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療法對心血管疾病病人的益處
運動可促使自主神經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平衡,有利于心臟的適應性改變和外周血管舒縮功能的正常平衡調節(jié),故有利于高血壓的控制。
運動是肥胖者減肥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表明,血壓隨體重增加而升高,隨體重下降而降低。
運動可促使血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同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
運動有助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消退,得益于運動能改善脂代謝和調節(jié)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作用。經常運動的人,其冠狀動脈血流量的調節(jié)能力明顯高于缺乏運動者。
運動療法的注意事項
(1)絕對禁忌證
有以下情況的人不宜強行體育鍛煉:明顯的心功能不全、新近發(fā)生的心力衰竭、迅速發(fā)展的或不穩(wěn)定心絞痛、未能控制的嚴重心律失常、新近發(fā)生過體循環(huán)或肺循環(huán)栓塞、活動性或新發(fā)生的血栓性脈管炎等和舒張壓超過115毫米汞柱。
(2)相對禁忌證
有以下情況的人體育鍛煉應慎重:未控制的或高頻率的室上性心律失常、未治療的中度以上肺動脈高壓、中度主動脈狹窄、未控制的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肝腎和其他代謝功能異常、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固定頻率人工心臟起搏器、未控制的心律失常、高血壓等。
(3)注意事項:下列人員不宜參加體育鍛煉
經過6周鍛煉后,仍不能適應低強度鍛煉者;
有嚴重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者;
經過6個月的鍛煉,工作能力沒有增加,在一定工作量心率仍不減低,收縮壓仍不降低,反而增加,如發(fā)生疲勞、心絞痛和呼吸困難等;
運動過程中收縮壓不降低或升高者等。
體育鍛煉的強度和持續(xù)時間
冠心病人(包括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后)運動鍛煉指標可參考以下幾條:
運動時的心率達到最大心率(220-年齡)的70%?85%。
運動時的心率達最嚴重心絞痛時心率的60%?80%。
運動時的最大心率為170-年齡。
觀察病人運動鍛煉后的反應是最可靠的指標:
運動量合適:病人表現(xiàn)為ST段無壓低、血壓下降、睡眠等改善,同時感到情緒愉快,精神振作;雖有輕微疲勞感,但無氣喘及胸部不適感。
運動量不合適:病人表現(xiàn)為食欲下降、睡眠異常、頭痛、惡心、胸部不適,明顯的疲勞感。無論釆用何種運動方式,都要求做有氧運動,即運動后病人不感到胸悶、氣急。要嚴格掌握好適應證和禁忌證,運動時間、運動方式和運動量要因人而異。
心臟病最好的鍛煉方法
心臟病最好的鍛煉方法,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心臟,不要讓心臟出現(xiàn)衰竭,即使是患有心臟病,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進行一些鍛煉,這樣反而對自己的身體和心臟有好處,以下關于心臟病最好的鍛煉方法
