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篩去浮土,揀除枝梗,選用潔凈的側柏葉,因側伯葉中含有容易燃燒的油脂,故炒的時間內要短些,每鍋炒分鐘,熱度要低些。
2、如發(fā)生火星時,或是自然發(fā)生,均應及時噴水,動作要快,反復的操作,炒到顏色由青綠轉為黑黃,帶有光澤為度,然后掃出,倒在木槽之內,晾涼之后再由鐵絲細篩一次,用手揉搓,粗枝揀除之,有未炒透者再炒,應當放在缸內燜涼,加入不悶,容易回性燒成灰。
3、三天之后入庫時,檢查有無雜質,如存在雜質,應簸凈,側柏炭的收得率,約為70%,碳化程度不高。
生側柏葉和側柏炭都是可以用的,但療效上是有出入的,生側柏葉則清涼破血,炒炭則止諸血,故非炭不為功,還是有道理的。
注意事項:炒時宜用微火,三天后在入庫。
效用:清熱止血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普濟本事方》卷五方之槐花散 4.1槐花散的別名4.2處方4.3功效與主治4.4槐花散的用法用量4.5方解4.6運用 4.6.1加減法4.6.2使用禁忌 4.7現(xiàn)代適應證 4.7.1痔瘡出血或其他大便下血4.7.2結腸炎4.7.3腸癌便血 4.8槐花散的藥理作用 4.8.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4.8.2對胃腸功能的影響4.8.3對心臟、血管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4.8.4抗炎、抗氧化作用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4.9各家論述4.10歌訣4.11出處 5《普濟方》卷三十八引《經驗良方》之槐花散 5.1處方5.2制法5.3功能主治5.4槐花散的用法用量5.5出處 6方出《是齋百一選方》卷十四,名見《世醫(yī)得效方》卷七方之槐花散 6.1處方6.2制法6.3功能主治6.4槐花散的用法用量6.5出處 7《幼幼新書》卷三十引張渙方之槐花散 7.1處方7.2制法7.3功能主治7.4槐花散的用法用量7.5出處 8《瘍科選粹》卷五方之槐花散 8.1處方8.2功能主治8.3槐花散的用法用量8.4出處 9《醫(y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王氏集驗方》之槐花散 9.1處方9.2功能主治9.3槐花散的用法用量9.4出處 10《奇效良方》卷六十方之槐花散 10.1槐花散的別名10.2處方10.3制法10.4功能主治10.5槐花散的用法用量10.6各家論述10.7出處 11《衛(wèi)生總微》卷十一方之槐花散 11.1處方11.2制法11.3功能主治11.4槐花散的用法用量11.5出處 12《雞峰普濟方》卷十七方之槐花散 12.1處方12.2制法12.3功能主治12.4槐花散的用法用量12.5出處 13《醫(yī)宗金鑒》卷四十方之槐花散 13.1方名13.2組成13.3主治13.4槐花散的用法用量13.5加減13.6制備方法13.7出處 14《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方之槐花散 14.1方名14.2組成14.3主治14.4槐花散的用法用量14.5制備方法14.6出處 15《增補萬病回春》卷四方之槐花散 15.1方名15.2組成15.3主治15.4槐花散的用法用量15.5制備方法15.6出處 16《潔古家珍》方之槐花散 16.1方名16.2組成16.3主治16.4槐花散的用法用量16.5制備方法16.6出處 17《朱氏集驗方》卷七方之槐花散 17.1方名17.2組成17.3主治17.4槐花散的用法用量17.5制備方法17.6出處 18《丹溪心法》卷二方之槐花散 18.1方名18.2槐花散的別名18.3組成18.4主治18.5槐花散的用法用量18.6出處 19《蘇沈良方》卷七方之槐花散 19.1方名19.2組成19.3功效19.4主治19.5槐花散的用法用量19.6制備方法19.7槐花散的臨床應用19.8出處 20《良朋匯集》卷六方之槐花散 20.1方名20.2組成20.3主治20.4槐花散的用法用量20.5制備方法20.6出處 21《醫(yī)級》卷八方之槐花散 21.1方名21.2組成21.3主治21.4槐花散的用法用量21.5制備方法21.6出處 22《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卷四十二方之槐花散 22.1方名22.2組成22.3主治22.4槐花散的用法用量22.5出處 23《接骨入骱》方之槐花散 23.1方名23.2組成23.3主治23.4槐花散的用法用量23.5制備方法23.6出處 24參考資料附:1古籍中的槐花散*槐花散藥品說明書 1拼音 huái huā sǎn
