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上投法適合毫多、細(xì)嫩的綠茶,中投法適合茶型較大的茶,下投法適合扁形茶品。
上投法:適合茶葉嫩度較高、茶毫豐富的綠茶,如碧螺春、信陽毛尖、蒙頂甘露等。
下投法:適合茶形較松,嫩度較低的綠茶,如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
中投法:適合茶形緊結(jié),扁平或嫩度適中的綠茶,如西湖龍井、安吉白茶、竹葉青、雀舌等。
你泡茶是先放茶葉還是先倒水?或者是倒一半水再放茶葉?
對于不同的茶葉,投茶、注水都是有一定順序。
因此,誕生了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三種方式。
1、上投法
上投法先倒水,再放茶,讓茶慢慢沉下去。
(上投法)
適合茶葉毫毛多、茶形細(xì)嫩的綠茶,比如如碧螺春、信陽毛尖、蒙頂甘露等。
茶葉投入水中后會自行慢慢下沉,逐漸釋放內(nèi)含物質(zhì),表面上附著的茶毫也緩慢地在水中散開,這樣泡出來的茶湯口感鮮活,并且也不會因?yàn)椴韬吝^多而顯得渾濁。
2、中投法
先在杯中注入三分適宜溫度的水,然后投茶,輕轉(zhuǎn)動杯中茶,以使茶葉浸潤,然后再注水至七分滿。
(中投法)
采用這樣的泡法,就不用擔(dān)心鮮嫩的綠茶因水溫過高而出現(xiàn)澀味。
中投法適用于茶形緊結(jié),扁平或嫩度適中的綠茶,如西湖龍井、安吉白茶、竹葉青、雀舌、漢中仙毫等
3、下投法
下投法,即先放茶,再倒水。
(下投法)
先在杯中投入適量的茶,然后沿杯壁注入適宜溫度的水七分滿。
下投法適用于茶形較松,嫩度較低的綠茶,如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
總結(jié)
上面三種投茶方法,常為綠茶專屬使用,其它的茶類并不適合。
而針對不同的綠茶品種,采用不同的方式去沖泡,自然也會得到不一樣的口感、香氣。
茶藝中的上投、中投、 下投的三種投茶法一般是對沖泡綠茶而言的。因?yàn)榫G茶沒有經(jīng)過發(fā)酵,葉鮮嫩,基本屬于是原生態(tài)。更不能用滾開的水沖泡,最好使用100°的開水靜置到80-85°的時(shí)候沖泡。如果不好區(qū)別和掌握,建議你只要是標(biāo)稱或知道是屬于綠茶的,都可以采用上投茶的方式?jīng)_泡;其他類的茶都可以采用下投茶的方式?jīng)_泡就可以了。這樣簡便易記。
三種泡法,指的是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三種。
上投法:指的是先注水七分滿,再投茶。
中投法:指的是先注水三五分滿,緊接著投茶,最后再次注水至七分滿。
下投法:先投茶,再注水七分滿。
那么,這三種方法具體是怎樣的,三種方法都適合哪些茶,下面具體來看:
一、上投法
先注水,再投茶
“上投”指的是先在杯中注滿七分滿刻度的水,再將茶葉投入杯中,晾至三五分鐘即可飲用。
優(yōu)點(diǎn)
投茶后可以避免茶因水溫過高而被燙壞,可以觀察到鮮嫩的芽葉在杯中舒展,欣賞其上下浮沉和游動的“綠茶舞”.
二、中投法
先注水三分滿,接著投入茶葉,最后再次注水
“中投”指的是先在杯中注入三分滿適宜溫度的水,然后投茶入杯,輕輕轉(zhuǎn)動杯中茶,以使茶葉浸潤,待其慢慢舒展,然后再注水至七分滿。
優(yōu)點(diǎn)
中投法可以徹底降低水溫,激發(fā)茶香,避免茶的苦澀,而且茶葉在水中的浮動姿態(tài)也是最為持久的。
三、下投法
先投茶,再注水七分滿,最后飲用
“下投”指的是先投入適量茶葉至茶杯中,再沿著杯壁注入茶杯七分滿的水,徐徐搖動以使茶葉完全濡濕,靜待其自然舒展。
優(yōu)點(diǎn)
比較常見的泡茶方法,能讓茶味更飽滿。
總結(jié)
三種方法,各有各的優(yōu)點(diǎn),對于不同嫩度的茶葉,采取不同的策略,這樣茶湯才能發(fā)揮出應(yīng)有的香氣與風(fēng)味。
其次,無論使用哪一種投茶法,茶湯沖泡之后,待茶湯適中,就需要立即飲用,不宜長時(shí)間擱置。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ongpao/26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莓茶多少度泡合適
下一篇: 喝茉莉花茶用什么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