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宋 鸞 《道德篇章玄頌》十七
    、十八章
    太上章第十七治化須同太古時
    ,照臨如日朗元私《道經(jīng)》注云:太上謂太古元名號之君
    。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見事樸淳
    。功成事遂世方靜
    ,鑿井耕田人不知《道經(jīng)》注云:功成而不執(zhí)
    ,事遂而無為
    ,百姓日用而不知
    ,謂我自然而成遂
    宋 鸞 《道德篇章玄頌》十三
    、十四章
    寵辱若驚章第十三老君垂誠甚分明
    ,寵辱來時盡可驚
    。《道經(jīng)》云:寵辱若驚
    。無玷何妨居下位,有勛須更讓殊榮
    。 干湯負鼎匡明主
    ,遁越扁舟惜令名
    。伊尹負鼎干湯,蓋弘利濟
    。 范蠡扁舟遁越,永保功名
    宋 鸞 《道德篇章玄頌》十一
    、十二章
    三十輻章第十一空虛一轂同玄理,三十輻賡功用深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兜澜?jīng)》注云:古者車三十輻
    ,法月數(shù)也。共一轂者
    ,轂,有孔
    ,眾輻奏之。治身者當除情去欲
    ,使五藏空虛,神乃歸之
    。治國者貴能總眾共扶強也
    。明證其理
    。埏埴顯就器能受
    ,戶牖俱明道可尋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兜澜?jīng)》 注云:埏埴者,和土為飲食之器
    。又云器中空虛
    ,故得有所受盛。又云:
    2024-12-29
    宋 鸞 《道德篇章玄頌》九、十章
    持而盈之章第九虛白為心最忌盈
    ,莫因高貴變常情?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兜澜?jīng)》注云:盈
    ,滿也
    。已
    ,止也
    。持滿必傾
    ,不如止也
    。又經(jīng)云:富貴而驕
    ,自遺其咎耳。孫弘延鈉全身祿
    ,昊茵兢持后嗣榮
    。公孫弘開暗延賓
    ,敦尚謙遜,終得富貴
    。長沙王吳芮因梅鋗有功而受封,故兢持榮祿
    ,相傳子孫也
    。秪見乘軒縈萬慮
    ,寧知敵桃夢三清。范蠡張良雖乘軒
    2024-12-29
    宋 鸞 《道德篇章玄頌》七
    、八章
    天長地久章第七 天地綿長理甚微,自除矜伐是玄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兜澜?jīng)》注云:天地生物
    ,德用甚多,而能長久者
    ,以其資察於道
    宋 鸞 《道德篇章玄頌》五
    、六章
    天地不仁章第五天地垂恩均萬物,目為黃狗似無恩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兜澜?jīng)》注云:天地生萬物
    ,人最貴
    。天地視之如英草狗畜
    ,不責望其報也。 空虛不滯生成在
    ,情欲俱忘皓素存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兜澜?jīng)》注云:天地之間空虛
    ,弘氣流行
    宋 鸞 《道德篇章玄頌》序
    陸希聲 《道德真經(jīng)傳》八十一
    經(jīng):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
    陸希聲 《道德真經(jīng)傳》七十八
    經(jīng):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
    ,木強則共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傳:夫生則柔弱,死則堅強,人與萬物同歸於此
    ,是以圣人守柔弱
    ,惡堅強。故兵強於眾
    ,則諸侯共加其國矣;木強於干
    ,則枝葉共生其上矣。故強干大本常處於下
    ,柔條弱枝常處於上
    2024-12-29
    陸希聲 《道德真經(jīng)傳》七十九
    經(jīng):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
    ,是以饑
    。民之難治
    ,以其上之有為
    ,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
    ,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
    ,是賢於貴生也
    。傳:古者公田籍而不稅,后世什一而稅
    ,亦天下之中也
    。今之在上取民食稅之多
    ,則民不得不饑矣。古之在上者
    ,無為無欲,是以其民少事
    ,各遂其性
    。今也其上有為有欲,是以其民多事
    2024-12-29
    陸希聲 《道德真經(jīng)傳》七十八
    經(jīng):民常不畏死
    ,奈何以死懼之
    。若使人常畏死
    ,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
    ,孰敢?常有司殺者殺
    。而代司殺者殺
    ,是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
    ,希有不傷其手矣。傳:天下之民常為利欲所陷
    ,雖之於死而猶不止
    ,如之何當世之君作為嚴刑酷法,趨欲以死懼之哉
    。若使民常懼死,吾得奇邪者殺戮之,則人當誰敢更為奇者
    。今雖得殺之
    ,而為者
    2024-12-29
    陸希聲 《道德真經(jīng)傳》七十七
    經(jīng):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此兩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惡
    ,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猶難之
    。天之道
    ,不爭而善勝
    ,不言而善應
    陸希聲 《道德真經(jīng)傳》七十六
    經(jīng):民不畏威
    ,則大威至矣。無狎其所居
    ,無厭其所生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
    ,自愛不自貴
    ,故去彼取此。傳:《易》曰:小人不見利不勸
    ,不威不懲
    陸希聲 《道德真經(jīng)傳》七十五
    陸希聲 《道德真經(jīng)傳》七十三
    經(jīng):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
    ,攘無臂
    ,執(zhí)無兵,仍無敵。禍莫大於輕敵
    ,輕敵則幾喪吾寶
    。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傳:老氏痛當世用兵