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巖茶肉桂需要洗茶,洗茶的目有兩個,一是巖茶制作流程中,難免會有些許雜質(zhì)、灰塵混入,而洗茶起到清潔作用;二是給予巖茶適當(dāng)?shù)男巡柽^程,起到喚醒巖茶內(nèi)含物質(zhì)的作用,當(dāng)然,洗茶的時間不宜太長,快速洗茶,快速倒掉即可。
洗茶這件事其實,古已有之,最早的文字記載是明朝著名的茶癡許次紓在《茶疏》中寫道:茶摘自山麓,山多浮沙,隨雨輒下,即著于葉中。
烹時不洗去沙土,最能敗茶。
他的意思是嫌棄茶中沙土影響茶的味道。而現(xiàn)代的中國茶葉大辭典對于洗茶的定義是即洗去了散茶表面雜質(zhì),且可誘發(fā)茶香、茶味。
因此:
一、巖茶制作流程中,難免會有些許的雜質(zhì)、灰塵混入;
二、給予巖茶適當(dāng)?shù)摹靶选辈柽^程,能容易發(fā)揮巖茶本身的品質(zhì)。
所以,網(wǎng)給您的建議是:洗茶。
但是,茶之所以能稱為文化,就是因為它能包羅萬象。有的人洗茶,可有的人卻把巖茶的第一泡水看得無比重要。不僅舍不得倒,而且美其名曰:瓊脂玉露、還魂湯等等。
大多武夷山本地茶廠及老茶客會著重品嘗第一泡水,他們認(rèn)為第一泡水中包含了這款茶葉最全面、最濃郁的味道,是認(rèn)識、品嘗這一泡茶的最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
在斗茶賽的評比中,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傅也都是在第一泡茶湯中找工藝缺陷,在第二第三泡茶湯中發(fā)現(xiàn)優(yōu)點,而在第四泡以后看茶葉本身的品質(zhì)。
當(dāng)然,如果你拿到的是一款特別優(yōu)質(zhì)的肉桂茶,其包含著好的原料與制作工藝的充分體現(xiàn),所以也可以不洗茶。
1、步驟:將二茶匙的干燥肉桂加入一杯熱開水中,浸泡約十分鐘后,過濾即可飲用。
2、茶量:以容器(壺或蓋杯)大小而定,一般為容器量的半數(shù)量。
3、水量:以茶量為準(zhǔn),一般一克茶葉20-25毫升水。
4、水溫:應(yīng)達初沸98攝氏度以上,特別是第一次沖泡。
5、浸泡時間:第一次以1分鐘,第二次1.5分鐘,第三次3分鐘較適宜,以后逐漸時間接近加倍延長,盡量保持湯色與第三泡一致,優(yōu)質(zhì)武夷巖茶可以沖泡六次以上。
三次觀色
分別是干茶茶色,褐綠帶寶色,佳者有褐、綠、紅的三節(jié)色,精者深褐油潤;茶湯色,橙黃或金黃,火功高或老茶者色略深至橙紅等;葉底色,軟綠帶紅邊或紅點。
四種感覺
茶水厚重潤滑,香氣清正幽遠,回甘快速明顯,滋味滯留長久。
五道聞香
聞干茶香,聞氣香,聞湯水香,聞品飲后的杯底香,聞冷湯冷葉底香。優(yōu)質(zhì)茶的香氣一般銳者需濃長,幽者需清遠,有芳香馥郁氣的天然香,香氣持久而純則佳。
六類香型
清香,清花香,花香,花果香,果香,特征香。
七個品種的特征香
水仙-->蘭花香;肉桂-->桂皮香;烏龍-->水蜜桃香;佛水-->雪梨香;奇蘭-->杏仁香;水金龜-->臘梅香;鐵羅漢-->中藥味。這均指棠規(guī)而言,因植地和工藝不同,又會有所變化。
巖茶沖泡的茶水比例
一般1:20左右為宜,即1克干茶20ML水,比如常用120ML的蓋碗6-7克干茶即可。無論用壺還是用蓋碗,水要沖滿,利于保持水溫且宜于刮茶沫,水要高沖,即常言的“懸壺高沖”,以促茶葉松動出味。
出湯快慢
浸泡時間的長短,因茶而異。精茶,火功高者,一般只要10-20秒左右,火功低者可略長。二三泡后可視個人可味輕重依次延長浸泡時間。此外,可根據(jù)品種、條索粗細、口味濃淡靈活掌握。
品賞
武夷巖茶“重在吃水”,因此要細心感悟其滋味,端起品杯之時,先觀其色,再聞其香,再品其味。老茶客品飲技巧多是茶水入口后,翹起舌尖,向口中吸氣,使茶湯轉(zhuǎn)動、充盈整個口腔,此為“啜”。
意在感覺茶水有無苦澀、苦澀面大小和苦澀程序輕重,是否醇厚甘活。然后徐徐咽入喉,再體味是否順滑潤暢、清冽甘甜活。
品飲武夷巖茶,最忌粗心大意、三心二意。茶是品出來的,優(yōu)劣是比出來的`。除用心品啜之外,可將同一種茶常進行對比品飲,也可以不同種茶進行對比品飲。
這樣既能分辨同種茶的優(yōu)異,又能品味出不同茶的不同風(fēng)格,以增進品飲記憶,茶百科每天都會喝不少茶,并且養(yǎng)成習(xí)慣做品茶日記。
洗茶
按茶葉專家詹梓金及吳文南等人的說法,熟香烏龍茶無需洗茶,洗茶之意指茶不衛(wèi)生。其實,武夷巖茶炒時鍋溫達200度以上,焙時也超100度,且足火、燉火都要好多個小時,又要經(jīng)風(fēng)選揚篩等,不衛(wèi)生的情況很少,幾乎不存在。
有時為了使茶盡快出味,以便品飲,可將茶用開水稍浸一下,即可去水,此我們常稱之為“溫茶”或“潤茶”。
關(guān)于“精華”之說
友們會常參與茶會等,聽到泡茶人會說“一道湯,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保@類說法是有此欠妥的。武夷巖茶以茶水厚重為主,第一道會浸出內(nèi)含物30%左右,只是第一二道咖啡堿、多酚類物質(zhì)含量大,略有苦澀。
好的巖茶至少可泡七八道,甚至十多道,茶百科本人還時常會在冬日里把泡多道后的巖茶一起再煮上一會品飲。精華何止三四道呢?