心臟病最好的鍛煉方法1 核心提示:心臟好比人體的發(fā)動機,一旦心臟病發(fā)生問題,則無法指令身體其他系統(tǒng),若心臟停止跳動4到6分鐘,則無法向身體各個臟器輸送血液,如此就會導致大腦缺氧,并誘發(fā)諸多不可逆的病變,可見心臟病的危害有多大。
我們都知道患上心臟病后患者多有胸悶、呼吸費力等癥狀,可見該疾病對患者健康的影響,運動對于心臟病患者是有一定的好處,但也應注意選擇適合的、正確的運動方法,這樣才能避免錯誤的運動方式增加心臟負擔而導致病情加重,下面我們來看看心臟病鍛煉方法有哪些吧。
游泳是比較適合心臟病患者的運動方式,運動前患者需要試溫水,做熱身運動,避免直接接觸泳池中的水而對身體造成刺激,導致心血管收縮,從而誘發(fā)患者心跳加速或喘不過氣等癥狀,而且游泳過程中患者要注意控制速度,不可游的太快,以免導致心臟不適,通常游泳10分鐘左右就該上岸休息一會兒。
慢走也非常適合心臟病患者,但患者也應注意控制運動時間,根據(jù)自身病情來合理制定運動時間,如若感覺到心臟不適應及時休息,對于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最好在家人的陪同下運動,避免突然發(fā)病造成突發(fā)性意外,同時,患者在運動過程中應及時補充水分。
太極拳也是非常適合心臟病患者的運動,此運動不僅可以行氣活血,對身體五臟六腑也都有保健作用,并且適合絕大多數(shù)心臟病患者,雖然此活動非常舒緩,即便如此運動久了也會讓患者感到心臟無法負荷,所以適當?shù)男菹颊邅碚f也是非常必要的。
心臟病鍛煉方法相信大家已經清楚了,患者除了要適當?shù)倪\動以外,更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遇事不要著急,也不要生氣,保持平和心態(tài),多到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地方逛逛,這樣不僅有助于疾病康復,更能提升身體免疫力,另外,患者還應注意飲食問題,少吃鹽、少吃高脂肪食物,更要注意控制體重,戒煙戒酒,更不能熬夜,并堅持執(zhí)行,才能更好的控制病情。
心臟病最好的鍛煉方法2 第一:步行。
很多的醫(yī)學研究表明,步行是對身體最有利的運動之一,特別是對于老人和一些身體狀況不是特別好的人。步行對心臟特別有利。當然,對于心臟病人來說,如果要加強心臟的功能,步行也是有方法的。比如:快走三分鐘,慢走一分鐘,這樣就可以刺激心臟進行有規(guī)律的增快和減慢,可以增強心肌的收縮力,使心臟外部的血管擴張,增大心臟的供血能力。
對于心臟病患者來說,最好是保證每周散步4次左右,每次散步的時間以20分鐘為宜。
第二:多做各種小動作。
伸懶腰,打哈欠,可以常做,而且要有一定的力度,動作要大,可以促使更多的血液流入頭部,增加大腦的供血、供氧量,從而讓大腦和其他器官更高效地工作。
所以,偶爾要進行意識地伸懶腰,尤其對于久坐不動的白領而言,長時間維持一個姿勢,造成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變慢,心臟的供血量變小,所以經常做這樣的小動作可以很好的改善心臟的功能。
第三:慢跑。
我們都知道,心臟不適的不能進行太過劇烈的運動,所以我們可以選擇慢跑。慢跑和快走對心臟的鍛煉效果是差不多的。建議每天至少要慢跑20分鐘左右。
第四:太極拳。
太極拳對于高血壓病、心臟病等都是非常不錯的,對于心臟不好的人是最合適的。而且經常打太極拳有助于維持人的心態(tài)平和,心態(tài)好的人患心臟病的機率會下降很多。
不過,對于心臟病患者來說,任何運動都要適量,要在身體的可承受范圍之內。而且最好是有人陪著一起運動,這樣才更加安全。
心臟病最好的鍛煉方法3 男人如何保護心臟健康?
