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十二經(jīng)脈——足陽明胃經(jīng)循行路線圖及45個穴位位置圖
足陽明胃經(jīng)活躍時間:辰時(7點(diǎn)~9點(diǎn))
辰時吃早餐,營養(yǎng)身體安。人在此時段進(jìn)食最容易消化,營養(yǎng)也得以輸送到各個器官進(jìn)行利用,使身體保持正常狀態(tài),所以吃好早餐是不可忽視的。
經(jīng)絡(luò)循行
http://www.mcys1996.com/jingluo/57426.html
足陽明胃經(jīng)循行路線圖足陽明胃經(jīng)起于鼻翼兩側(cè)(迎香穴),上行到鼻根部,與旁側(cè)足太陽經(jīng)交會,向下沿著鼻的外側(cè)(承泣穴),進(jìn)入上齒齦內(nèi),回出環(huán)繞口唇,向下交會于頦唇溝承漿(任脈)處,再向后沿著腮后下方,出于下頜大迎處,沿著下頜角頰車,上行耳前,經(jīng)過上關(guān)(足少陽經(jīng)),沿著發(fā)際到達(dá)前額(神庭穴);面部支脈從大迎前下走人迎,沿著喉嚨進(jìn)入缺盆部,向下通過橫膈,屬于胃,聯(lián)絡(luò)脾臟;缺盆部直行脈經(jīng)乳頭,向下挾臍旁,進(jìn)入少腹兩側(cè)氣沖;胃下口部支脈沿著腹里向下到氣沖會合,再由此下行到髀關(guān),直抵伏兔部,下至膝蓋,沿著脛骨外側(cè)前緣,下經(jīng)足跗,進(jìn)入第二足趾外側(cè)端(厲兌穴);脛部支脈從膝下3寸(足三里穴)處分出,進(jìn)入足中趾外側(cè);足跗部支脈從跗上(沖陽穴)分出,進(jìn)入足大趾內(nèi)側(cè)端(隱白穴),與足太陰脾經(jīng)相接。
聯(lián)系臟腑:屬胃,絡(luò)脾,并與心和小腸有直接聯(lián)系。
足陽明胃經(jīng)的流向從頭到腳,頭面、胸腹和下肢前外側(cè)為主要的分布區(qū)。從兩側(cè)對稱的循行圖來看,它很像一把造型奇特的叉子,有戰(zhàn)國時代青銅器的感覺。
足陽明胃經(jīng)經(jīng)穴歌
四十五穴足陽明,承泣四白巨髎經(jīng),
地倉大迎下頰車,下關(guān)頭維對人迎,
水突氣舍連缺盆,氣戶庫房屋翳尋,
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滿出梁門,
關(guān)門太乙滑肉起,天樞外陵大巨里,
水道歸來達(dá)氣沖,髀關(guān)伏兔走陰市,
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連條口底,
下巨虛下有豐隆,解溪沖陽陷谷同,
內(nèi)庭厲兌陽明穴,大趾次趾之端終。
據(jù)《針灸甲乙經(jīng)》及《醫(yī)宗金鑒》等書載,足陽明胃經(jīng)所屬穴計有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guān)、頭維、人迎、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guān)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沖、髀關(guān)、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條口、下巨虛、豐隆、解溪、沖陽、陷谷、內(nèi)庭、厲兌,共45穴。
本經(jīng)脈主治癥候
足陽明胃經(jīng)與脾關(guān)系密切,常加按摩可以充盈氣血,治療消化方面的疾病,有助于病后身體恢復(fù)。因此本經(jīng)上的穴位對胃腸病、頭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膚病、熱病都有良好療效。
本經(jīng)脈關(guān)鍵穴位
頭面部腧穴主治頭面、目、鼻、口齒疾患;
頸、胸部腧穴主治喉、胸、肺疾患;
上腹部腧穴主治腸胃病及神志??;
下腹部腧穴主治前陰及婦科疾患;
小腿部腧穴治腸胃病,神志病,其中足三里不僅治療腸胃道疾病,還是全身保健要穴之一;豐隆還有滌痰通便的作用,是治痰要穴;
足部腧穴治頭面、五官、胃腸病及神志、發(fā)熱諸疾;
下肢腧穴治足緩不收,攣急不伸。
經(jīng)絡(luò)圖解
足陽明胃經(jīng)45個高清穴位圖
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倉穴大迎穴頰車穴下關(guān)穴頭維穴人迎穴水突穴氣舍穴缺盆穴氣戶穴庫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乳中穴乳根穴不容穴承滿穴梁門穴關(guān)門穴太乙穴滑肉門穴天樞穴外陵穴大巨穴水道穴歸來穴氣沖穴髀關(guān)穴伏兔穴陰市穴梁丘穴犢鼻穴足三里穴上巨虛穴條口穴下巨虛穴豐隆穴解溪穴沖陽穴陷谷穴內(nèi)庭穴厲兌穴
1、承泣穴
精確取穴:在面部,瞳孔直下,眼球與眶下緣之間。
主治疾?。? 目赤腫痛、迎風(fēng)流淚、夜盲、眼瞼動。2 口眼歪斜。
2、四白穴