2英文參考 huaihua powder [中醫(y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名詞(2004)]
Huaihua San [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Floris Sophorae Powder [湘雅醫(yī)學專業(yè)詞典]
3概述 槐花散同名方劑約有二十首,其中《普濟本事方》卷五記載者為常用方,其組成為槐花(炒)12g、側柏葉12g、荊芥穗6g、枳殼6g,具有涼血止血,清腸疏風之功效。主治腸風臟毒下血。本方為治療熱證便血的常用方劑?,F(xiàn)代常用于治療痔瘡出血或其他大便出血屬血熱者;結腸炎、腸癌便血亦可應用。
4《普濟本事方》卷五方之槐花散 槐花散有較強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且有顯著地促凝止血作用,這對于痔瘡及腸癌、結腸炎出血有一定對癥治療作用。但對于腸癌治療應以化療及手術治療為宜,對于結腸炎應以現(xiàn)代醫(yī)學的免疫療法為主。單純的槐花散能否治愈痔瘡還應進一步探討。[1]
槐花15克(炒),柏葉15克(爛杵,焙),荊芥穗15克,枳殼15克(去瓤,細切,麩炒黃)。
槐花(炒)12g、側柏葉12g、荊芥穗6g、枳殼6g[3]
槐花(炒)12g、柏葉(杵焙)12g、荊芥穗6g、枳殼(麩炒)6g[4]
槐花散功能清腸止血,疏風行氣[5]。治腸風下血,血色鮮紅,或糞中帶血[5]。
研為細末。每次6克,空腹服。
上為細末,用清米飲調下6g,空心食前服。
方中槐花苦寒,瀉熱清腸,涼血止血,是為君藥。側柏葉苦澀性寒,清熱涼血,燥濕收斂,為治熱證出血的要藥,與槐花相合可加強涼血止血之功,為臣藥。荊芥穗辛散疏風,微溫不燥,炒黑能人血分,與上藥相配,疏風理血;枳殼寬腸行氣,使腸胃腑氣下行,為佐使藥。諸藥合用,既能涼血止血,又能疏風行氣。藥僅4味,配伍精當,寓行氣于止血之中,寄清疏于收澀之內,相反相成,頗具深義。[4]
槐花散主治因風熱或濕熱毒邪所致的便血證,治宜涼血止血、清腸疏風為法。方中槐花清大腸濕熱,涼血止血為君。側柏葉助槐花涼血止血,炒荊芥穗疏風理血為臣。枳殼寬腸利氣為佐。合用共奏清腸疏風,涼血止血之功。[3]
方中槐花清濕熱,涼血止血;側柏葉涼血止血;荊芥穗理血疏風;枳殼行氣以宣通大腸[5]。諸藥合用,既涼血止血,又疏腸中風邪[5]。
槐花散為治療熱證便血的常用方劑。凡臨床上出現(xiàn)以大便出血、血色鮮紅、舌紅、脈數(shù)等為主要表現(xiàn)者,即可使用本方加減治療。[3]
4.6.1加減法 若大腸熱盛,可加黃連、黃柏以清腸中濕熱;下血量多,可加地榆、槐花以加強清熱止血之功。[3]
4.6.2使用禁忌 由于方中藥性寒涼,故只宜暫用,不宜久服。便血日久,屬氣虛或陰虛者,則不宜使用。[3]
4.7.1痔瘡出血或其他大便下血 肛墊的支持結構、靜脈叢及動靜脈吻合支發(fā)生病理性改變或移位即為內痔;齒狀線遠側皮下靜脈叢的病理性擴張或血栓形成為外痔;內痔通過豐富的靜脈叢吻合支和相應部位的外痔相互融合為混合痔。其病因機理主要如下:①肛墊下移學說認為,由直腸靜脈竇、平滑肌、彈性組織、結締組織組成的肛墊彈性回縮作用減弱后則肛墊充血、下移形成痔;②靜脈曲張學說則認為由于長期站立、便秘、妊娠、前列腺肥大、盆腔巨大腫瘤等使肛墊血液回流障礙,直腸靜脈瘀血擴張形成痔;另外長期吃 *** 性食物使局部充血,肛周感染,營養(yǎng)不良均可使肛墊組織萎縮無力而誘發(fā)痔瘡。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無痛性、間歇性、便后鮮血,當發(fā)生血栓、嵌頓時則有疼痛及排便困難等癥狀。[6]
