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龍井是我國傳統(tǒng)綠茶,也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龍井茶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北宋時期,龍井茶區(qū)初具規(guī)模,明代,西湖龍井聲名遠播,清朝順治年間被列為貢品。民國期間,著名的西湖龍井茶成為中國名茶之首。
知名程度 ★★★★★
沖泡品飲(沖泡龍井水溫:85℃,沸水晾后溫度)
沖泡難度 ★★☆☆☆
備具
玻璃杯或蓋碗一個,西湖龍井茶3~5g,水盂,隨手泡,茶荷,茶藝用品組。
賞茶
將干茶置于茶荷中,欣賞其外形、色澤。
溫具
將少量熱水倒入玻璃杯或蓋碗中,充分接觸內(nèi)壁進行溫具,溫具用水棄入水盂。
投茶、沖泡
采用下投法,先投放茶葉,再注水沖泡。
出湯
1分鐘后后即可品飲。
.
品飲注意
1、西湖龍井最好是用玻璃茶杯沖泡,這樣可以看清楚茶在杯中飄落、沉浮的美妙姿態(tài)。
2、泡茶水溫宜控制在85℃左右。
3、沖泡過程中可不洗茶。
4、如果是玻璃杯的話,飲用至玻璃杯1/3處即可續(xù)水
通常泡龍井茶的水溫75度—85度最佳。千萬不要用100度沸騰的水,因為龍井茶是沒有經(jīng)過發(fā)酵的茶,所以茶葉本身十分嫩。如果用太熱的水導(dǎo)致茶葉滾壞,影響口感。
拓展資料:
70~80度低溫:適合拿來沖泡不發(fā)酵的茶種,例如綠茶、抹茶、煎茶、包種茶。因為這些茶種用過高的水溫沖泡,會釋放茶丹寧,茶湯容易苦澀。
80~90度中溫:適合沖泡輕發(fā)酵的茶種,或是有芽尖的茶葉、細碎形的茶葉,例如碧螺春、東方美人茶(白毫烏龍)、香片。
90度以上的高溫:適合沖泡中度發(fā)酵以上的茶種,也就是比較熟的茶,因為發(fā)酵程度高的茶種耐高溫,有助于香味的散發(fā),例如高山茶、金萱、鐵觀音、熟茶。
-龍井茶
1、用80度水溫的熱水沖泡:沖泡龍井茶這樣的名貴綠茶,絕對不能用沸水沖泡,應(yīng)該用80度左右的熱水沖泡才行;所以說,把握好水溫是沖泡龍井茶的重中之重。在沖泡龍井茶之前,先把純凈水用電茶水壺?zé)校缓罅酪粫?,大約3-5分鐘。現(xiàn)在,電茶水壺都會有溫度顯示,把電壺再放到電盤上面,這時就會顯示溫度。待溫度顯示為80度左右時,正適合用來沖泡龍井這樣的名優(yōu)綠茶了。
2、用玻璃壺或玻璃杯沖泡:沖泡龍井茶建議選用玻璃壺或玻璃杯沖泡,如果人較多,建議選用玻璃壺,一個人可以用玻璃杯或蓋碗都是不錯的選擇。用玻璃茶具沖泡龍井茶除了方便聞茶香之外,還可以觀茶色,以及觀賞龍井茶在沖泡過程中的動態(tài)變化。但是要注意,用玻璃壺或蓋杯時,沖泡后除了不要立即蓋蓋之外,還要注意蓋蓋時要留出五分之一的空隙,以防止?fàn)F熟龍井茶嫩芽,影響茶色及香氣。
3、投茶量3克為宜:龍井茶一次投茶量不宜過多,更不宜過少,掌握住茶水比為1比50這個黃金比例比較恰當(dāng)。差不多一玻璃杯投龍井茶3克為宜,也可以根據(jù)個人喜好、茶葉老嫩,酌情增減,但不宜增減過多。
4、采用“中投法”投茶:高檔綠茶大多采用“中投法”投茶:玻璃杯或玻璃壺內(nèi)先倒入少量熱水,把龍井茶投入,再沖水至七分滿,這就是中投法。
5、浸泡時間不宜過長:沖泡龍井茶的浸泡時間不宜過長,以不超過10秒出茶為宜。沖泡龍井茶這類高檔綠茶應(yīng)該快速出水、茶水分離,特別是前幾泡,浸泡時間絕不能超過10秒,就應(yīng)該快速出水,使茶水分離;后面幾泡可以根據(jù)龍井茶的茶色與香氣適當(dāng)延長時間。
1、茶具選擇。沖泡龍井茶,使用白瓷蓋碗最佳。白瓷蓋碗口徑大,方便注水,散熱快;白瓷蓋碗釉質(zhì)緊密,可充分發(fā)揮出龍井茶香茶味;精致的白瓷,不僅美觀,還能襯托龍井茶湯的嫩綠明亮。但白瓷蓋碗導(dǎo)熱性好,使用時防止?fàn)C手。
2、茶葉用量。茶葉的用量,沒有明確的標(biāo)準(zhǔn),可根據(jù)茶具大小、龍井種類和個人喜好來決定。一般250毫升的茶具,沖泡4克龍井茶葉。這樣泡出來的茶,色澤明亮,口感鮮醇,滋味更佳。
3、沖泡水溫。沖泡龍井茶水溫要控制在80度左右。水溫過高,不僅會破壞茶葉的葉綠素,使茶湯變黃,而且使用白瓷蓋碗會燙手;而水溫過低,無法完全發(fā)揮出龍井茶的茶香茶味。沖泡時把水燒開,靜置一會兒,稍稍降溫再沖泡。
4、沖泡步驟。將龍井茶葉放入茶具,沿著茶具邊緣注水,注水量約為茶具的四分之一,隨即輕晃茶具并濾出茶湯,這樣做是為了醒茶并除去雜質(zhì)。接著就可以正式?jīng)_泡,還是沿著具邊緣注水,注水九成滿即可,沖泡2-3分鐘即可飲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ongpao/82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武夷大紅袍茶葉的沖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