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指法出湯:即采用拇指、食指、中指相互配合,將蓋碗提起出湯,當三指形成三角形,即可固定蓋碗,并順暢出湯。
抓碗法出湯:即拇指壓住蓋碗頂部的蓋紐,其他手指貼住蓋碗底部,將蓋碗垂直過來,把茶湯迅速倒出。
(上圖為三指法出湯)
1、三指法
蓋碗沖泡出湯,推薦使用“三指握碗法”。
用拇指、食指,中指相互配合,將蓋碗提起出湯。
拇指和中指抵在蓋碗邊沿處,食指搭在蓋鈕上,別扣進蓋鈕中。
最后,當三指形成三角形,穩(wěn)固后就能輕松把蓋碗給端起來。
(上圖:抓碗法出湯)
2、抓碗法
抓碗法方便操作,一手即可掌握,主要適用于男性。
對于習慣用這種方法泡茶的人來說,觀感上非常豪邁大氣。
(抓碗法出湯示意圖)
這種拿法的要點就是先調(diào)整好蓋子開口大小,拇指按住蓋紐,其他手指貼住蓋碗底部。最后,用一只手掌抓住蓋碗,蓋子的方向朝向自己,碗底背對自己,蓋碗垂直過來,即可出湯。
蓋碗的制作原料為陶瓷,經(jīng)過高溫燒制而成;蓋碗分為三個部分:茶碗、茶蓋、茶船。蓋碗又叫“三才碗”,即天、地、人三才,在上面的茶蓋為天,中間的茶碗為人,底部的茶船為地。
蓋碗是我們常用的泡茶工具之一,因它的質(zhì)地細密,又不易吸附香味,所以大部分茶葉均可使用蓋碗沖泡。
說到蓋碗的使用,大家需謹記拿蓋碗時千萬不要翹蘭花指——這樣會容易使得肌肉疲憊,易失手而被燙傷。最好的方式是,舉起蓋碗時,無名指和小拇指內(nèi)微卷曲。
合理的出湯方法可以參考以下三點:
① 找到一個適合茶水倒出的縫隙,以擋住茶葉快速出湯為標準。
② 食指第一節(jié)關(guān)節(jié)扣住碗蓋的蓋紐,壓緊。
③ 食指與拇指中指呈水平線,從前方的中心點傾斜迅速倒出(女性還可以左手四指并攏托住蓋碗底部輔助出湯)。
老白茶即是貯存多年的白茶,在這存放的過程中,茶葉內(nèi)部逐漸發(fā)生變化,湯色慢慢變紅、香氣逐漸揮發(fā),滋味也變得越來越醇和,當然,老白茶的`沖泡方法不能和新茶一樣,那么老白茶應(yīng)該如何沖泡呢?下面我為你介紹。
老白茶沖泡方法: 一、蓋碗泡法
蓋碗泡法分為投茶、洗茶、沖泡、出湯四個步驟。
1、投茶:根據(jù)蓋碗容量的大小來定,一般投茶量為蓋碗量的三分之一,記住寧少勿多這個詞就好。
2、洗茶:洗茶即醒茶,又稱溫潤泡,用溫度適中的開水,然后用“潤”的手法慢慢將茶葉喚醒。
3、沖泡:沖泡的水溫宜高,手法是沿蓋碗邊沿緩緩注入,水流一定要低,不能對著茶葉沖。
4、出湯:出湯要把握兩點,就是時間和手法,注完水后停留5秒即可出湯,手法要平、穩(wěn)、快,碗要端平,到了出湯的時間千萬別猶豫,一定要快,盡快瀝干;瀝干后,蓋碗歸位,蓋子可稍微打開,讓茶葉通通氧氣,這樣茶湯會更好喝。
二、紫砂壺沖泡
紫砂壺沖泡分為溫具、置茶、醒茶、沖泡、出湯、分茶和品茗7個步驟。
1、溫具:沸水沖洗茶具
2、置茶:茶量約占紫砂壺的三分之二
3、醒茶:洗茶2~3次,以便喚醒茶味
4、沖泡:90-95℃沸水為佳
5、出湯:茶湯呈琥珀色后即可將茶湯倒入公道杯中(每次沖泡可留少量茶湯在紫砂壺中,以確保每一泡茶湯味道不變)
6、分茶:將公道杯中的茶依次分入品茗杯中,請賓客享用
7、品茗:聞其香,觀其色,品其味。
三、老白茶葉底蒸煮法
老白茶葉底蒸煮法分為溫具、置茶、沖泡、出湯、分茶和品茗6個步驟。
1、溫具:沸水沖洗茶具
2、置茶:可先將沸水倒入紫砂壺中,再將沖泡好的葉底倒入紫砂壺中
