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瘡是指在口腔內(nèi)之唇
、舌、頰、上腭等處粘膜發(fā)生單個或多個黃白色如豆大的潰瘍。亦稱“口疳”“白口瘡”“赤口瘡”“口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西醫(yī)的口腔潰瘍
、口瘡相當于本病。(一)診斷要點
通過問診,患者有口腔粘膜疼痛
,飲食,說話時疼痛加劇,檢查見口腔內(nèi)有一個或多個黃豆大小黃白色潰爛點,潰爛點呈圓形或橢圓形,中央凹陷,其面有黃白色假膜,周圍可見紅暈,即可診為口瘡。本病多反復發(fā)作,每于飲食不慎,過度勞累等發(fā)作。還應詢問其伴隨癥狀,以進行辨證論治。(二)分型問診
1.心脾積熱
問診:口腔潰瘍
,往往數(shù)目較多,疼痛重治法:清熱解毒
2.陰虛火旺
問診:口腔潰瘍
,數(shù)目較少,多為1~2個,潰面呈灰白色,周圍肌膜顏色淡紅或不紅。易反復發(fā)作,疼痛較輕,伴口于不欲飲,舌紅少苔。治法:滋陰養(yǎng)血
,清降虛火。方用四物湯加知母、黃柏、丹皮。若偏于心血虛,癥見心煩失眠者,用黃連阿膠雞子黃湯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chu/1047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