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
(一)問診要點
本病的問診
,主要根據(jù)以下幾個方面去區(qū)別于外傷性足部扭傷挫傷。首先,本節(jié)所述諸病一般無明顯外傷史,其發(fā)病較緩慢,與受涼及過度勞累有一定關系。另一面本癥往往中老年人多見,是因年老體弱,腎氣不足,肝腎虧虛,致骨弱而筋弛。臨床上常見的跟骨痛可以有跟后滑囊炎、跟下滑囊炎、跟骨下脂肪墊炎(二)分型問診
1.跟后滑囊炎
問診:因久行勞傷,跟后腫脹
治法: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內服桃紅四物加味,腫明顯者加地龍、茯苓、車前子等;痛較重者加重川芍藥量。外敷可選七厘散或熏洗藥。2.跟下滑囊炎
問診:足跟下正中疼痛
,走路或站立時跟下疼痛明顯加重,因疼痛而肢行,行走一段時間疼痛有時會略輕治法:活血化瘀
3.跖腱起點筋膜炎
問診:多見于久立久行之職業(yè)人員
,或是先天足弓屈平,使跖腱膜長期處于勞累緊張狀態(tài),故而跟骨下面前方出現(xiàn)疼痛,并沿足跟內側向前擴展到足底。尤以早晨起床下地或長葉間休息后站立行走時疼痛明顯。治法:補益肝腎,行氣止痛
,內服藥如腎陰不足者,用六味地黃丸加味;腎陽不足者,用金匱腎氣丸加味。外治用推拿療法并外用熏洗藥每晚熏洗局部。4.痹證性跟痛癥
問診:疼痛無固定點,且足跟周圍腫脹明顯
治法:祛風利濕,消腫止痛
5.腎虛性跟痛癥
問診:往往久臥病床或年老體弱
,肝腎不足,則骨萎筋弛,則行走及站立時雙腿酸軟無力,雙側跟骨感到酸痛,走路越長酸痛越重。勞累后癥狀會明顯,但壓之無特別痛點,亦沒有明顯腫脹。治法:補益肝腎
,強筋壯骨。屬陰虧者,用左歸丸、六味地黃丸加減;屬于陽虛者,用右歸丸、金匱腎氣丸加減。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chu/1050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上一篇:
足部錯縫的問診
下一篇:
軀干小關節(jié)錯縫的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