精確取穴:在面部,目正視,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處。
主治疾?。? 目赤痛癢、目翳、眼瞼動。2 口眼歪斜。3 頭痛、眩暈。
3、巨髎穴
精確取穴: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緣處,鼻唇溝外側(cè)。
主治疾?。? 口歪、牙痛、鼻出血、唇頰腫。2 眼瞼動。
4、地倉穴
精確取穴:在面部,口角外側(cè),上直瞳孔。
主治疾病:口歪、流涎、齒痛、頰腫。
5、大迎穴
精確取穴:在下頜角前方,咬肌附著部的前緣,面動脈搏動處。
主治疾?。? 口歪、口噤。2 牙痛、頰腫。
6、頰車穴
精確取穴: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1橫指,咀嚼時咬肌隆起的最高處。
主治疾?。? 牙痛、口噤不語。2 口歪、頰腫。
精確取穴:在面部耳前方,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
主治疾?。? 耳鳴、耳聾、聤耳。2 牙痛、口歪、面腫痛。
8、頭維穴
精確取穴:在頭側(cè)部,額角發(fā)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4.5寸。
主治疾?。? 眼痛、迎風(fēng)流淚、眼瞼動。2 頭痛、目眩。
9、人迎穴
精確取穴:在頸部,喉結(jié)旁,胸鎖乳突肌的前緣,頸總動脈搏動處。
主治疾病:1 咽喉腫痛、瘰疬、癭氣、胸滿喘息。2 頭痛、眩暈。
10、水突穴
精確取穴:在頸部,胸鎖乳突肌的前緣,人迎穴與氣舍穴連線的中點(diǎn)。
主治疾病:1 咳嗽、哮喘。2 咽喉腫痛、癭瘤、瘰疬。
11、氣舍穴
精確取穴:在頸部,鎖骨內(nèi)側(cè)端的上緣,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
主治疾病:1 咳嗽、氣喘、呃逆。2 咽喉腫痛、癭瘤、瘰疬、頸項強(qiáng)痛。
12、缺盆穴
精確取穴:在鎖骨上窩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
主治疾?。? 咳嗽、哮喘。2 缺盆中痛、咽喉腫痛、瘰疬、頸痛。
13、氣戶穴
精確取穴:在胸部,鎖骨中點(diǎn)下緣,距前正中線4寸。
主治疾?。? 咳嗽哮喘、呃逆。2 胸脅脹滿、疼痛。
14、庫房穴
精確取穴:在胸部,第1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主治疾?。? 咳嗽哮喘、咳唾膿血。2 胸脅脹痛。
15、屋翳穴
精確取穴:在胸部,第2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主治疾?。? 咳嗽、哮喘、咳唾膿血。2 胸脅脹痛、乳癰。
16、膺窗穴
精確取穴:在胸部,當(dāng)?shù)?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主治疾?。? 咳嗽、氣喘。2 胸脅脹痛、乳癰。
17、乳中穴
精確取穴:在胸部,當(dāng)?shù)?肋間隙,乳頭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
說明:此穴不針不灸,只作胸腹部穴位的定位標(biāo)志。
18、乳根穴
精確取穴:在胸部,當(dāng)乳頭直下,乳房根部,當(dāng)?shù)?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主治疾病:1 咳嗽、哮喘、胸悶、胸痛。2 乳癰、乳汁少。
19、不容穴
精確取穴:在上腹部,臍中上6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疾?。? 胃痛、嘔吐、腹脹。2 食欲不佳。
20、承滿穴
精確取穴:在上腹部,臍中上5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疾?。? 胃痛、腹脹、食欲不佳。2 吐血。
21、梁門穴
精確取穴:在上腹部,臍中上4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疾病:1 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泄瀉。2 食欲不佳。
22、關(guān)門穴
精確取穴:在上腹部,臍中上3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疾?。? 腹痛、腹脹、腸鳴、泄瀉。2 水腫
23、太乙穴
精確取穴:在上腹部,臍中上2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疾?。? 胃痛。2 癲狂、心煩。
24、滑肉門穴
精確取穴:在上腹部,臍中上1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疾?。? 胃痛、嘔吐。2 癲狂、吐舌。
25、天樞穴
精確取穴:在腹中部,臍中旁開2寸。