4.7.2結腸炎 結腸炎目前統(tǒng)稱為炎性腸病,包括炎癥性腸病——克羅恩病。其病因機制可概括為:環(huán)境因素作用于遺傳易感者,在腸道菌叢的參與下,啟動了腸道免疫及非免疫系統(tǒng),最終導致免疫反應和炎癥過程??赡苡捎诳乖某掷m(xù) *** 或(和)免疫調節(jié)紊亂,免疫炎癥反應表現(xiàn)為過度亢進和難于自限。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由于致病因素不同,發(fā)病的具體環(huán)節(jié)不同,最終導致的組織損害表現(xiàn)不同,潰瘍性結腸炎病變主要在大腸黏膜及黏膜下層的非特異性炎癥,臨床表現(xiàn)為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克羅恩病主要病變見于末端回腸和鄰近結腸,但從口腔到 *** 各段均可受累,呈節(jié)段性、跳躍性分布的慢性炎癥和肉芽腫,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腹痛、腹瀉,腸梗阻及發(fā)熱。[6]
4.7.3腸癌便血 腸癌便血主要是指大腸癌,包括直腸癌及結腸癌兩大類,主要是癌瘤表面破裂出血。大多數(shù)腸癌除飲食等環(huán)境因素、遺傳因素外,主要是由炎癥性腸?。ㄒ娚瞎?jié))以及大腸息肉轉化而來。也有報道膽囊切除術后,次級膽酸進入大腸也是重要發(fā)病因素。早期癌瘤尚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層,進展期則進入固有肌層,病理分型以腺癌居多,黏液癌、未分化癌次之。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排便習慣的改變,及大便形狀的變化,腹痛、腹部腫塊、惡液質,時有便血。[6]
4.8.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君藥槐花水浸劑(1:5)對堇色毛癬菌、許蘭黃癬菌、奧杜盎小芽孢癬菌、羊毛狀小芽孢癬菌、星狀奴卡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的抑制作用;除真菌外對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其所含蕓香苷及槲皮素對某些細菌也有抑制作用。臣藥側柏葉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白喉桿菌、乙型鏈球菌、炭疽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水浸劑1:18000時對人型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同時與異煙肼有協(xié)同作用,煎劑對流感病毒、皰疹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佐藥荊芥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其次對炭疽桿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肺炎桿菌、痢疾桿菌、銅綠假單胞桿菌、人型結核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50%荊芥水煎劑對流感病毒A3有明顯抑制作用。
4.8.2對胃腸功能的影響 君藥槐花所含槲皮素能降低腸平滑肌張力,并有抗?jié)冏饔?,槐花液還有輕瀉作用。側柏葉煎劑醇沉后部分對腸管有舒張作用。荊芥穗煎劑對十二指腸平滑肌有明顯抑制作用。枳殼對胃腸平滑肌依機體的機能狀態(tài)、藥物濃度、物種不同而呈雙相調節(jié)作用,既能興奮之,又能抑制之,當胃腸平滑肌病理性功能亢進如胃腸痙攣、泄瀉時,枳殼表現(xiàn)為抑制效應;當病理性功能低下如脫肛、疝氣、腸梗阻、胃下垂、胃擴張時,枳殼表現(xiàn)為興奮效應,使之收縮力增強,從而對病理狀態(tài)的腸功能失調,以及各味中藥對腸功能的作用進行有利調節(jié),使腸功能恢復正常;同時枳殼還能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具有抗胃潰瘍作用。