3、沖泡:待茶水沸騰后30-60秒之后即可出湯(可煮久一點)
4、出湯:茶湯呈琥珀色后即可將茶湯倒入公道杯中(每次沖泡可留少量茶湯在紫砂壺中,以確保每一泡茶湯味道不變)
5、分茶:將公道杯中的茶依次分入品茗杯中,賓客享用
6、品茗:聞其香,觀其色,品其味。
以上是老白茶的三種沖泡方法,家里有老白茶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使用蓋碗斟倒茶湯時,先蓋稍斜放,出水處蓋和杯身之間留有縫隙;然后用食指扶住蓋的中間,拇指和中指扣住左右蓋碗的邊緣;再提起蓋碗,注意出水口處與地面垂直,傾倒茶水。如果出水口偏向身體一側(cè)容易燙到拇指。
另外,用蓋碗作為泡茶器皿時要注意注,水不宜過滿,七成為宜,過滿也很容易燙手。
1、投茶量
2、泡茶的水溫
3、出湯的時間
這三個要素在沖泡茶葉的過程中,要根據(jù)茶品的不同,飲茶人的不同,器具材質(zhì)及容量等的不同,而適度調(diào)整,應(yīng)“看茶泡茶,看人泡茶”。
當我們面對一款不了解的茶時,建議用以下三種不同的方式試茶:
①正常地沖泡,由淡到濃,再由濃到淡,再到無味至味。
②輕柔地沖泡,使茶湯淡雅清甜,能較好地體現(xiàn)茶葉本質(zhì)的優(yōu)秀,同時也能很好地規(guī)避茶葉的某些缺點,比較適合剛?cè)腴T喝茶的人,也適合晚上喝茶。
③濃重地沖泡,使茶湯馥郁芬芳,香高味濃,韻味悠長持久,這種方式可以沖泡出茶葉內(nèi)質(zhì)的實相,優(yōu)勢和劣勢都會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
經(jīng)過這樣對一款茶的試探,就會慢慢地對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就會真正做到“看茶泡茶,看人泡茶”了。
看茶泡茶:要了解茶的特性,如產(chǎn)地、品種、制作工藝等,才能更客觀地沖泡出茶的色香韻味
看人泡茶:了解飲茶人喝茶的喜好,才能更好地泡出令彼此愉悅的茶湯。
1、溫度
泡茶的水溫是茶人泡茶時最重要的把握,雖說沖泡各類茶品的水溫理論上會有很大區(qū)別,但對于初學(xué)泡茶的人來說,還是要在實踐中找到自己最喜歡沖泡每一款茶葉的水溫。
水溫高,沖泡出的茶葉內(nèi)質(zhì)豐富且真實,一泡茶葉的優(yōu)點和缺點都會在高水溫沖泡中顯現(xiàn);水溫稍低,可規(guī)避茶葉缺點,但對于茶葉內(nèi)質(zhì)的釋放不利,反復(fù)試過之后,水溫的高低,泡茶時間的長短,就能掌握得當。切記: 先要“好喝”,再要“專業(yè)”。
2、角度
這是對泡茶手法的特別量化,也是對泡茶專業(yè)度的體現(xiàn)。
不同角度的注水,會使不同條型、不同內(nèi)質(zhì)的茶葉呈現(xiàn)出不同的茶湯口感。用水流與碗壁形成的角度,來借力發(fā)力,讓水流瞬間發(fā)生力的作用,如顆粒型茶的上下翻動,條索型茶的有序旋轉(zhuǎn),進而可以達到水與茶的融合。
3、力度
沖泡茶葉的力度對于茶葉內(nèi)質(zhì)的釋放及茶湯的口感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注水力度靜緩輕柔,細流慢沖,茶湯的口感細膩圓融,香氣悠遠;注水力度穩(wěn)重快速,再配合水流的角度,茶湯的口感就會飽滿醇厚,香氣高揚且立體。
1、定點低斟