1、食用獼猴桃
獼猴桃可以保護你免受心臟疾病困擾。挪威奧斯陸大學的研究顯示,獼猴桃可以使血小板結塊發(fā)生率降低18%,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降低15%。
2、控制體重
控制體重對于控制心血管疾病很重要,如果超重就需要減肥。在營養(yǎng)師和醫(yī)師的建議下少吃多運動,通過健康的方法減肥,才能使心臟更健康。
3、用橄欖油烹飪
用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烹涼拌、燒菜或烘烤食物,可降低“壞膽固醇”水平,提高“好膽固醇”水平,因而有益心臟健康。最好選擇初榨優(yōu)質橄欖油,其中含有益心臟健康的多種抗氧劑。
4、每天吃個蘋果
蘋果的纖維、果膠、抗氧化物等能降低體內壞膽固醇并提高好膽固醇含量,所以每天吃一兩個蘋果不容易得心臟病。蘋果還含硼,硼是一種有助于保持骨密度和保護心臟免得心臟病的礦物質。
5、多瞌睡保護心臟
減少睡覺時間換取工作、娛樂的時光,是不少上班族的選擇。挪威的一項研究表示,如果清晨起床沒有神清氣爽的感覺,心臟病發(fā)作風險增加27%。而且患上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因素也隨之增加。因此,不要等到筋疲力盡時才想起補個覺,應該隨時隨地抓緊機會打個小盹。
6、少吃鹽
美國心臟協(xié)會近日建議大家每天吃鹽限制在1500毫克以內,約三分之二湯匙。從前他們建議,每日吃鹽2300毫克以內。鹽會導致高血壓和心臟疾病。吃菜少放點鹽,還要注意隱藏在包裝食品中的鹽如罐頭湯、冷凍食品、腌制肉類和零食。
7、避開污染空氣
華盛頓大學研究發(fā)現(xiàn),吸入超細污染顆粒會導致頸動脈血管壁增厚,誘發(fā)心臟病?!洞髿猸h(huán)境》雜志刊登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空氣中污染顆粒在冬天清晨達到峰值,因此,下午室外跑步或騎車鍛煉更好??諝馕廴緡乐貢r,最好在室內運動。
8、早餐喝點純果汁
橙汁富含葉酸,可降低與心臟病發(fā)作危險有關的'氨基酸高半胱氨酸的水平;葡萄汁含有抗氧化劑黃酮類物質和白藜蘆醇,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預防動脈血栓形成。選擇100%純果汁能防止過多攝入糖分。
9、笑口常開
研究發(fā)現(xiàn),觀看幽默電影時會使人的血管擴張,而觀看壓力電影時會使血管收縮,血管直徑差距達到30%—50%。歡笑可以釋放壓力,保護血管內皮,讓血液循環(huán)更順暢。因此想要讓心臟時刻保持活力,就要保持開朗心情,笑口常開。
10、每周夫妻生活兩三次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刊登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每月夫妻生活不足1次的男性比每周夫妻生活兩三次的男性心臟病危險高出45%。與運動一樣,夫妻生活能對心血管系統(tǒng)起到保護作用。
11、保持骨骼健康
《內科雜志》發(fā)表的研究顯示,確診為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患者60%可能會出現(xiàn)心臟病發(fā)作,因此出現(xiàn)骨關節(jié)問題要及時就醫(yī)。
12、戒煙限酒
酒精能直接損傷心肌,令心房擴大,干擾心臟的正常節(jié)律,造成房顫,此外,吸煙也會對心臟帶來不利影響。因此,男性應該像大多數(shù)女性一樣,戒煙限酒。
13、少吃甜食
血壓正常的人,每日吃糖超過一定量,就會有血壓升高的風險。老年人每天攝入的糖最好控制在20—30克。兩三塊甜味餅干的含糖量很容易突破20克,一般一瓶500毫升甜味飲料的含糖量在40—50克。此外,如豆?jié){粉、袋裝麥片、黑芝麻糊、藕粉等沖調飲品,含糖量近60%,應謹慎食用。
14、每天跑2英里
每天跑步2英里,每周堅持。如果跑步后心跳由平時的165次/分鐘,增加到185次/分鐘,可能是動脈阻塞或者心衰的跡象,應向醫(yī)生咨詢。田納西大學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多走4000~5000步,血壓可降低11毫米汞柱。
15、吃點亞麻籽
亞麻籽含有大量的有益心臟健康的歐米伽3脂肪酸。多項研究表明,飲食中增加亞麻籽可使心臟病危險降低46%,同時有助于防止血小板凝集,從而降低動脈栓塞發(fā)生。建議每天在酸奶、燕麥片或涼拌菜中加兩勺亞麻籽。
16、半分鐘6次深呼吸
研究發(fā)現(xiàn),深呼吸鍛煉幾分鐘,血壓可降低4毫米汞柱。
17、睡前做做拉伸