4.8.3對心臟、血管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君藥槐花炒后具有顯著的凝血作用;槐花中所含蕓香苷及槲皮素能保持毛細血管正常的抵抗力,減少血管通透性,可使因脆性增強而出血的毛細血管恢復正常彈性;同時槐花中含血球凝集素,對血球有凝集作用,槐花液以及所含蕓香苷、槲皮苷均能增加心肌收縮力和心輸出量;槲皮素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循環(huán),同時能降血脂和抗動脈硬化。臣藥側柏葉煎劑醇沉后的部分有擴張血管、降血壓作用;側柏葉煎劑具有一定的促進血凝和止血作用,但經100~200℃烘烤后其止血作用更為顯著。佐藥荊芥油使心率減慢,心肌收縮力代償性增強,荊芥炭脂溶性提取物有顯著的止血作用,可顯著縮短動物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白陶土部分凝血酶原時間、血漿復鈣時間和優(yōu)球蛋白溶解時間,并能抑制纖溶活性,同時荊芥體內有抗肝素和強大的抗凝血酶作用。枳殼煎劑及所含對羥福林、N甲基酪胺等均對心臟有興奮作用,可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改善心泵功能;同時低濃度N甲基酪胺可顯著降低冠脈阻力,增加冠脈血流,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代謝,當血壓下降時可升高血壓,抗休克;同時枳殼所含橙皮苷和柚皮苷具有維生素P樣活性,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和脆性。
由此可見該方劑可從多個方面進行止血。
4.8.4抗炎、抗氧化作用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君藥槐花對多種原因所致炎癥均有抑制作用,對免疫性炎癥同樣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為蕓香苷和槲皮素,蕓香苷抗炎機制眾說不一。枳殼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佐藥荊芥揮發(fā)油具有顯著的抗炎作用,其抗炎強度與氨基比林相似,荊芥所含3辛醇、β蒎烯有一定抗炎作用;荊芥花中所含苯并呋喃基丙烯衍生物也有抗炎作用,苯并呋喃丙烯有強大的抑制3α類固醇脫氫酶作用,從而促使更多的氫化可的松生成而發(fā)揮抗炎作用;從荊芥中提取的橙皮苷有抑制過氧化物酶的作用,使脂質過氧化產生的自由基減少、LPO減少;同時荊芥穗50%甲醇提取物有較強的抗補體作用,荊芥油對腸道平滑肌慢反應物質的釋放有抑制作用。
2.《醫(yī)方集解》:此手足陽明藥也。側柏養(yǎng)陰燥濕,最清血分;槐花疏肝瀉熱,能涼大腸;荊芥散瘀搜風;枳殼寬腸利氣。
5《普濟方》卷三十八引《經驗良方》之槐花散
6方出《是齋百一選方》卷十四,名見《世醫(yī)得效方》卷七方之槐花散
7《幼幼新書》卷三十引張渙方之槐花散
8《瘍科選粹》卷五方之槐花散
9《醫(y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王氏集驗方》之槐花散
10《奇效良方》卷六十方之槐花散
11《衛(wèi)生總微》卷十一方之槐花散
12《雞峰普濟方》卷十七方之槐花散
13《醫(yī)宗金鑒》卷四十方之槐花散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BMI指數(shù)計算及評價女性安全期計算器預產期計算器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孕期用藥安全性分級(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壓評價體溫水平評價糖尿病飲食建議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基礎代謝率計算補鈉計算器補鐵計算器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藥代動力學常用符號速查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yī)學百科,馬上計算!
