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有很多類型,西醫(yī)分為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等。而在中醫(yī)里就分為肝膽濕熱型、肝郁脾虛型、肝腎陰虛型等等,治療肝病的中藥就有虎杖、茵陳、龍膽草、郁金、雞骨草、柴胡等等,下面就來詳細介紹。
1、虎杖
功效:清熱去火、利濕、解毒、活血散瘀、退黃、止痛、止咳。所以常常用來治療濕熱引起的黃疸、瘡毒、腫痛、肺熱咳嗽以及上火便秘等情況?;⒄葰w肝經(jīng),所以對于肝病患者而言,虎杖能清除肝膽濕熱、散瘀解毒,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
適宜人群:濕熱引起的黃疸、瘡毒、腫痛、肺熱咳嗽以及上火便秘等情況?;⒄葰w肝經(jīng),所以對于肝病患者而言,虎杖能清除肝膽濕熱、散瘀解毒,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相關(guān)用法:治療黃疸的時候,可以單獨用,也可以與梔子、茵陳搭配使用,效果更好;還可以治療燙傷,傷口紅腫、潰爛流膿的時候,可以把虎杖研磨成粉末,用香油調(diào)成糊狀,敷在患處;單用或者搭配杏仁、枇杷葉能治熱咳;與桃仁、紅花合用能治療女性痛經(jīng)、閉經(jīng)。
2、龍膽草
功效:主要的功效就是清熱祛濕、清肝利膽,所以對于肝膽濕熱型的肝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適宜人群:適用于肝膽濕熱的人群,對于肝膽濕熱引起的黃疸、皮膚瘙癢、濕疹、耳鳴、目赤腫痛、口苦等等癥狀,龍膽草都能起到很好的清熱利肝膽的作用。
相關(guān)用法:龍膽草研磨成末,與白蜜、雞蛋清合用,能治傷寒。
3、郁金
功效:主要的功效就是活血行氣、清熱涼血、疏肝解郁、利膽退黃,對肝膽濕熱、肝郁型的肝病有治療效果。
適宜人群:適用于氣滯血瘀、肝膽濕熱、肝氣郁結(jié)的人群。不僅能治療肝膽濕熱引起的黃疸,對上火導(dǎo)致的血氣上涌、吐血、等癥狀也有很好的清熱、通竅的作用。因為能夠行氣活血,所以女性因為氣血瘀滯導(dǎo)致的痛經(jīng)、閉經(jīng)也能夠用郁金治療。
相關(guān)用法:與柴胡、香附等合用,能梳理肝氣;與瓜蔞、薤白等合用,能治療心血瘀滯導(dǎo)致的胸悶、心梗;與柴胡、梔子、川芎合用,能治女性痛經(jīng)、乳房脹痛。
4、茵陳
功效:主要的功效就是祛濕清熱、利膽退黃,對肝膽濕熱型的肝病有治療效果。
適宜人群:適用于肝膽濕熱的人群,對濕熱引起的皮膚瘙癢、濕疹、黃疸等病癥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相關(guān)用法:單獨使用能夠利小便、治黃疸;與大黃、梔子合用,能治傷寒;與附子、干姜合用,能祛除體內(nèi)濕寒,改善手腳冰涼、脈搏無力等癥狀。
5、柴胡
功效:有疏肝、行氣、解郁、清熱解表、補陽的功效,對肝郁型的肝病有治療效果。
適宜人群:適用于肝氣不舒的人群,對肝郁氣滯的情況有很好的疏肝解郁的療效。而且既能清熱‘又能補陽,所以無論是風(fēng)寒還是風(fēng)熱,柴胡都能夠起到很適宜的治療作用。
相關(guān)用法:與防風(fēng)、干姜合用,能治風(fēng)寒感冒;與菊花、薄荷合用,能治風(fēng)熱感冒;與羌活、石膏、葛根等合用,能治外寒內(nèi)熱的病癥;與川芎、白芍合用,能治肝氣不舒;與白術(shù)、茯苓、白芍合用,能治女性痛經(jīng)、乳房脹痛等情況。
6、八月札
功效:有疏肝理氣、活血散瘀、利尿、止痛等功效,對于肝郁型的肝病有治療效果。
