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8月8號就進入立秋節(jié)氣了,全國各地都有啃秋、貼秋膘的習(xí)俗。秋天是個進補的時節(jié),原因是在秋天氣候較為干燥,空氣當(dāng)中的水分很稀少人體中的水分也不足,為了適應(yīng)秋天這種干燥的特點,那么,我們就需要適當(dāng)?shù)恼覚C會給自己的身體補充水分,以緩解干燥氣候?qū)τ谖覀兊膫Α?/p>
我們可以通過喝水的方式直接補充人體所學(xué)要的水分??墒?,光喝白開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帶給我們的負(fù)面效應(yīng)。再水分進入身體后,很快就會被蒸發(fā)或排泄出體外,所以,在我國自古就有云:"朝朝鹽水,晚晚蜜湯。"換言之,喝白開水,水易流失,若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情況就大不同了,那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這種方法,與我們現(xiàn)代醫(yī)學(xué)中的給病號補充生理鹽水是一個道理。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yǎng)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舉三得。
秋燥時節(jié),一方面要多喝鹽水和蜜水,另外在食物上對于辛辣燒烤之類的食品需要少吃或者不吃,這些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蔥及酒等,尤其是姜。以上的食物都屬于熱性的,在烹飪的時候會流失大量食物本身的水分,食用這樣的食物很容易上火的,對我們的身體會有很重的危害。當(dāng)然,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diào)味品,問題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姜,它含揮發(fā)油,可加速血液循環(huán);同時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使消化的功能;生姜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jié)石的發(fā)生。所以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間也因此留下了"上床蘿卜下床姜"一說。但在秋天,最好別吃,因為秋天氣候干燥、燥氣傷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干燥。在古代醫(yī)書中也出現(xiàn)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nèi),秋不食姜;一日之內(nèi),夜不食姜。"
下面給大家介紹3種秋季可以食用的粥:
粟米山藥大棗粥
主治;脾胃虛弱之瀉泄。
配方:粟米30克,淮山藥15克,大棗5枚。 用法:上述三品煮粥食用。
百合銀耳蓮子粥
配料:百合20克、銀耳40克、蓮子15克、糯米8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百合、銀耳、蓮子、糯米洗凈煮粥,熟時加入冰糖食用。 功效:其中百合潤肺止咳、清心安神,銀耳潤肺生津、養(yǎng)胃提神,蓮子健脾止瀉、清心安神、粳米補中益氣、健脾益胃。
棗米藥糖粥
主治:慢性腹瀉。
配方:紅棗10枚,薏米20克,山藥30克。干姜3片,紅糖15克,糯米30克。
用法:按常法共煮作粥服食。
以上的3種粥可以在早中晚食用,如果覺得光吃粥吃不飽還可以配合花卷饅頭等主食一起食用,切記早飯食粥時南方喜歡吃油條,油條也屬于油炸食物不宜多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ujiys/307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立秋養(yǎng)生有講究秋膘也要有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