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誤區(qū):為了出汗而出汗
出汗只是讓你失去了身體里的一些水分而已,并不一定能起到鍛煉或減肥的作用。很多女性選擇高溫瑜伽等運動,就是想通過出汗來減輕體重,這樣很容易造成脫水,導致抽筋或其他運動傷害。所以運動時一定要補充水分,不要盲目地追求大汗淋漓。
二誤區(qū):沒有制定健身目標
其實大多數(shù)人鍛煉身體都沒有制定過具體計劃,今天說練腰,明天說要瘦大腿,后天又想練手臂。結果時間長了就會發(fā)現(xiàn),什么都沒練成。如果你想有成效,最好制定一個階段性、比較容易達成的目標,不然好高騖遠達不到目標漸漸就會失去興趣,半途而廢了。
三誤區(qū):運動前不補充能量
誰都知道運動過后不能大吃大喝,但在運動前的一個小時,卻應該補充能量??蛇x擇酸奶、香蕉和全麥餅干等小零食,它們能讓你達到最佳運動狀態(tài)。
四誤區(qū):時間過長、強度過大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習慣是非常不好的,有些人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才去一次健身房,一次就運動2個小時。當身體不適應高強度的鍛煉,很容易造成肌肉或關節(jié)損傷。其實每天堅持半小時,一周三次就足夠了。
五誤區(qū):忽視力量訓練
女性通常都希望通過健身來達到塑形的效果,一說到肌肉和力量鍛煉就一味地拒絕,生怕把自己鍛煉成一塊一塊的。其實力量訓練對于塑形也是相當有幫助的。而且脂肪的消耗是全身性的,并非練哪減哪。如果僅僅進行大量的腰腹練習,不但對減肥無明顯效果,反而易造成腰部受傷。把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兩者結合,效果會更好。
六誤區(qū):與人比較
總覺得別人的運動效果比你好,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他的身體狀況及運動量,所以不要考慮別人,自己比以前有所改善才是最重要的。
導語:如果對健身有錯誤的了解,而你又是按照錯誤的健身方式去鍛煉的話,那傷害的可是你自己的身體哦!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健身運動的誤區(qū),歡迎大家參考!
誤解1:跑步是最好的健身方法
沒有哪一種健身方法是最好的,對青少年來說,盡可能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追求“最好”,可能是想取得效果“最快”。求快也是一種誤解,取得健身效果需要時間和耐心。
我推薦:5個簡單生活細節(jié)也可達到健身效果
誤解2:如果你不是每天1小時、每周5天鍛煉,做什么都白做
不要相信這種偏激的理論。事實是,即每天堅持鍛煉一點點時間也會有很多益處。研究表明,每周兩三次半小時的'行走就能明顯減低心臟病發(fā)病率、降低血壓、緩解壓力以及增強精力和免疫力。
誤解3:只要你小心注意,鍛煉前不做熱身運動也可以
大錯特錯!訓練前、后輕柔地伸拉及放松肌肉最能防止多種嚴重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誤解4:節(jié)食就能減肥
并非如此。超過90%的靠節(jié)食減輕體重的人會反彈。節(jié)食只是暫時少吃,并未改變作的飲食習慣。應建立科學的飲食習慣,并要記住真正能減輕體重的是長期的體育鍛煉。
誤解5:沒有“疼痛”就沒有收獲
疼痛是身體該處出問題的信號。鍛煉過程中感到疼痛應減低、減慢運動,直到停止鍛煉。要發(fā)達肌肉、增強耐力,多少應該經(jīng)受些不適,但那絕不應是疼痛。
誤解6:熱敷可使損傷處痊愈快些
運動損傷(如腳踝扭傷)之所以疼痛,是因為傷處內(nèi)出血及腫脹,熱敷加速血液循環(huán),只會加重出血及腫脹。正確的處理是損傷24小時之內(nèi)冷敷(如冰塊),24小時后用熱療來減輕疼痛和腫脹。
誤解7:豬(牛)肉是很好的賽前飲食,因為肉類有利于肌肉生長
肉類含有大量蛋白質(zhì),但在加速提供能量方面效果卻很差。理想的賽前飲食是含糖量高的食物(如面食、土豆、面包等)。糖分是最好、最容易利用的能量,因為你今天運動需要的能量是以你昨天的飲食為基礎的。
我推薦:盤點健身運動幾宗“最”
誤解8:最好的鍛煉時間是清晨
最好的鍛煉時間并非只有一個。最好的鍛煉時間是你有鍛煉欲望并符合你的時間安排時。有些人喜歡以晨練開始一夭,而有些人認為一天工作結束后鍛煉是重新獲得能量和放松的好辦法。
誤解9:每天鍛煉身體的同一個部位能最快增強力量
每天鍛煉身體的同一個部位能最快造成損傷。要增強力量,應該讓肌肉負重訓練至疲勞點,接下來給這些肌肉一天的時間去休息、恢復。過度鍛煉會引起肌肉拉傷及疼痛。
【春季運動的六大誤區(qū)】 誤區(qū)一 強度越大,減肥效果越好
看著自己身體冬天堆積的脂肪,很多人會迫不及待地進行高強度的運動,以達到減肥的效果。然而,據(jù)研究表明,運動時首先分解的是人體內(nèi)的葡萄糖,然后才開始消耗脂肪。劇烈運動時,人體的糖分來不及經(jīng)過氧氣分解,從而產(chǎn)生乳酸堆積,往往無法保證體力能堅持到消耗脂肪的階段,因而脂肪消耗不多,達不到減肥的目的。
