鹬鳌睘殂U,鉛外面顏色為黑,剖開,里面顏色為銀白色,故丹家認(rèn)為真鉛為水中金。水顏色黑,金顏色白,丹家“知白守黑”,以水中金為鉛為藥物。采此真鉛,能發(fā)出金黃色的蟾光,故“玄含黃芽,內(nèi)懷金華”。
北方,為真炁穴,臍下一寸三分,前七后三之處,為鉛之所居坎位。
河車,指以后天炁馭先天陽精,逆督脈上行,丹家稱為火逼金行,聚火載金。河為水,無水行走督任稱為拉空車。若無此水(為先天真一之水,為元精),丹家稱為“猶將水火煮空鐺”,一場空勞,日久必染腰酸背痛之疾。
④修士得大道真?zhèn)?,?yīng)和光同塵,韜光隱晦修道?!氨缓帧睘榇┐植家路??!皯延瘛睘閼汛氂?,修行人金丹成熟,如屋中珍寶。丹經(jīng)云:“金丹成熟后,總是屋中珍。”“外為狂夫”指假癡不顛,裝瘋賣傻,得以隱修真道。
這種隱世修煉的作法,發(fā)展到極致,則是乞討為生,居破廟,裝瘋,如張三豐祖師自號“邋遢道人”,邱祖爺吃馬糞、吾師乞討等等。
共2
意譯:甘露能化為先天真一之炁,為大道之中樞,稱為“得一”。先天真一之炁,為天地萬物之母炁,為陰陽之祖。真鉛為“五金之主”,鉛(金屬)外面為黑色,里面為銀白色,故丹家以真鉛為水中金、先天真陽之精,居于北方真炁穴。二候至,以河車運(yùn)轉(zhuǎn)升上泥丸,化為甘露,歸于中宮,能化為點(diǎn)點(diǎn)金光,如黃豆之芽。
修行人得訣后,當(dāng)韜光隱晦,密修真道。
“金為水母,母隱子胎①。水為金子,子藏母胞②。真人③至妙,若有若無。仿佛大淵,乍沉乍?、堋_M(jìn)退分布,各守境隅⑤?!?/p>
①丹家取水中金一味藥,水中金從后天五行論,金能生水,金為水母,水為金子,水中金為“母(金)隱子(水)胎”。
②若從先天五行而論,先天五行為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水為先天真一之水,水反能生金,水為母,金為子,水中金為“子(金)藏母(水)胞”。魏真人從先天、后天五行而論水中金為至妙之物,為先天元精,能化為陽炁,化為陽神。
③真人為先天炁。
④丹家煉丹,取先天水中金,即真鉛、坎中真陽,化為甘露,歸于中宮,甘露化為先天炁,先天炁化為元神。先天炁在中宮中,仿佛龍歸大海,魚游大江。
沉浮指先天炁之沉浮,如魚吞水,非口非鼻,“若有若無”,丹家稱為胎息,是玄牝自呼自吸。不是指水性沉,潤下,火性浮,炎上之沉浮,水沉火浮指兩家而言,為坎離二物。
⑤隅為角落,境隅為先天炁活動范圍。先天炁上升,上不過心(南海),先天炁下降,下不過腎(北海),在絳宮與真炁穴內(nèi)沉沉浮浮,“若有若無”,所謂“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guī)中”?!耙?guī)中”為中宮黃庭,最后先天炁入于中宮,歸于大定,可定七日,此為重入混沌,再立胞胎。
先天炁進(jìn)不過心,退不過腎,絳宮、中宮、真炁穴為先天炁活動范圍。
意譯:后天五行中金能生水,水為子,金為母,先天五行中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水反能生金,水為母,金為子。
丹家取水中金一味藥,為先天陽精、真鉛。真鉛為先天之物,從先天五行論,水中有金,為“子藏母胞”,金藏于水中。若從后天五行而論,水中有金,金為母,水為子,為“金為水母,母隱子胎”。
真鉛能化為甘露,甘露化為先天真一之炁,此炁能化為陽神,陽神稱為“真人”、“人物”。
“乍”意為忽然,“乍沉乍浮”指忽沉忽浮,忽上忽下,為先天炁在絳宮、中宮、真炁穴三海之中上下沉浮,上進(jìn)至絳宮南海,下退至真炁穴北海,進(jìn)退有據(jù),不得逾越活動范圍。
丹家稱先天炁上下運(yùn)動為胎息,胎息不是后天呼吸,為真人之呼吸。先天炁在南海、黃海、北海上下運(yùn)動,如魚兒在水中游玩,魚要呼吸,故丹家有如魚吞水之妙喻。
丹家稱胎息為玄牝自呼自吸,非口非鼻,實(shí)則為先天炁之運(yùn)動,丹家以擬人化的方式寫出。
真人此節(jié)言溫養(yǎng)之功,溫養(yǎng)者,養(yǎng)先天炁所化之胎也。
龍門正宗有長壽功第八步——魚沉海底壽命長,可誘使先天炁發(fā)動,上不過南海心位,下不過北海腎位,最后歸于大定,學(xué)士若未得訣,將先天炁亂提亂沖,四處游走,則導(dǎo)致氣脈混亂,精神錯亂,學(xué)士慎之!