關(guān)于公道杯聞香杯
公道杯多是為了中和茶湯,便于分茶。至于聞香杯以嗅茶香。這兩個茶具,如果泡巖茶掌握熟練,完全可以省略,也建議省略。巖茶水厚香長,品飲宜要有適當(dāng)?shù)臏珳?,直接通過“關(guān)公巡城”和“韓信點兵”來均分各杯茶湯即可了。
品飲聞香通過品杯即可,品過后聞杯底冷香,此亦不會因通過公道杯再分湯而太過降低茶湯溫度及香氣。也化繁就簡,不失茶人色。
有友問,可能會有茶渣或小葉片影響湯美感,這些需要泡茶人出湯心靜,所謂心靜湯清。入茶時心靜,把碎茶末過掉,出湯時心靜氣緩,都可以減少這種情況。
香清甘活
此說法首見于清代曾任江蘇巡撫、兩江總督的長樂人梁章鋸。梁晚年因病奏請開缺調(diào)理,曾幾度前往武夷山游。一次夜宿天游觀,與靜參羽士談茶事。
靜參把武夷巖茶分為四等?!耙辉幌?,花香小種之類皆有之。等而上之,則曰清,香而不清猶凡品也。再等而上之,則曰甘,香而不甘,則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則曰活,甘而不活,亦不過好茶而已?;钪蛔郑殢纳啾颈嬷?。”
這種遞進式的評第是符合規(guī)律的,被茶人奉為經(jīng)典。而今卻很多人把它寫成“活甘清香”,意是“活”最為優(yōu)異,凡此“等而下之”評茶,不符合審評、鑒賞武夷巖茶的程序。
肉桂茶屬于烏龍茶。
肉桂茶是武夷巖茶中著名的花色品種之一,具有巖茶的口感滋味,同時香氣也非常特殊。肉桂又名玉桂,原為武夷名叢之一。在清朝中已負(fù)盛名。肉桂除了具有巖茶的滋味外,更以其香氣辛銳持久的高香而備受人們的歡迎。據(jù)行家評定肉桂的桂皮香明顯,香氣久泡猶存。
肉桂茶除了具有巖茶的口感滋味特色之外,香氣更是特殊,備受人們喜愛。根據(jù)專家評定,肉桂的桂皮香非常明顯,上品種更是帶有乳味,香氣久泡猶存,沖泡4-5次仍然帶有余香,入口醇厚回甘,咽下唇齒留香。
沖泡肉桂茶注意事項:
沖泡肉桂茶時,要準(zhǔn)備一只白瓷蓋碗,容量在110毫升左右,接著燒一壺?zé)崴?,水開沸騰后倒入蓋碗中進行燙洗,之后再用熱水澆淋蓋碗的外壁,保證茶具受熱均勻,有利于在泡茶過程中激發(fā)茶香。
蓋碗燙洗之后,用茶夾取8克干茶,將其放入碗中,注意投茶量不可過多,以茶葉剛好鋪滿碗底為宜,然后準(zhǔn)備一壺水溫在90-100攝氏度的熱水,快速低沖蓋碗中洗茶,浸潤5-10秒將水倒掉,使肉桂微微浸潤。
洗茶之后,提起水壺,沿著蓋碗邊緣以環(huán)壁注水的方式?jīng)_入沸水,然后稍作停留,等待10-15秒后即可拿起蓋碗出湯。在品飲時,需先將蓋碗中的茶水倒入品茗杯中,不可直接用蓋碗飲茶。
以上內(nèi)容參考-肉桂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ongpao/58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老班章普洱茶生茶怎么喝
下一篇: 巖茶的沖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