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天氣逐漸干燥,加上“秋老虎”的余威,很多人在這時會出現(xiàn)上火的癥狀。民諺中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的說法,中醫(yī)認為,茄子性涼、味甘,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祛風通絡、寬腸利氣等功能,所以在這個季節(jié)吃些茄子能降“火氣”,除秋燥。而秋天剛收成的茄子被稱為“秋茄”,帶有獨特的清香,口感細嫩,因此風味比普通茄子更勝一籌。
專家說,茄子不僅是價廉物美的大眾蔬菜,還是種食療佳品。除了含有豐富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外,還有一點與其他蔬菜不同,就是富含大量維生素p。維生素p是黃酮類化合物,有助保持心血管保持正常功能。因此,茄子對動脈硬化癥、高血壓、冠心病和壞血病患者都非常有益。此外,國外研究結果表明茄子還是蔬菜中的“抗癌強手”,其含有的龍葵堿成分能抑制消化系統(tǒng)腫瘤增殖,對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
我們在市面上最常見到的是長茄子和圓茄子,它們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專家表示,長茄子和圓茄子在營養(yǎng)上并沒有太大差別,只是在口感略有不同。長茄子皮中的水分含量更豐富,纖維也較細,所以質(zhì)地柔軟。而圓茄子皮中水分較少,纖維較粗,口感相對硬些。所以烹飪時,圓茄子多以炒燉為主,而長茄子以涼拌茄為佳。
拌茄泥
材料:茄子,橄欖油,芝麻醬,蒜泥和少許鹽
做法:
1.拌茄泥加熱時間最短,只需大火蒸熟即可,因此營養(yǎng)損失最少。
2.拌茄泥用油最少,蒸好茄子搗成泥后,只需稍微淋一些調(diào)味汁即可。最后,拌茄泥的吃法營養(yǎng)吸收最完全,因為它不用削皮,而茄子皮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質(zhì)。
拌茄泥的調(diào)味汁最好用橄欖油、芝麻醬、蒜泥和少許鹽。需要注意的是,茄子屬于性涼食物,如果最近腸胃不適,就要少吃些,否則會加重腸胃的負擔。
魚香茄子
材料:茄子500克,蔥末15克,姜末20克,蒜末20克,紹酒,鹽,糖適量,豆瓣醬2湯匙,醬油,醋,濕淀粉適量。
做法:
1、將茄子切成滾刀塊;起油鍋,鍋中放入半鍋油,待油熱至八、九成時放入茄子,炸至茄子由硬變軟時取出,將油瀝干待用。
2、另起鍋,鍋中放油三湯匙,油熱后,先爆香蔥末、姜末、蒜末、豆瓣醬,放入茄子,加紹酒、醬油后炒勻,再加入一碗水,大火煮開后改用小火煮至茄子入味,加入糖、醋調(diào)味,最后用濕淀粉勾芡即成。
紅燒茄子
材料:茄子2條,蒜仁3瓣,沙拉油1小匙,醬油膏2大匙,水1大匙
做法:
1.茄子洗凈切段,用150℃的油溫﹝份量外﹞炸至軟撈起;蒜仁切末;將調(diào)味料調(diào)勻備用。
2.取鍋倒入沙拉油加熱,爆香作法1的蒜末,再加入作法1的茄子和調(diào)味料,快炒均勻即可。
茄子炒豆角
材料:豆角,茄子,干辣椒,蒜粒,姜末,生抽,雞精,鹽
做法:
1.先把茄子切成小長條,先放鹽水中浸泡,去除有毒物質(zhì)。長豆夾洗干凈,切成小拇指長的段。幾顆大蒜備用。
2.水燒開,把切好的豆夾放入,過水幾分鐘吧,撈起放冷水中淋一下。
3.鍋稍多放點油,放入姜末,干辣椒再把撈起的漏干水的茄子倒入鍋中。翻炒,待變色,有點軟時,放已過水的豆夾,大蒜,生抽,再翻炒后放少量的鹽,雞精起鍋。
專家表示,茄子做法很多,煎炒烹炸都能烹調(diào)出美味,但需要選擇健康的吃法。很多人做茄子時,喜歡用油炸或“過油”燒茄子,雖然美味,但高溫會造成茄子中營養(yǎng)的嚴重損失,其保健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而且高熱量高油脂的攝入也對身體不利。因此,在茄子的所有吃法中,涼拌茄泥最健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ujiys/2012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初秋梳梳也可養(yǎng)生
下一篇: 6款秋季男士壯陽食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