14《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方之槐花散
15《增補萬病回春》卷四方之槐花散
16《潔古家珍》方之槐花散
青皮、槐花、荊芥穗各等分。
水煎,空心熱服。
17《朱氏集驗方》卷七方之槐花散
18《丹溪心法》卷二方之槐花散
蒼術1兩,厚樸1兩,陳皮1兩,當歸1兩,枳殼1兩,槐花2兩,甘草半兩,烏梅半兩。
槐花散治腸胃有濕,脹滿下血[5]
水煎,空心服。
19《蘇沈良方》卷七方之槐花散
20《良朋匯集》卷六方之槐花散
21《醫(yī)級》卷八方之槐花散
22《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卷四十二方之槐花散
23《接骨入骱》方之槐花散
側柏葉味苦澀,性微寒。歸肺、肝、大腸經。傳統(tǒng)功效為涼血止血,袪痰止咳!但一般用作止血藥,而且應是血熱招致的各種咯血、吐血、衄血、尿血及崩漏等癥!袪痰止咳一般少用!也可外用于脂溢性皮炎及脫發(fā)等癥!藥店里賣的應該是炒的為多,你可以在買時問一下,就清楚了!側柏葉炒過后可以增強止血的功效,因為中醫(yī)有“血見黑則止”的說法!實踐證明,也不必然!
麩皮炒類藥品炮制的目錄包括
1、“蜜炙”類藥品
炙麻黃 炙桂枝 炙甘草 炙升麻 炙白前
炙桔梗 炙款冬花 炙橘絡 炙馬兜鈴 炙枇杷葉
炙桑葉 炙紫菀 炙山楂 炙蒼術 炙黨參
炙黃芪 炙當歸 炙百合 炙冬瓜子 炙前胡
炙紫蘇子 炙橘紅 炙細辛 炙葶藶子 炙白槿皮
炙紫蘇梗 炙罌粟殼 炙白薇 炙旋覆花 炙桑白皮
2、“清炒”類藥品
牛蒡子 桑枝 川楝子 葶藶子 白蒺藜
椿根皮 谷芽 萊菔子 海螵蛸 桑螵蛸
常山 麥芽 紫蘇子 蒼耳子 蔓荊子
酸棗仁 桑葉 五靈脂 路路通 地鱉蟲
白芥子 瓜蔞皮 瓜蔞子 槐花 山楂
刺猬皮 梔子 薏苡仁 王不留行 九香蟲
車前子 草果仁
3、“麩皮炒”類藥品
蒼術 白術 枳實 枳殼 僵蠶
4、“醋炒”類藥品
柴胡 香附 青皮 三棱 莪術
芫花 大戟 乳香 沒藥 五靈脂
艾葉 玄胡 甘遂 狼毒 商陸
5、“炒炭”類藥物
荊芥 地榆 側柏葉 大薊 小薊
干姜 茜草 蒲黃 血余 山楂
烏梅 槐角 藕節(jié) 棕樹
6、“酒炒”類藥品
酒黃連 酒黃芩 酒當歸 酒當歸身 酒白芍
酒當歸尾 酒赤芍 酒延胡索 酒梔子 酒大黃
7、“鹽水炒”類藥品
黃柏 知母 小茴香 橘核 炙澤瀉
益智仁 沙苑子 懷牛膝 杜仲 補骨脂
續(xù)斷 巴戟天 荔枝核 車前子
8、“砂炒”類藥品
豹骨 狗骨 狗脊 穿山甲 骨碎補
牛角腮 臍帶腮 雞內金 水蛭 鹿筋
龜版 鱉甲 干蟾 猴骨 馬錢子
9、“蛤粉炒”類藥品
阿膠珠 線魚膠 黃唇膠
10、“火鍛”類藥品
陽起石 瓦楞子 青礞石 金礞石 綠礬
自然銅 魚腦石 人中白
本文是衛(wèi)蘭香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為診斷、治療的依據(jù),請謹慎參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chu/8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蒲黃(香蒲)炮制方法
下一篇: 大薊小薊炮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