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獨取寸口診脈外,脈診中還有一些其他的輔助診怯
。一
足蘭脈是足部的趺陽
、太溪、太沖三脈1
2
至于《診宗三昧》所說的:“脈法以寸口趺陽少陰三者并列而論
,是即寸關尺三部之另別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二、喉手對比診法
又稱人迎氣口診法
。此法最早見于《黃帝內經》,人迎在喉旁,氣口在寸口。人迎以候外,氣口以候內。在喘、水、脹等病證的診斷中,有一定參考價值。三
、遍身診即三部九候診法。是《黃帝內經》時期
,特有的診脈法,自獨取寸口診法流行以來,已很少有人使用。此九脈常以單指或雙指診之
,以相互協(xié)調為無病,一處相失或相減則此處有病。何希時自診九脈之后指出:“應指皆不甚明顯,茍非潛心冥索,未易倉卒得之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四、彈按相應法
此法亦見于《黃帝內經》即一手按內踝上五寸處
,另一手當內踝而彈之,若中手,則無病,反之則有病。未見后人有使用之記述。五
、臍下動氣診法這是據《難經》“腎間動氣”之說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chu/1052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上一篇:
脈診要領之區(qū)別陰陽逆順
下一篇:
脈診要領之人迎氣口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