此外,由于冬季剛過,人體內(nèi)的骨骼和韌帶處于僵硬狀態(tài),關節(jié)粘滯性較強,貿(mào)然進行高強度運動,身體難以適應,會出現(xiàn)嚴重的疲勞感,還可能引發(fā)肌腱和肌肉拉傷,甚至發(fā)生猝死。因此專家建議,春季健身時應以不出汗或微出汗為佳。
誤區(qū)二 出汗越多,鍛煉效果越好
大多數(shù)人認為,運動過程中出汗越多,運動效果越好。其實不然。專家表示,人體的汗腺分為活躍和保守型兩種,這與遺傳和分泌有很大關系。對于不喜歡出汗的你來說,可不能強求自己的身體。尤其是在春季,立春后的氣候多風。運動出汗后很多人急于脫減衣物,但此時的毛孔擴張會讓涼濕之氣趁虛而入。中醫(yī)常講,當風邪侵襲人體后,侵犯上焦肺,人體最易感染肺炎等疾病。
專家建議,應該等到運動后身體微微發(fā)熱時再減衣。運動出汗后,也要給身體一個緩沖時間再去洗澡。同時,攜家人或三五好友去登山、踏青郊游,同樣可以達到鍛煉的目的。
誤區(qū)三 聞雞起舞,晨跑晨練不能少
雞年到了,很多人鍛煉也要聞雞起舞,晨跑和晨練成為每日必做事項。但其實,有時候懶一點才好。相比較早晨,傍晚是更適合運動的時間。
專家表示,首先,早晨人的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險性也相應增加,是心臟病發(fā)作的高峰期。相反,傍晚時人的心跳和血壓最平衡,血小板量要比早晨低20%左右,血液粘稠度降低6%,應激能力也是一天中的最佳狀態(tài)。此外,春天最低氣溫一般出現(xiàn)在凌晨5時左右,室內(nèi)外溫差比較大,更容易引發(fā)關節(jié)疼痛及胃痛等癥狀。
即便選擇晨練,也最好是在日出以后。因為植物在夜間無光條件下是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的;清晨尤其是樹林中會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此時的空氣是一天中最不潔凈的,長期在這種環(huán)境中晨練會出現(xiàn)胸悶、氣短、心律失常和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誤區(qū)四 春光無限好,曬太陽越多越好
相比冬季,春季陽光照射開始增強,暖洋洋的日光曬在身上很是愜意。其實,曬黑是從春天開始的。防曬是在與紫外線做斗爭。春季陽光雖然柔和,但云層較薄,可穿透的光線比夏季更多,紫外線強度高,更需要做足防御功課。不僅如此,愛美人士需注意,紫外線對色斑和雀斑的促進作用是日積月累的漸變結果。
因此,在春季運動時,要注意適當使用防曬霜、隔離霜或防曬衣帽等物品。在霧霾天氣時,應減少戶外運動時間,若外出,最好佩戴防護口罩等。
誤區(qū)五 一雙運動鞋,跑遍天下都不怕
由于奉行節(jié)儉至上原則,很多人不管是跑步、打籃球還是登山,都用一雙運動鞋搞定,更有甚者選擇不穿運動鞋。而這往往會對身體造成很大損傷。
專家表示,進行慢跑時,如果穿著不適的鞋子,在腳踏地的剎那,距骨下關節(jié)呈4度內(nèi)轉(zhuǎn),當?shù)孛娌黄交蚺懿剿俣仍黾訒r內(nèi)轉(zhuǎn)角底還要更大。因此,若是鞋子不適當,常會引發(fā)腳部和踝關節(jié)的不適,產(chǎn)生運動代償。足部的過度使用或不當使用還會引發(fā)肌腱炎、骨刺增生等運動傷害。
因此,在選擇運動鞋時首先要關注功能性,了解運動鞋的止滑功能、減震功能和穩(wěn)定性。止滑性能好的運動鞋可以加大摩擦,在跑步和登山運動時需要。減震性能好的鞋可以減緩外力對腳的沖擊,進行球類及跳躍類運動時應優(yōu)先選擇。如果你經(jīng)常在小河邊的泥濘小徑或山澗小路上跑步,那就要選擇越野跑鞋。
誤區(qū)六 口渴難耐,運動后狂補水
運動后口渴難耐,需要及時補充水分。但是很多人直接就把水往嘴里送,這存在很多問題。其實,運動喝水有講究。
有人認為運動中不宜喝水。事實上,運動中如果大量出汗,若不及時補充丟失的水分則容易引起脫水。補水的最好方法是少量多次,運動中每15?20分鐘飲水150?200毫升,每小時不超過600毫升。
運動后要跟著心臟的節(jié)奏喝水。運動后的身體還處于興奮期,心跳速度也沒有恢復平緩,因而在盡量保持飲水速度平緩的前提下,間歇式分多次飲水,這樣心臟才能充分吸收水分。
練得越多就越瘦健身減肥9個誤區(qū)你中了嗎
誤區(qū)一: 紅人怎么練我就跟著怎么練
減肥成功的前提,是健身計劃符合自身特點、合理適度。
這個“自身特點”既包含身高體重、體脂分布、習慣動作這些體型體態(tài)的特點,也包括自身的骨骼形態(tài)和疾病狀況。
比如,有X型腿或O型腿問題的人,不能運動量過大動作過猛,否則容易導致腿部韌帶或半月板損傷。
有膝關節(jié)炎的人最怕勞累,會加重病情;有些頸椎病是頸椎天生傾斜度不夠造成的,劇烈運動很容易造成骨關節(jié)錯位。
只有全面了解這些,才能讓健身計劃的安排更合理更安全。
誤區(qū)二:想起來就練忙起來以后再說
一項科學研究顯示,脂肪在運動10分鐘后開始燃燒在30分鐘時達到最大值,并能持續(xù)6小時。
所以,指望一個月不運動,某天突然運動5分鐘就能減肥。不可能!