“采之類白,造之則朱①。煉為表衛(wèi),白里真居②。方圓徑寸③,混而相拘④。先天地生,巍巍尊高⑤?!?/p>
①外丹家烹汞成砂,汞為Hg(水銀),為白色液態(tài)金屬,砂為朱砂,為硫化汞(Hgs)?;瘜W(xué)方程式為Hg+s=Hgs。水銀為白色,朱砂為紅色。
內(nèi)丹家借用外丹?!安伞睘椴伤?,“類白”為水中金,即先天陽精,“造”之本義為到……去,“造之”指采其水中金,到中宮去,“朱”為紅色之命光。“采之類白,造之則朱”意為將元精采至中宮,化為先天炁,發(fā)出紅黃色的命光。
②煉為用火煉,火為后天炁,后天炁為陰為離宮之火。后天炁為表,衛(wèi)護(hù)先天真陽之炁,先天炁為里,居于中宮?!盁挒楸硇l(wèi),白里真居”為后天炁包裹先天炁,居于中宮。
③中宮“方圓徑寸”,為人身天地之正中。
④混為混合,拘為拘留、束縛,“混而相拘”指相互混融,指甘露至中宮,則后天自已身體中之真陰之炁(后天炁),自會與甘露相親相戀,二物相合,凝為大丹。
⑤此先天真陽之炁為先天真一水所化,為杳冥中之物,即太極未分之時所產(chǎn),故“先天地生”,此炁可以超陰陽而脫生死,故“巍巍尊高”。
意譯:丹士采先天陽精(水中金、先天白金),化為甘露,歸于中宮,久之則發(fā)出紅黃色之命光。此中境象,如用火煉金,金為火化,熔化為金水,能流動,冷卻后凝固成型,又發(fā)出原來的金黃色之光,其中“金不失其重,還原如本初”。甘露歸中宮則后天真陰之炁自會與之相親相戀,后天炁居于外,衛(wèi)護(hù)甘露。甘露居于內(nèi),為我之真主人,二者相互混合,相互束縛,居于中宮方寸之地。因?yàn)橄忍旄事稄幕煦缰衼?,為先天真一之炁,能了生脫死,所以尊貴無比。
此節(jié)魏真人言先天炁與后天炁,即真鉛與真汞相親相制,歸于真土?!段蛘妗吩疲骸罢嫱燎苷驺U,真鉛制真汞,鉛汞歸真土,身心寂不動?!鼻耙弧罢嫱痢睘檎嬉?,后一“真土”為中宮。
外丹家認(rèn)為朱砂(Hgs)中含汞,為紅色之中包含白色。內(nèi)丹家借用之,以真汞為后天真陰之炁,為火,火色紅,以真鉛為先天真陽之精,為水中金,金色白,以后天真陰之炁包圍住先天真陽之精,為紅中有白,故汞為表,鉛為里,如朱砂之紅中含白。
丹經(jīng)云:“紅紅白白水中蓮,出污泥中色轉(zhuǎn)鮮,蓮直藕空蓬又實(shí),修行妙理恰如然?!?/p>