適宜人群:適用于肝氣郁結(jié)的人群,對于肝郁導(dǎo)致的胃痛、飲食不振、心煩有很好的舒肝效果,還能治療女性的絕經(jīng)、子宮下墜等病癥。
相關(guān)用法:與海金沙、金櫻子、天葵子合用,能治療淋巴結(jié)核;與三葉木通合用,能治療腸胃不暢。
7、豬苓
功效:能入肺、脾、胃、腎經(jīng),主要的功效是清熱、祛濕、利水、行氣,所以對于肝膽濕熱、肝郁脾虛類的肝病患者,有很好的疏肝行氣、健脾和胃的功效。
適宜人群:適用于小便不利、水腫、有熱淋癥的人群,以及對女性白帶異常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相關(guān)用法:單用可以治水腫、利水通淋;與車前子、木通搭配能治療小便不利、尿頻尿急等癥狀;與澤瀉、大腹皮、防己合用,能夠治療肝硬化。
對肝臟不好的中藥
1、川楝子
川楝子具有止痛、疏肝行氣的功效,現(xiàn)代藥理學(xué)研究表明,苦楝皮、川楝子中的苦楝素對肝臟有毒,正常使用劑量也可能會導(dǎo)致藥物性肝炎,從而出現(xiàn)肝腫大、轉(zhuǎn)氨酶升高和黃疸。
2、蒼耳子、雷公藤
這兩種藥是治療鼻炎、頭痛和腎病的常用藥。蒼耳子所含的毒蛋白和毒甙能引起肝損害,甚至引發(fā)肝功能衰竭。雷公藤或雷公藤多甙片可致可逆性轉(zhuǎn)氨酶升高及肝腫大,還可引起重型肝炎。抗癲癇藥物苯妥英鈉、卡馬西平與蒼耳子、雷公藤合用,有可能加重藥物對肝臟的損害。老年患者要謹慎使用蒼耳子和雷公藤。
3、何首烏
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的《藥品不良反應(yīng)信息通報》中,提示口服何首烏及其成方制劑可能有引起肝損傷的風(fēng)險,超劑量、長期連續(xù)用藥等可能會增加這種風(fēng)險。
口服何首烏及其成方制劑可能有引起肝損傷的風(fēng)險
4、艾葉
艾葉比較常見,它有明確的肝毒性、生殖毒性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毒性,研究證實,艾葉的水提液及揮發(fā)油都含有肝毒性。揮發(fā)油中的側(cè)柏酮已經(jīng)被明確定性為有肝毒性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毒性。
5、五倍子
五倍子、石榴皮等中藥含有的水解型鞣質(zhì),對肝臟有直接的毒性作用,長期使用可引起脂肪肝,甚至肝硬化。
6、黃藥子
黃藥子是治療甲狀腺疾病的常用中藥,但其卻含有薯蕷皂甙等毒性物質(zhì),使用兩周后有可能引起黃疸(或無黃疸)型肝炎,也可出現(xiàn)腹水或肝昏迷。
7、蓖麻子
蓖麻子是非常常見的瀉下藥,因為蓖麻子中含有蓖麻毒蛋白,它可以輕易的損傷肝臟從而導(dǎo)致中毒性肝炎。
8、千里光
千里光、農(nóng)吉利、天芥菜等因含有一類能引起遲發(fā)性肝毒性的生物堿,長期使用可導(dǎo)致肝靜脈閉塞,出現(xiàn)黃疸和腹水。
9、望江南
望江南、馬桑、廣豆根等內(nèi)服有強烈刺激作用,刺激胃腸道,并致肝細胞損害。
10、半夏
半夏、蒲黃、桑寄生、天花粉、山慈菇等,如長期服用可致肝功能損害。土荊皮、石菖蒲、八角茴香、花椒、蜂頭茶、千里光等中草藥含有黃樟醚;而青木香、淮木通、硝石等含有N硝基化合物,不但損害肝臟,還有誘發(fā)肝癌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chu/7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8大最有效的早泄的中藥,早泄的中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