主治疾?。? 繞臍腹痛、腹脹腸鳴、便秘、痢疾。2 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
26、外陵穴
精確取穴:在下腹部,臍中下1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疾病:腹痛、痛經(jīng)、疝氣。
27、大巨穴
精確取穴:在下腹部,臍中下2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疾?。? 小腹脹痛、小便不利、疝氣。2 遺精、早泄。
28、水道穴
精確取穴:在下腹部,臍中下3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疾?。? 小腹脹滿、疝氣。2 小便不利、水腫。3 痛經(jīng)、不孕。
29、歸來穴
精確取穴:在下腹部,臍中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疾?。? 腹痛、疝氣。2 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白帶、陰挺。
30、氣沖穴
精確取穴:在腹股溝稍上方,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疾?。? 腹痛、腸鳴、疝氣。2 陽痿、陰腫。3 月經(jīng)不調(diào)、不孕。
31、髀關(guān)穴
精確取穴:在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cè)端的連線上,屈股時,平會陰,縫匠肌外側(cè)凹陷處。
主治疾?。? 腹痛。2 髂骨痿痹、腰痛膝冷。
32、伏兔穴
精確取穴:在大腿前面,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cè)端的連線上,髕底上6寸。
主治疾?。? 腰膝冷痛、下肢麻痹、腳氣。2 疝氣。
33、陰市穴
精確取穴:在大腿前面,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cè)端的連線上,髕底上3寸。
主治疾?。? 腰膝痿痹、屈伸不利。2 腹脹、腹痛、疝氣。
34、梁丘穴
精確取穴:在大腿前面,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cè)端的連線上,髕底上2寸。
主治疾?。? 急性胃痛、乳癰。2 膝腫痛、下肢不遂。
35、犢鼻穴
精確取穴:在膝部,屈膝時髕骨與髕韌帶外側(cè)凹陷中。
主治疾?。合轮楸?、膝腫痛、屈伸不利。
36、足三里穴
精確取穴:在小腿前外側(cè),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中指)。
主治疾病:1 胃痛、嘔吐、乳癰。2 頭暈、失眠。
37、上巨虛穴
精確取穴:在小腿前外側(cè),犢鼻下6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中指)。
主治疾?。? 腸中切痛、腸癰、痢疾、便秘。2 下肢痿痹。
38、條口穴
精確取穴:在小腿前外側(cè),犢鼻穴下8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中指)。
主治疾?。? 下肢痿痹、跗腫、轉(zhuǎn)筋。2 肩臂痛、脘腹痛。
39、下巨虛穴
精確取穴:在小腿前外側(cè),犢鼻穴下9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中指)。
主治疾?。? 下肢痿痹、小腹痛。2 痢疾、乳癰。
40、豐隆穴
精確取穴:在小腿前外側(cè),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2橫指(中指)。
主治疾?。? 痰多、咳嗽、哮喘、胸痛。2 頭痛、眩暈、癲狂。
41、解溪穴
精確取穴: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中,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主治疾病:1 頭痛、眩暈、癲狂。2 腹脹、便秘。3 下肢痿痹。
42、沖陽穴
精確取穴:在足背最高處,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足背動脈搏動處。
主治疾?。? 胃痛、腹脹。2 癲狂癇、口歪面腫、牙痛。
43、陷谷穴
精確取穴:在足背,第2、第3跖骨結(jié)合部前方凹陷處。
主治疾病:1 目赤腫痛、面浮身腫。2 腸鳴腹痛、腹脹。
44、內(nèi)庭穴
精確取穴:在足背,第2、第3趾間,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
主治疾病:1 牙痛、咽喉腫痛。2 腹痛、泄瀉、便秘。
45、厲兌穴
精確取穴:在足第2趾末節(jié)外側(cè),距趾甲角0.1寸。
主治疾病:1 牙痛、口歪、鼻出血。2 多夢、癲狂。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