定點注水(沒有茶葉的地方),細流慢沖,茶的內(nèi)質(zhì)釋放舒緩、協(xié)調(diào),呈現(xiàn)湯感的潤滑度、細膩度,能更好地體現(xiàn)茶湯的韻味。
如果沖泡塊型茶,每次注水定點于塊型茶上,以便緊結(jié)的塊型茶舒展,呈現(xiàn)茶湯的飽滿度。
適合沖泡:適合緊壓茶的潤茶,沖泡普洱茶(生、熟)、黑茶等。
2、定點高沖
定點注水,水流高沖,使茶葉上下翻滾,利于茶葉舒展,茶的內(nèi)質(zhì)釋放快速,利于激發(fā)茶香,使香氣高揚,增加茶湯的飽滿度、豐富度,但要避免直接擊打茶葉。
適合沖泡:高香型的茶,例如芽型的紅茶,球型烏龍茶等。
3、定點旋沖
定點注水,煮水器壺口內(nèi)斜與杯壁呈45°角注水,借力發(fā)力,讓水呈渦流般旋轉(zhuǎn),用水流帶動條索型茶葉有秩序地排序和均勻地釋放內(nèi)質(zhì),讓角度和力度完美結(jié)合,呈現(xiàn)湯感的協(xié)調(diào)性、層次感、飽滿度。
適合沖泡:如條索型的烏龍茶、紅茶(葉型)等,能讓條型的茶在水流的作用下整理得有秩序。
4、定點熏蒸
定點注水,使茶葉浮在水面緩緩上升,讓茶葉通過水的熱氣浸潤慢慢蘇醒過來,可以呈現(xiàn)茶湯的甘潤,提升茶葉的鮮爽度。
適合沖泡:級別高、品質(zhì)特征偏鮮爽的葉型茶,如年份短的高級白茶(白壯丹、貢眉),還有多種的葉型綠茶等。
5、覆蓋式?jīng)_泡
以N字形水流覆蓋式注水,使茶葉不漂浮在水面,全部得以浸潤,以實現(xiàn)茶湯的協(xié)調(diào)感和飽滿度。
適合沖泡:葉型較大且輕的茶葉,以及緊實的塊型茶等。
1、潤茶的目的
普通的茶葉潤茶,是為了茶湯的純凈度,溫潤的水快進快出,不飲用,直接棄掉,也不做為溫杯之用。
品質(zhì)好的茶葉潤茶,是讓茶葉慢慢舒展、醒來,和緩地釋放內(nèi)質(zhì),讓我們喝到的首泡茶湯醇和飽滿,滋味純正。
2、什么茶可以不潤茶
對于確定生長環(huán)境優(yōu)良,采摘時間適時,制作標準極高的茶葉,以及存放環(huán)境正確的老茶,對于這樣一泡來路清晰的茶,就可以直接品飲。
3、潤茶的注意點
每一片葉子都要潤到,借以保證第一水的茶湯醇和飽滿,協(xié)調(diào)。切忌潤茶不完全徹底,潤茶棄水之后還有部分干茶,這樣第一水茶湯就會寡淡,不夠飽滿。
潤茶時間不宜過長,只有塊型茶及球型茶稍作停留。
4、老茶潤茶
(1)? 沖泡老茶
多選用紫砂壺或陶壺,有利于保持泡茶的溫度,呈現(xiàn)茶湯的陳韻、飽滿及厚重。
潤茶之前先溫壺并保持相對高的壺溫。
(2)? 用熱氣醒茶
用沸水把壺的內(nèi)外溫熱透徹,把水棄掉之后投茶,但不要注水,先把壺蓋蓋上,用沸水淋壺三周,讓老茶在熱氣的溫潤之中慢慢蘇醒。
(3)用水醒茶
溫器、淋壺、醒茶之后,此時煮水器里的水溫大約是90°左右,用90°左右的水溫潤老茶是最適合的。一款陳放多年的老茶,從取茶,到投茶,再到潤茶,都是在慢慢蘇醒的過程中,因此潤茶時最好不要用沸水猛激干茶,以免茶湯有燥濁之感。
泡茶,就是在一呼一吸之間安頓。行茶的那一刻,無需考慮是心在前,還是手在先,形意是心神的外化,形神合一就在隨時隨刻的當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ongpao/27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適合下投法的綠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