這水中蓮花,紅白相間,從污泥中出來,“蓮出污泥而不染,色澤鮮艷”,喻煉已純熟。藕中空,喻人體脈道(沖、任督,元精運(yùn)行之路),蓬為果實(shí),喻為金丹成熟,“結(jié)果收成滋味全”。炁體子云:“陰陽交換處,火內(nèi)開白蓮”。“陰陽交換之處”為中宮,蓮花要開在水中,而我說火內(nèi)能開白蓮,因火中有水,火為后天真陰之炁,水為先天真陽之精所化之甘露神水,故能開白蓮花,如此節(jié)“煉為表衛(wèi),白里真居。”
丹家又以蓮花之雌雄二蕊喻真陰、真陽之炁,二蕊一合即作胎結(jié)果,如二炁一合即成丹。紅為火色,白為金色,從污泥中出,如“說著丑,行著妙,莫厭穢,莫計(jì)較”,聚火載金,以火煉金,修行之妙理,全在其中。
“可以無思①,難以愁勞。神炁滿室,莫之能留②。守之者昌,失之者亡③。動靜休息,常與人俱④。”
①溫養(yǎng)道胎,要無中養(yǎng)就兒,故“無思”。修士不勞心思,亦不可身體太過勞累,走失元陽,只要無心于事,自然養(yǎng)胎即可。
②修士如煉已不純,見色起意,則必失去元精,沒有辦法留住,即“莫之能留”,真人于此重示煉已之功,意要煉已純熟,否則金丹大道不可能成就。
③守者,守此先天真陽之精,能守住,則“神炁滿室”,體內(nèi)金光燦然。失者,失去此先天陽精。若修士不慎,失去陽精,丹家稱為胎泄,又得重新安爐立鼎。
④“動靜休息”指行住坐臥,“常與人俱”指不離中宮?!叭恕睘橄忍礻柧柧芑癁橄忍鞛?,先天炁能化為陽神。陽神為“人”、“真人”、“人物”等等。丹經(jīng)中“十二時中惟守一”就是這個意思?!笆r”,一天有十二時辰,二十四小時,無晝無夜溫養(yǎng)丹胎。
意譯:養(yǎng)胎之時,志意無為,無思無想,不可內(nèi)心發(fā)愁,更不可勞累身體,因?yàn)閼衷孤H绱诵扌?,自然神光滿室,體內(nèi)金光燦然。如果煉已不純,淫欲心一起,則元精走泄,沒辦法留住。守此真陽,則吉;若失去元精,則兇。故修士“十二時中惟守一”,如雞抱卵,心神不可須臾離中宮,以溫養(yǎng)丹胎。
魏真人此節(jié)言養(yǎng)丹功夫,如雞抱卵,心神專注于中宮,守其先天陽精,勿使陽精泄漏。
修士修至此,當(dāng)棲身巖泉之中,“精炁神全守中黃”。雙目緊盯中宮,不可須臾離,如離,則陽精走泄。
萬不可又想起世間一些事未了,又出洞辦事,否則事務(wù)纏身,勞累過度,必失去陽精。
修士可立志超脫生死,將世間諸事皆了,入洞修真。此道為性命雙修大道,成佛作祖之法,不可輕看。張紫陽真人有“此藥至神至靈,憂君分薄難消”之言,莫作無福消受大道之凡夫。待陽神成就,才為人間之真大丈夫。
老君曰:“載魂抱一,能無離乎?”