靈活性對心臟健康至關重要。日本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40歲以上的人常做拉伸運動,患動脈硬化的風險能減少三成。每天做10—15分鐘拉伸運動,活動筋骨,能增強血管周圍肌肉組織彈性,使血管柔韌度更好。
18、每周兩三次有氧運動
美國《身心醫(yī)學》雜志刊登瑞士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運動過量傷害心臟。每周做2~3次有氧運動可使運動過量男性心臟病危險降低57%。
19、減輕壓力
《預防心臟病和15分鐘的心臟治療》一書的作者,加利福尼亞州瑪麗安德爾灣醫(yī)院的主任醫(yī)師約翰·肯尼迪說:“預防心臟病和心臟病發(fā)作最容易被忽視的是壓力?!眹L試冥想、瑜珈或其他放松身心的方法,減輕壓力能夠更好的保護心臟。
20、每天散步半小時
人的一生中每多鍛煉一個小時,將會使壽命增加兩個小時。每天有規(guī)律地鍛煉有助于心臟的泵血功能和抗衰老。
21、御寒保暖
英國倫敦大學醫(yī)學院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氣溫降到12攝氏度以下,每降低1度,心臟病發(fā)作風險會增加2%。
22、每周曬太陽20分鐘
蘇格蘭科學家發(fā)現(xiàn),曬太陽20分鐘可促進體內一氧化氮的產生,進而降低血壓。每周曬太陽兩次,每次10分鐘即可。
23、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以保持心臟的健康。《內科學年鑒》的研究顯示,每周至少3次半小時的午睡,可以使患心臟疾病的風險降低30%。
24、多吃牛排
牛肉富含硒元素和B族維生素,前者可以抗壓,后者可以清除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破壞動脈血管內壁的元兇)。牛排中50%的脂肪是對心臟有益的單不飽和脂肪。
25、喝點小酒放松身心
研究證實,每天喝28—85克葡萄酒可顯著降低心臟病發(fā)作風險。如果沒有酒精過敏、高血壓或癌癥等高風險因素,每天可以喝一小杯。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強新陳代謝,對人體好處多多。心臟病患者雖然需要靜養(yǎng),但也要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加強運動。
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
心臟病患者想要鍛煉,應當了解自己的病情,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態(tài)。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當在醫(yī)生或者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制定最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案。想要運動,應當?shù)结t(yī)療機構評估一下自己的心肺水平,咨詢醫(yī)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
運動準備
心臟病患者運動之前要做好準備活動,可以進行簡單的拉伸和走步,簡單熱身5到10分鐘之后,再進行相應的鍛煉。熱身活動要先從下半身和大肌肉群開始,在逐步活動上半身的肌肉,可以讓心臟循序漸進的適應,運動幅度不能過大。運動要先從低強度開始,循序漸進的加量,一旦身體出現(xiàn)不適感,就要馬上停下來休息。等心率恢復正常之后,再進行下次運動。
適合心臟病患者的運動
心臟病患者應當選擇一些較為舒緩的運動,比如說快走,可以增加心臟的起伏力度,改善冠狀動脈的血液循環(huán),降低心血管疾病,每次堅持快走20分鐘到一個小時左右即可。太極拳動作溫和,不僅能夠修身養(yǎng)性,還能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有較好的防治作用。心臟病患者經常練習太極拳,對身體好處多多,體質較差的可以只打半套太極拳,或者只練個別動作。
心臟病患者運動強度不宜過高,首選有氧運動,在運動過程當中不要憋氣,以免影響心臟周圍的血液供應。心臟病患者不要選擇過于困難的運動方式,比如舉重,俯臥撐,仰臥起坐等等,以免因為憋氣引發(fā)事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undongjianshen/478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練習瑜伽時候如何找準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