比較合理的頻率是每次鍛煉10分鐘以上,30分鐘最好,每天都堅持鍛煉。
這樣既可以保持身體健康,降低慢性疾病的風險,還能循序漸進的健美身材。
誤區(qū)三:節(jié)約時間不做熱身和拉伸
運動前的熱身,可以消耗身體的糖分,讓身體更快進入燃燒脂肪的狀態(tài),還能潤滑關節(jié),提高關節(jié)周圍組織的彈性,降低韌帶、肌肉等軟組織損傷的幾率。
運動后的拉伸能促進血液從四肢向心臟回流,放松緊張的肌肉,緩解運動后的酸痛感。
”卡點兒上課,下課趕緊走”的趕場式健身,既達不到想要的效果,還會增加受傷的風險。
誤區(qū)四: 別人能舉20kg我就得舉30kg
每個人身體承受力、耐力不同,盲目追求打破身體極限,這種爭強好勝真的不可取。
一味追求鍛煉強度,會給心臟帶來極大的負擔最極端的情況,就是引發(fā)猝死。
所以,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循序漸進地增加鍛煉強度,才是正確的健身方式。
誤區(qū)五: 練肌肉憋著氣練跑步急促喘息
呼吸是運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錯誤的呼吸會讓我們在運動時更感覺吃力,經(jīng)常憋氣還可能引發(fā)頭暈、缺氧等不良反應。
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式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跑步為例,緩慢的深呼吸能保證氧氣在肺里充分地交換,均勻的呼吸節(jié)奏,不僅有效配合步伐頻率,還能減緩疲勞感的產(chǎn)生。
誤區(qū)六: 練得越多就越瘦最好每天3小時
高強度運動會使身體處于缺氧的無氧代謝狀態(tài)
此時,身體內(nèi)囤積的脂肪不但不能被消耗,反而會產(chǎn)生更多酸性物質(zhì),使血液中的糖分快速降低。
最終結果就是,人變得食欲超級旺盛,健身消耗掉的能量被超量補回。
因此,高強度運動對減肥來說,無效!
誤區(qū)七:運動時不喝水結束后喝個夠
健身過程中會大量排汗很容易造成體內(nèi)水分缺失及時補充水分十分重要。
建議每隔15分鐘左右補充一次水份,每次喝水量不超過200ml,才不會增加心臟負擔。
以減肥為目的的健身,要少喝含糖量高的運動功能型飲料,白開水或礦泉水是首選。
誤區(qū)八: 要減肥就得餓忍住不吃才能瘦
很多女生認為,越餓就越能消耗更多脂肪,但事實上正相反,當食物無法提供能量時,身體就會通過分解肌肉來補充能量。
而肌肉越少,人體消耗的熱量就越少,減肥就更難。
所以,挨餓對減肥來說,得不償失。
健身三分吃、七分練。運動之余,每天都把熱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nèi)保證蛋白質(zhì)、碳水、脂肪均衡攝入,才最有利減肥。
誤區(qū)九: 對一切脂肪說NO
首先,要明確的是“0脂肪”并不等于“零能量。”
而能量主要來自于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zhì)三方面。
所以,即使是不含脂肪的食物也不代表沒有能量,比如含糖飲料,喝多了一樣會長胖。
其次,人體生命活動是需要脂肪參與的,缺乏脂肪會對健康產(chǎn)生影響。
減肥過程中,如果擔心肉類的脂肪含量太高,可以選擇富含脂肪的堅果類食物,代替部分脂肪攝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undongjianshen/1776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提升性能力的幾個健身動作
下一篇: 脖子健身運動的指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