魂為日之魂,為離中真陰之炁,一為先天真陽之精所化之甘露,兩者相合,為“抱”。修士溫養(yǎng),心神專注中宮,不能離也。
“勤而行之①,夙夜不休,伏食②三載③,輕舉遠(yuǎn)游??缁鸩唤梗胨诲?。能存能亡,長樂無憂④。道成德就,潛伏待時⑤。太乙乃召,移居中州⑥。功滿上升,膺箓受圖⑦?!?/p>
①煉丹功夫要勤,日夜不休息,心神專注于采藥,得藥歸于中宮,不考慮其他事,一門心思修行。
真人“勤而行之”,不是指勤而采藥,這采藥有定期,元精必待其足滿,才自溢,如水噴泡一樣,自然而至,就于此時下手采之。若采藥“勤而行之”,為有念采。人心思淫,外陽一舉,下手采藥,不為長壽之法,而速催之死,必短命而亡,與男女雙修行邪道者沒什么兩樣。因?yàn)橛心畈芍?,其氣非元炁,為呼吸之氣;其精非元精,乃有念后天淫精。陳泥丸祖師以“氣自騰騰水滴滴”形象地刻畫了男女雙修,有念采藥。后天炁在督任二脈循環(huán),而精液順陽關(guān)而泄。此鉛為凡鉛,不可用;此丹為幻丹,非長生之大還丹;此水源為濁,非水源清清如玉鏡;此神為情欲之識神,非先天之元神,故采藥不可“勤而行之”,必待天機(jī)而后動。溫養(yǎng)之功必須“勤而行之”,不可須臾離中宮。
②伏通服,服此先天甘露。食,為食黍米之珠。伏食,為采藥飲刀圭,即服此先天甘露。陳泥丸祖師云:“吞吞服服入五內(nèi),臟腑暢甚身康安。”
③陳泥丸祖師云:“百日功夫修便見,老成須是過三年?!薄鞍偃展Ψ颉敝赴偃罩?,即采藥服食之功。修士將陽精煉完,下身馬陰藏相,精炁化為陽神,陽神出現(xiàn)。百日為虛指,不是指真的一百天?!叭昀铣伞?,指煉陽神出入,須待三年,為乳哺之功,調(diào)神出入。因圣胎尚嫩,修行人如慈母護(hù)小兒,大霧、大雨、雷電之中萬不可出門,必待天朗氣清,可以出門遊玩,先不可遠(yuǎn)遊,居于自己身體之旁,如是慢慢煉的堅(jiān)固老成,可出遠(yuǎn)門。
《入藥鏡》曰:“初結(jié)胎,看本命,終脫胎,看四正?!薄俺踅Y(jié)胎”指圣胎初見,“看本命”指雙目專視中宮,中宮為玄牝之門,“本命”之所在,勿失爻動之時。二候一至,即下手采藥。“終脫胎”,指哺乳三年,養(yǎng)的堅(jiān)固老成,法力廣大?!八恼敝柑斓仫L(fēng)云四正,必待天朗氣清,可“輕舉遠(yuǎn)遊”,由百會而出,遊遍大千世界,回來居于泥丸宮,入于混沌。
④陽神為先天真一之炁所化,聚則成形,散則為炁。丹經(jīng)云:“聚則成形散則炁,天上人間總一般?!惫赎柹袢胨粷?,入火不被火烤焦,“能存”為聚而顯形,“能亡”為散則為炁,故壽同天地,“長樂無憂”。
⑤修士煉至此,天仙得矣,“道成德就”。昔年走遍天下訪道,辛苦備嘗,修道中百折不撓,刻苦辛勤,今道功成就,自當(dāng)開壇演說大道,將真訣傳與烈士賢才。陽神潛于泥丸宮,沖舉待時。
⑥太乙,為道門之神,有玉天太一君、太一玉君,居于玉清仙境。“太乙乃召”指修成天仙,眾仙來賀道成。中州,為泥丸宮。丹胎初結(jié)在中宮,養(yǎng)胎亦在中宮,胎炁足滿,“秘移爐,把鼎換”,將道胎遷至泥丸宮——元神之室,為“移居中州”。
⑦陽神足滿,堅(jiān)固老成,白日飛升,稱為道成,受封圖箓,位號真人。
意譯:如此勤奮修煉,日夜不休息。從飲刀圭、食甘露,將精煉完至溫養(yǎng),將胎養(yǎng)成,又哺乳三年,能成就天仙。
陽神聚則顯形,散則為炁,為先天炁所化,不在后天五行之中,故能神遊各地,入水不濕,入火不焦,長樂無憂,道成德就。
將陽神遷移于上丹田泥丸宮,待時飛升,稱為真人,號為大雄。
總論:此章以“安靜虛無”煉已,離宮修定;以“知白守黑”,求玄于水府,金液還丹;以溫養(yǎng)之“無思無勞”,養(yǎng)至丹熟;以“輕舉遠(yuǎn)遊”煉得陽神堅(jiān)固。旨哉斯言,為性命雙修者所宗!
(原載自《廣東道教》2005年第3期)
共2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447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春季養(yǎng)生首重五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